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应用时代即将来临

导读:移动应用的成功要归结于高速网络和移动设备的强大处理能力。但如今极度饱和的移动市场出现了诸多问题,而最迫在眉睫要解决的就是内容传送和披露。本文作者提出以App Streaming的跨平台解决方案来真正解决以上问题,缩小“网页应用”和“原生应用”差距,为用户创造简单而从容的优质体验。事实上,关于零应用,在国内也多有实践,从最早的轻应用、HTML5应用到流应用,节省下载时间不占用内存快速玩耍已成为了移动应用进化的硬需。

“去下载应用啊。”

这句话可以说定义了2008年之后的移动世界。应用的前景的确无比光明,而教人在数周内学会编码的新手训练营比比皆是;产品不但使用商业广告宣传,还开发了自己的新应用;就连街头的小饭店也有自己的菜单应用了。

自苹果公司于2008年推出App Store以来,可在手机上下载的精美应用就变得炙手可热起来。而中心化的软件分发这一概念由来已久,实际上很多便携式或台式设备早在App Store出现好些年之前就有了自己的应用程序。现在回想起来,苹果公司成功的秘诀则是科技和时机的幸运结合。2008年的iOS(当时称为“iPhone OS”)平台有提供良好开发环境的3G网络和手持图形技术,更重要的是有科技巨头的支持。移动应用才不是无缘无故火起来的,还得归功于良好的体验和性能,以及最新内容和服务的高效传递。

当用户玩“愤怒的小鸟”亦或发自拍的时候,才不会关心这些应用是怎么运行的。iPhone之所以能迅速成功的秘诀在于用户能够下载和使用这些炫酷的应用,而安卓也紧随其后。智能手机更便宜了,网络更快了,移动设备的处理能力是以往的四倍,移动应用也火起来了。

“这不挺好的嘛?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但我们能做得更好呀。“更好?比这个可爱的Neko Atsume猫咪收集游戏还好啊?”当然啦!

移动应用成功的原因在于高速网络和移动设备的强大处理能力。科技进展的速度太日新月异,以至于应用世界急剧膨胀了起来。如今极度饱和的移动市场有诸多问题,而最迫在眉睫要解决的就是内容传送和披露。

内容传送和披露

智能手机人手一部,都有过这种感觉:“哇哦,这个餐厅/商店的特别菜单/商品打八折诶……咦?要下载他们的应用才能享受折扣……”,或者有人会想:“等会儿,非得下载应用吗?我就想看看朋友的最新动态而已啊。”更常见的是从朋友那里听说或在广告上看到一款声称能改变生活的应用时,很多人仍然会犹豫要不要下载,一旦应用还收钱的话,愿意下载的人就更少了。

图片描述

先说第一个问题:内容传送。如今的科技宅们越来越没耐心,对一个应用的往往是三分钟热度,而付费应用对于他们而言,只会让原本近在咫尺的体验变得遥不可及。要让这群人掏腰包购买新应用,得使出多大的劲儿啊。公司开发应用是为了以最快速轻松的方式为用户传送内容和服务,但问题是很多人压根儿不愿意安装应用。有人拿旧金山的风景作屏保,旧金山是“寸土寸金”的代名词,手机空间同样是“寸土寸金”。

第二个问题是便是内容披露了,比内容传送听上去更隐晦些,不过有记者倒是在媒体上挑明了这个问题。很多Instagram或The Daily这样炙手可热的应用刚推出的时候只供手机下载,只在封闭的平台上传送精彩内容,要下载以及注册Instagram才能看到上面朋友的照片。相信如今还有很多内容相当不错,却无法在浏览器上访问的应用。想象一下,在互联网的封闭的角落里藏着一些只有“局内人”才能享受的精彩内容,这可不是我们追求的开放互联网。

应用链接和检索很有用,但远远不够

图片描述

了解了问题所在,再看看解决方案吧。“应用链接(app linking)”这个词也许不很熟悉,但绝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个应用里点击YouTube的链接,就会打开YouTube应用,开始播放视频。谷歌、苹果和Facebook都在采用这种科技,只是形式有所差别。应用链接是呈现应用内容的最好方式,很棒。

而应用检索(app indexing)是对应用链接的有益补充。谷歌和苹果应用已为第三方内容供应商提供诸多方式使以前无法获取的内容显示在搜索查询结果里。这实在是太妙了,好像真的能彻底解决内容传送和披露的问题。用户搜索什么东西,内容就会显示在搜索结果里,点击链接即能打开相应的应用。

不过别高兴太早。如果应用不支持应用链接和检索该怎么办呢?应用检索要求内容供应商不断提供支持。所以在默认情况下,他们的内容是无法显示在万维网上的,跟大部分基于万维网的内容运作的方式相反。直到最近,为了使自己的应用出现在谷歌搜索结果中,开发者要耗费很多精力构建一个仿互联网版本。从用户角度而言,如果他们根本没有下载那个应用怎么办?如果他们仅仅想阅读一篇文章,但是又不想下载那个应用怎么办?类似的问题一大堆。

图片描述

如果只是想上网查询什么东西,没想到点击链接直接启动了App Store,这可真够招人烦的,谁还有心情下载那个应用呢?

没人想在手机里下一大堆不常用的应用,我最关心的只是创造和消费内容。

“那怎么解决呢?”

暂时把“应用”放在一边,看看除了应用之外,还有哪些方法。

谷歌的App Streaming

谷歌通过应用检索和应用链接来解决内容传送和披露问题。开发者只要费点儿心,用户就可以在谷歌搜索结果里看到之前只能显示在手机上的内容,这有利于谷歌在越发依赖原生应用内容而非网页内容的移动市场上占据有利位置。但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移动电话对于数百万人来说已是生活中第一重要的工具,仅限于移动平台的内容成为了王道,在这些市场上,搜索引擎如何提供链接呢?突然之间,谷歌搜索无处不在的魅力似乎消失了。

图片描述

几个月之前,谷歌推出了App Streaming技术,让人印象深刻。其作用正如其名——“应用流”。这项技术摒弃了传统的应用下载,转而使用链接呈现内容的方式,只需轻轻一点,谷歌就能呈现出你想要的应用内容,无需下载应用——因为你已经在使用应用了。这可能是谷歌的首次云平台“试水”,但这种直接呈现应用内容的理念并不是首创。实际上这一科技是几年前谷歌从初创企业的Agawi那里收购

App Streaming和应用检索相结合就移除了之前内容只能在移动应用里浏览的两个障碍。

苹果的按需加载资源

谷歌的解决方案很妙,但还在实验阶段,而苹果已开始鼓励开发者朝相同的方向发展了,当然了,还是一如既往的隐晦低调又循序渐进的风格。

按需加载资源(On-Demand Resources,简称ODR)技术是跟iOS 9一起推出的,其优点在于用户只需下载核心应用,其他部分和内容按需下载。ODR当下主要应用于游戏,只需在游戏最开始几关下载地图、视频等,随后iOS会随着玩家通过更多关卡下载新内容,同时删除之前关卡下载的内容以节省空间。

图片描述

看起来跟谷歌的方法相似,实际上却不是的。不过假设ODR技术得以推广,配套基础设施足够灵活的话,那时苹果进一步扩展开放自己的框架也不是不可能。如果他们将这项卓越的技术纳入囊中,那么很可能会创造一个新的零应用时代。

网页应用需求被低估

既然谈到了苹果公司,那就聊聊Steve Jobs对于一代iPhone的愿景吧。大家都记得,一代iPhone是封闭的平台,没有任何开发环境和第三方应用。而Steve Jobs的解决方案就是网络应用。

网页应用无需下载,而且能在封闭的浏览器环境里(相对)安全地运行。网页应用与网页相辅相成,可以显示在任何搜索引擎里,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解决方案吗?或许真的就是呢。

图片描述

我仍然相信,网页应用是Steve Jobs向原生应用转换的过渡方案,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觉得他当时的想法肯定没这么简单。如果我们2008年就有了如今这样强大的JavaScript,也许网页应用早就一统天下了。Steve Jobs等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人也许早已预见到了内容传送和披露的相关问题也说不定。

零应用时代

App Streaming提供的服务也在跟其他快速缩小原生和网页应用差距的复杂网页应用科技竞争着。原生应用拥有网页应用没有的外观、感觉和性能等优势,这也是两者之间最显著的差别。目前尚未出现完美的解决方案。

重要的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App Streaming的跨平台解决方案来真正解决内容传送和披露的问题。我们要的是类似于能够直接嵌入手机网页的Java applets,让苹果电脑及任何品牌的手机都能无障碍地运行一个应用,用户可以浏览其中内容,同时获得与原生应用无差的优质体验和性能。而开发者期待的是开发一个应用就能在所有平台和浏览器上供用户使用。

一边有谷歌用App Streaming将应用搬上手机,另一边有苹果鼓励开发者将应用部分内容储存在云端——应用安装成为明日黄花的时代就要到来了,而“网页应用”和“原生应用”之间的边界也不会像之前那么分明了。零应用的未来实际上很赞。

那些复杂、强大、炫酷到让人发疯的科技其实要为用户创造的是简单而从容的体验而已。

欢迎来到一个零应用的未来。

英文来源:The Future is Without Apps
作者:Donny Reynolds
译者:张新慧
审校/责编:屠敏,欢迎技术投稿、约稿,给文章纠错,请发送邮件至tumin@csdn.net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