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题库整理2】路由设计技术基础

就算导师催论文,我也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今天梳理的是


外部网关协议BGP

  1. BGP是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2. 一个BGP发言人使用TCP(而不是UDP)与其他自治系统中的BGP发言人交换路由信息
  3. BGP协议交换路由信息的节点数不小于自治系统数
  4. BGP-4(不是所有的BGP都是,只有4是)采用路由向量协议
  5. 当路由信息发生变化时,BGP发言人使用update分组通知相邻自治系统
  6. open分组用来与相邻的另一个BGP发言人建立关系
  7. 两个BGP发言人需要周期性(不是不定期,每隔30s)地交换keepalive分组来确认双方的相邻关系
  8. BGP是边界网关协议
  9. BGP协议交换路由信息的节点数以自治系统数为单位
  10. update用来发送某一路由的信息,以及列出要撤销的多条路由;分组更新路由时,一个报文只能增加一条路由
  11. notification用来发送检测到的差错

OSPF协议 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1. 对于规模很大的网络,OSPF通过划分区域来提高路由更新收敛速度
  2. 每一个OSPF区域拥有一个32位的区域标识符
  3. 在一个OSPF区域内部的路由器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
  4. 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目不超过200
  5. 利用洪泛法交换链路状态信息的范围局限在每一个区域内
  6. 费用、距离、延时、带宽都可以作为OSPF协议链路状态参量
  7. OSPF区域内每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包含着全网(不是所有区域)拓扑结构信息(不是路由表,也不是下一跳路由器的数据)
  8. OSPF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
  9. 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更新的不是路由表)

内部网关协议:RIP OSPF IGRP ISIS

RIP路由信息协议

  1. 链路状态数据库只保存下一跳路由器数据
  2. 路由刷新报文主要内容是由若干(V、D)(注意顺序,不是D、V)组成的表,V代表矢量,标识该路由器可以到达的目标网络(或目的主机);D代表距离,指出该路由器到达目标网络(或目标主机)的距离,距离D对应该路由器上的跳数
  3. 路由器在接收到(V、D)报文后按照最短路径原则更新路由表
  4. RIP要求路由表周期性地向外(不是向内)发送路由刷新报文
  5. 分布式、基于距离向量 
  6. 不适用于路由变化剧烈的互联网环境,跳数一般小于15

错误选项

  1.   链路状态协议“度量”用跳数表示                                                                                                                             
  • 1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