MySQL数据库 --- 运维篇

一、日志

1.1、错误日志

错误日志是 MySQL 中最重要的日志之一,它记录了当 mysqld 启动和停止时,以及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任何严重错误时的相关信息。当数据库出现任何故障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时,建议首先查看此日志。

该日志是默认开启的,默认存放目录 /var/log/,默认的日志文件名为 mysqld.log 。查看日志位置: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erro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二进制日志

1.2.1、介绍

二进制日志(BINLOG)记录了所有的 DDL(数据定义语言)语句和 DML(数据操纵语言)语句,但不包括数据查询(SELECT、SHOW)语句。

作用:①. 灾难时的数据恢复;②. MySQL的主从复制。在MySQL8版本中,默认二进制日志是开启着的,涉及到的参数如下:

show variables like '%log_bi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数说明:

  • log_bin_basename:当前数据库服务器的binlog日志的基础名称(前缀),具体的binlog文件名需要再该basename的基础上加上编号(编号从000001开始)。

  • log_bin_index:binlog的索引文件,里面记录了当前服务器关联的binlog文件有哪些。

1.2.2、格式

MySQL服务器中提供了多种格式来记录二进制日志,具体格式及特点如下:

日志格式 含义
STATEMENT 基于SQL语句的日志记录,记录的是SQL语句,对数据进行修改的SQL都会记录在日志文件中。
ROW 基于行的日志记录,记录的是每一行的数据变更。(默认)
MIXED 混合了STATEMENT和ROW两种格式,默认采用STATEMENT,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自动切换为ROW进行记录。
show variables like '%binlog_forma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我们需要配置二进制日志的格式,只需要在 /etc/my.cnf 中配置 binlog_format 参数即可。

1.2.3、查看

由于日志是以二进制方式存储的,不能直接读取,需要通过二进制日志查询工具 mysqlbinlog 来查看,具体语法:

mysqlbinlog [ 参数选项 ] logfilename

参数选项:
	-d 指定数据库名称,只列出指定的数据库相关操作。
	-o 忽略掉日志中的前n行命令。
	-v 将行事件(数据变更)重构为SQL语句
	-vv 将行事件(数据变更)重构为SQL语句,并输出注释信息

1.2.4、删除

对于比较繁忙的业务系统,每天生成的binlog数据巨大,如果长时间不清除,将会占用大量磁盘空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清理日志:

指令 含义
reset master 删除全部 binlog 日志,删除之后,日志编号,将从 binlog.000001重新开始
purge master logs to ‘binlog.*’ 删除 * 编号之前的所有日志
purge master logs before ‘yyyy-mm-dd hh24:mi:ss’ 删除日志为 “yyyy-mm-dd hh24:mi:ss” 之前产生的所有日志

也可以在mysql的配置文件中配置二进制日志的过期时间,设置了之后,二进制日志过期会自动删除。

show variables like '%binlog_expire_logs_seconds%';

1.3、查询日志

查询日志中记录了客户端的所有操作语句,而二进制日志不包含查询数据的SQL语句。默认情况下,查询日志是未开启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需要开启查询日志,可以修改MySQL的配置文件 /etc/my.cnf 文件,添加如下内容:

#该选项用来开启查询日志 , 可选值 : 0 或者 1 ; 0 代表关闭, 1 代表开启
general_log=1

#设置日志的文件名 , 如果没有指定, 默认的文件名为 host_name.log
general_log_file=mysql_query.log

开启了查询日志之后,在MySQL的数据存放目录,也就是 /var/lib/mysql/ 目录下就会出现mysql_query.log 文件。之后所有的客户端的增删改查操作都会记录在该日志文件之中,长时间运行后,该日志文件将会非常大。

1.4、慢查询日志

慢查询日志记录了所有执行时间超过参数 long_query_time 设置值并且扫描记录数不小于min_examined_row_limit 的所有的SQL语句的日志,默认未开启。long_query_time 默认为10 秒,最小为 0, 精度可以到微秒。

如果需要开启慢查询日志,需要在MySQL的配置文件 /etc/my.cnf 中配置如下参数:

#慢查询日志
slow_query_log=1

#执行时间参数
long_query_time=2

默认情况下,不会记录管理语句,也不会记录不使用索引进行查找的查询。可以使用log_slow_admin_statements和 更改此行为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如下所述。

#记录执行较慢的管理语句
log_slow_admin_statements =1

#记录执行较慢的未使用索引的语句
log_queries_not_using_indexes = 1

上述所有的参数配置完成之后,都需要重新启动MySQL服务器才可以生效。

二、主从复制

2.1、概述

主从复制是指将主数据库的 DDL 和 DML 操作通过二进制日志传到从库服务器中,然后在从库上对这些日志重新执行(也叫重做),从而使得从库和主库的数据保持同步。

MySQL支持一台主库同时向多台从库进行复制, 从库同时也可以作为其他从服务器的主库,实现链状复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ySQL 复制的优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 主库出现问题,可以快速切换到从库提供服务。

  • 实现读写分离,降低主库的访问压力。

  • 可以在从库中执行备份,以避免备份期间影响主库服务。

2.2、原理

MySQL主从复制的核心就是 二进制日志,具体的过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上图来看,复制分成三步:

    1. Master 主库在事务提交时,会把数据变更记录在二进制日志文件 Binlog 中。
    1. 从库读取主库的二进制日志文件 Binlog ,写入到从库的中继日志 Relay Log 。
    1. slave重做中继日志中的事件,将改变反映它自己的数据。

2.3、搭建

2.3.1、准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准备好两台服务器之后,在上述的两台服务器中分别安装好MySQL,并完成基础的初始化准备(安装、密码配置等操作)工作。 其中:

  • 192.168.200.200 作为主服务器master

  • 192.168.200.201 作为从服务器slave

2.3.2、主库配置

2.3.2.1、修改配置文件 /etc/my.cnf
#mysql 服务ID,保证整个集群环境中唯一,取值范围:1 – 232-1,默认为1
server-id=1
#是否只读,1 代表只读, 0 代表读写
read-only=0
#忽略的数据, 指不需要同步的数据库
#binlog-ignore-db=mysql
#指定同步的数据库
#binlog-do-db=db01
2.3.2.2、重启MySQL服务器
systemctl restart mysqld
2.3.2.3、登录mysql,创建远程连接的账号,并授予主从复制权限
#创建angyan用户,并设置密码,该用户可在任意主机连接该MySQL服务
CREATE USER 'angyan'@'%' IDENTIFIED WITH mysql_native_password BY 'Root@123456';

#为 'angyan'@'%' 用户分配主从复制权限
GRANT REPLICATION SLAVE ON *.* TO 'angyan'@'%';
2.3.2.4、通过指令,查看二进制日志坐标
show master status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字段含义说明:

  • file : 从哪个日志文件开始推送日志文件

  • position : 从哪个位置开始推送日志

  • binlog_ignore_db : 指定不需要同步的数据库

2.3.3、从库配置

2.3.3.1、修改配置文件 /etc/my.cnf
#mysql 服务ID,保证整个集群环境中唯一,取值范围:1 – 2^32-1,和主库不一样即可
server-id=2
#是否只读,1 代表只读, 0 代表读写
read-only=1
2.3.3.2、重新启动MySQL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mysqld
2.3.3.3、登录mysql,设置主库配置
CHANGE REPLICATION SOURCE TO SOURCE_HOST='192.168.200.200', SOURCE_USER='angyan',SOURCE_PASSWORD='Root@123456',SOURCE_LOG_FILE='binlog.000004',SOURCE_LOG_POS=663;

上述是8.0.23中的语法。如果mysql是 8.0.23 之前的版本,执行如下SQL: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200.200', MASTER_USER='angyan',MASTER_PASSWORD='Root@123456',MASTER_LOG_FILE='binlog.000004',MASTER_LOG_POS=663;
参数名 含义 8.0.23之前
SOURCE_HOST 主库IP地址 MASTER_HOST
SOURCE_USER 连接主库的用户名 MASTER_USER
SOURCE_PASSWORD 连接主库的密码 MASTER_PASSWORD
SOURCE_LOG_FILE binlog日志文件名 MASTER_LOG_FILE
SOURCE_LOG_POS binlog日志文件位置 MASTER_LOG_POS
2.3.3.4、开启同步操作
start replica ; #8.0.22之后

start slave ; #8.0.22之前
2.3.3.5、查看主从同步状态
show replica status ; #8.0.22之后

show slave status ; #8.0.22之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4、测试

  1. 在主库 192.168.200.200 上创建数据库、表,并插入数据
create database db01;

use db01;

create table tb_user(
	id int(11) primary key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50) not null,
	sex varchar(1)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mb4;

insert into tb_user(id,name,sex) values(null,'Tom', '1'),(null,'Trigger','0'),(null,'Dawn','1');
  1. 在从库 192.168.200.201 中查询数据,验证主从是否同步

三、分库分表

3.1、介绍

3.1.1、问题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应用系统的数据量也是成指数式增长,若采用单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存在以下性能瓶颈:

  • IO瓶颈:热点数据太多,数据库缓存不足,产生大量磁盘IO,效率较低。 请求数据太多,带宽不够,网络IO瓶颈。

  • CPU瓶颈:排序、分组、连接查询、聚合统计等SQL会耗费大量的CPU资源,请求数太多,CPU出现瓶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分库分表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库分表的中心思想都是将数据分散存储,使得单一数据库/表的数据量变小来缓解单一数据库的性能问题,从而达到提升数据库性能的目的。

常用分库分表策略:

  • 1、取模分片。 优点: 数据存放均匀。缺点: 扩容需要大量数据迁移。
  • 2、按范围分片。 优点: 扩容不需要迁移数据。缺点: 数据存放不均匀,容易产生数据倾斜。
  • 3、根据业务场景,灵活定制分片策略。

3.1.2、拆分策略

分库分表的形式,主要是两种:垂直拆分水平拆分。而拆分的粒度,一般又分为分库和分表,所以组成的拆分策略最终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3、垂直拆分

3.1.3.1、垂直分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垂直分库:以表为依据,根据业务将不同表拆分到不同库中。

特点:

  • 每个库的表结构都不一样。

  • 每个库的数据也不一样。

  • 所有库的并集是全量数据。

3.1.3.2、垂直分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垂直分表:以字段为依据,根据字段属性将不同字段拆分到不同表中。
特点:

  • 每个表的结构都不一样。

  • 每个表的数据也不一样,一般通过一列(主键/外键)关联。

  • 所有表的并集是全量数据。

3.1.4、水平拆分

3.1.4.1、水平分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水平分库:以字段为依据,按照一定策略,将一个库的数据拆分到多个库中。

特点:

  • 每个库的表结构都一样。

  • 每个库的数据都不一样。

  • 所有库的并集是全量数据。

3.1.4.2、水平分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水平分表:以字段为依据,按照一定策略,将一个表的数据拆分到多个表中。

特点:

  • 每个表的表结构都一样。

  • 每个表的数据都不一样。

  • 所有表的并集是全量数据。

在业务系统中,为了缓解磁盘IO及CPU的性能瓶颈,到底是垂直拆分,还是水平拆分;具体是分库,还是分表,都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具体分析。

3.1.5、实现技术

  • shardingJDBC:基于AOP原理,在应用程序中对本地执行的SQL进行拦截,解析、改写、路由处理。需要自行编码配置实现,只支持java语言,性能较高。

  • MyCat:数据库分库分表中间件,不用调整代码即可实现分库分表,支持多种语言,性能不及前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MyCat概述

3.2.1、介绍

Mycat是开源的、活跃的、基于Java语言编写的MySQL数据库中间件。可以像使用mysql一样来使用mycat,对于开发人员来说根本感觉不到mycat的存在。

开发人员只需要连接MyCat即可,而具体底层用到几台数据库,每一台数据库服务器里面存储了什么数据,都无需关心。 具体的分库分表的策略,只需要在MyCat中配置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势:

  • 性能可靠稳定

  • 强大的技术团队

  • 体系完善

  • 社区活跃

3.2.2、下载

下载地址:http://dl.mycat.org.cn/

3.2.3、安装

Mycat是采用java语言开发的开源的数据库中间件,支持Windows和Linux运行环境,下面介绍MyCat的Linux中的环境搭建。我们需要在准备好的服务器中安装如下软件。

  • MySQL
  • JDK
  • Mycat
服务器 安装软件 说明
192.168.200.210 JDK、Mycat MyCat中间件服务器
192.168.200.210 MySQL 分片服务器
192.168.200.213 MySQL 分片服务器
192.168.200.214 MySQL 分片服务器
3.2.3.1、MySQL安装
3.2.3.1.1、准备一台Linux服务器

云服务器或者虚拟机都可以;

Linux的版本为 CentOS7;

3.2.3.1.2、下载Linux版MySQL安装包

https://downloads.mysql.com/archives/community/

3.2.3.1.3、上传MySQL安装包
3.2.3.1.4、创建目录,并解压
mkdir mysql

tar -xvf mysql-8.0.26-1.el7.x86_64.rpm-bundle.tar -C mysql
3.2.3.1.5、安装mysql的安装包
cd mysql

rpm -ivh mysql-community-common-8.0.26-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client-plugins-8.0.26-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libs-8.0.26-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libs-compat-8.0.26-1.el7.x86_64.rpm

yum install openssl-devel

rpm -ivh  mysql-community-devel-8.0.26-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client-8.0.26-1.el7.x86_64.rpm

rpm -ivh  mysql-community-server-8.0.26-1.el7.x86_64.rpm
3.2.3.1.6、启动MySQL服务
systemctl start mysqld
systemctl restart mysqld
systemctl stop mysqld
3.2.3.1.7、查询自动生成的root用户密码
grep 'temporary password' /var/log/mysqld.log

命令行执行指令 :

mysql -u root -p

然后输入上述查询到的自动生成的密码, 完成登录 .

3.2.3.1.8、修改root用户密码

登录到MySQL之后,需要将自动生成的不便记忆的密码修改了,修改成自己熟悉的便于记忆的密码。

ALTER  USER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1234';

执行上述的SQL会报错,原因是因为设置的密码太简单,密码复杂度不够。我们可以设置密码的复杂度为简单类型,密码长度为4。

set global validate_password.policy = 0;
set global validate_password.length = 4;

降低密码的校验规则之后,再次执行上述修改密码的指令。

3.2.3.1.9、创建用户

默认的root用户只能当前节点localhost访问,是无法远程访问的,我们还需要创建一个root账户,用户远程访问

create user 'root'@'%' IDENTIFIED WITH mysql_native_password BY '1234';
3.2.3.1.10、并给root用户分配权限
grant all on *.* to 'root'@'%';
3.2.3.1.11、重新连接MySQL
mysql -u root -p

然后输入密码

3.2.3.2、JDK安装
3.2.3.2.1、上传安装包
3.2.3.2.2、解压安装包

执行如下指令,将上传上来的压缩包进行解压,并通过-C参数指定解压文件存放目录为 /usr/local。

tar -zxvf jdk-8u171-linux-x64.tar.gz -C /usr/local
3.2.3.2.3、配置环境变量

使用vim命令修改/etc/profile文件,在文件末尾加入如下配置

JAVA_HOME=/usr/local/jdk1.8.0_171
PATH=$JAVA_HOME/bin:$PATH

具体操作指令如下:

1). 编辑/etc/profile文件,进入命令模式
	vim /etc/profile

2). 在命令模式中,输入指令 G , 切换到文件最后
	G

3). 在命令模式中输入 i/a/o 进入插入模式,然后切换到文件最后一行
	i

4). 将上述的配置拷贝到文件中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1.8.0_171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5). 从插入模式,切换到指令模式
	ESC
	
6). 按:进入底行模式,然后输入wq,回车保存
	:wq
3.2.3.2.4、重新加载profile文件

为了使更改的配置立即生效,需要重新加载profile文件,执行命令:

source /etc/profile
3.2.3.2.5、检查安装是否成功
java -version
3.2.3.3、MyCat安装
3.2.3.3.1、上传Mycat压缩包到服务器

Mycat-server-1.6.7.3-release-20210913163959-linux.tar.gz

3.2.3.3.2、解压MyCat的压缩包
tar -zxvf Mycat-server-1.6.7.3-release-20210913163959-linux.tar.gz -C /usr/local/

3.2.4、目录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bin : 存放可执行文件,用于启动停止mycat

  • conf:存放mycat的配置文件

  • lib:存放mycat的项目依赖包(jar)

  • logs:存放mycat的日志文件

3.2.5、概念介绍

在MyCat的整体结构中,分为两个部分:上面的逻辑结构、下面的物理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MyCat的逻辑结构主要负责逻辑库、逻辑表、分片规则、分片节点等逻辑结构的处理,而具体的数据存储还是在物理结构,也就是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的。

3.3、MyCat入门

3.3.1、需求

由于 tb_order 表中数据量很大,磁盘IO及容量都到达了瓶颈,现在需要对 tb_order 表进行数据分片,分为三个数据节点,每一个节点主机位于不同的服务器上, 具体的结构,参考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2、环境准备

准备3台服务器:

  • 192.168.200.210:MyCat中间件服务器,同时也是第一个分片服务器。

  • 192.168.200.213:第二个分片服务器。

  • 192.168.200.214:第三个分片服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并且在上述3台数据库中创建数据库 db01 。

3.3.3、配置

3.3.3.1、schema.xml

在schema.xml中配置逻辑库、逻辑表、数据节点、节点主机等相关信息。具体的配置如下:

<?xml version="1.0"?>
<!DOCTYPE mycat:schema SYSTEM "schema.dtd">
<mycat:schema xmlns:mycat="http://io.mycat/">

	<schema name="DB01" checkSQLschema="true" sqlMaxLimit="100">
		<table name="TB_ORDER" dataNode="dn1,dn2,dn3" rule="auto-sharding-long"/>
	</schema>
	
	<dataNode name="dn1" dataHost="dhost1" database="db01" />
	<dataNode name="dn2" dataHost="dhost2" database="db01" />
	<dataNode name="dn3" dataHost="dhost3" database="db01" />
	
	<dataHost name="dhost1" maxCon="1000" minCon="10" balance="0"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jdbc" switchType="1" slaveThreshold="100">
		<heartbeat>select user()</heartbeat>
		<writeHost host="master" url="jdbc:mysql://192.168.200.210:3306?useSSL=false&amp;serverTimezone=Asia/Shanghai&amp;characterEncoding=utf8" user="root" password="1234" />
	</dataHost>
	
	<dataHost name="dhost2" maxCon="1000" minCon="10" balance="0"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jdbc" switchType="1" slaveThreshold="100">
		<heartbeat>select user()</heartbeat>
		<writeHost host="master" url="jdbc:mysql://192.168.200.213:3306useSSL=false&amp;serverTimezone=Asia/Shanghai&amp;characterEncoding=utf8" user="root" password="1234" />
	</dataHost>
	
	<dataHost name="dhost3" maxCon="1000" minCon="10" balance="0" writeType="0" dbType="mysql" dbDriver="jdbc" switchType="1" slaveThreshold="100">
		<heartbeat>select user()</heartbeat>
		<writeHost host="master" url="jdbc:mysql://192.168.200.214:3306useSSL=false&amp;serverTimezone=Asia/Shanghai&amp;characterEncoding=utf8" user="root" password="1234" />
	</dataHost>
	
</mycat:schema>
3.3.3.2、server.xml

需要在server.xml中配置用户名、密码,以及用户的访问权限信息,具体的配置如下:

<user name="root" defaultAccount="true">
	<property name="password">123456</property>
	<property name="schemas">DB01</property>
	<!-- 表级 DML 权限设置 -->
	<!--
	<privileges check="true">
	<schema name="DB01" dml="0110" >
	<table name="TB_ORDER" dml="1110"></table>
	</schema>
	</privileges>
	-->
</user>

<user name="user">
	<property name="password">123456</property>
	<property name="schemas">DB01</property>
	<property name="readOnly">true</property>
</user>

上述的配置表示,定义了两个用户 root 和 user ,这两个用户都可以访问 DB01 这个逻辑库,访问密码都是123456,但是root用户访问DB01逻辑库,既可以读,又可以写,但是 user用户访问DB01逻辑库是只读的。

3.3.4、测试

3.3.4.1、启动

配置完毕后,先启动涉及到的3台分片服务器,然后启动MyCat服务器。切换到Mycat的安装目录,执行如下指令,启动Mycat:

#启动
bin/mycat start

#停止
bin/mycat stop

Mycat启动之后,占用端口号 8066。

启动完毕之后,可以查看logs目录下的启动日志,查看Mycat是否启动完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4.2、测试
3.3.4.2.1、连接MyCat

通过如下指令,就可以连接并登陆MyCat。

mysql -h 192.168.200.210 -P 8066 -uroot -p123456

我们看到我们是通过MySQL的指令来连接的MyCat,因为MyCat在底层实际上是模拟了MySQL的协议。

3.3.4.2.2、数据测试

然后就可以在MyCat中来创建表,并往表结构中插入数据,查看数据在MySQL中的分布情况。

CREATE TABLE TB_ORDER (
	id BIGINT(20) NOT NULL,
	title VARCHAR(100) NOT NULL ,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

INSERT INTO TB_ORDER(id,title) VALUES(1,'goods1');
INSERT INTO TB_ORDER(id,title) VALUES(2,'goods2');
INSERT INTO TB_ORDER(id,title) VALUES(3,'goods3');
INSERT INTO TB_ORDER(id,title) VALUES(1,'goods1');
INSERT INTO TB_ORDER(id,title) VALUES(2,'goods2');
INSERT INTO TB_ORDER(id,title) VALUES(3,'goods3');
INSERT INTO TB_ORDER(id,title) VALUES(5000000,'goods5000000');
INSERT INTO TB_ORDER(id,title) VALUES(10000000,'goods10000000');
INSERT INTO TB_ORDER(id,title) VALUES(10000001,'goods10000001');
INSERT INTO TB_ORDER(id,title) VALUES(15000000,'goods15000000');
INSERT INTO TB_ORDER(id,title) VALUES(15000001,'goods15000001');

经过测试,我们发现,在往 TB_ORDER 表中插入数据时:

  • 如果id的值在1-500w之间,数据将会存储在第一个分片数据库中。

  • 如果id的值在500w-1000w之间,数据将会存储在第二个分片数据库中。

  • 如果id的值在1000w-1500w之间,数据将会存储在第三个分片数据库中。

  • 如果id的值超出1500w,在插入数据时,将会报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数据到底落在哪一个分片服务器到底是如何决定的呢? 这是由逻辑表配置时的一个参数 rule 决定的,而这个参数配置的就是分片规则

3.4、MyCat配置

3.4.1、schema.xml

schema.xml 作为MyCat中最重要的配置文件之一 , 涵盖了MyCat的逻辑库 、 逻辑表 、 分片规则、分片节点及数据源的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要包含以下三组标签:

  • schema标签

  • datanode标签

  • datahost标签

3.4.1.1、schema标签
3.4.1.1.1、schema 定义逻辑库
<schema name="DB01" checkSQLschema="true" sqlMaxLimit="100">
	<table name="TB_ORDER" dataNode="dn1,dn2,dn3" rule="auto-sharding-long"/>
</schema>

schema 标签用于定义 MyCat实例中的逻辑库 , 一个MyCat实例中, 可以有多个逻辑库 , 可以通过 schema 标签来划分不同的逻辑库。MyCat中的逻辑库的概念,等同于MySQL中的database概念, 需要操作某个逻辑库下的表时, 也需要切换逻辑库(use xxx)。

核心属性:

  • name:指定自定义的逻辑库库名

  • checkSQLschema:在SQL语句操作时指定了数据库名称,执行时是否自动去除;true:自动去除,false:不自动去除

  • sqlMaxLimit:如果未指定limit进行查询,列表查询模式查询多少条记录

3.4.1.1.2、schema 中的table定义逻辑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able 标签定义了MyCat中逻辑库schema下的逻辑表 , 所有需要拆分的表都需要在table标签中定义 。

核心属性:

  • name:定义逻辑表表名,在该逻辑库下唯一

  • dataNode:定义逻辑表所属的dataNode,该属性需要与dataNode标签中name对应;多个dataNode逗号分隔

  • rule:分片规则的名字,分片规则名字是在rule.xml中定义的

  • primaryKey:逻辑表对应真实表的主键

  • type:逻辑表的类型,目前逻辑表只有全局表和普通表,如果未配置,就是普通表;全局表,配置为 global

3.4.1.2、datanode标签
<dataNode name="dn1" dataHost="dhost1" database="db01" />
<dataNode name="dn2" dataHost="dhost2" database="db01" />
<dataNode name="dn3" dataHost="dhost3" database="db01" />

核心属性:

  • name:定义数据节点名称

  • dataHost:数据库实例主机名称,引用自 dataHost 标签中name属性

  • database:定义分片所属数据库

3.4.1.3、datahost标签
<dataHost name="dhost1" maxCon="1000" minCon="10" balance
  • 2
    点赞
  • 4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