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学者和长期使用的人来说,有很多的api是没有用到的,下面是一些常用的api欢迎大家使用和指正,我们一起学习吧
1. create():创建 Observable 对象,可自定义事件序列。
使用场景:自定义事件序列。
2. from():将其他对象或数据类型转换为 Observable 流。
使用场景:将 list、set、map 或数组等数据类型转换为流。
3. just():创建包含多个数据元素的 Observable 对象。
使用场景:创建包含多个数据元素的 Observable 对象。
4. flatMap():将原始 Observable 发送的事件序列转换为多个 Observable 序列,并且使这些 Observable 序列发射的事件合并到同一个 Observable 序列中。
使用场景:解决 Observable 发送的事件序列不是我们需要的序列。
5. map():对原始 Observable 序列发射的每个事件进行转换并发射,类似于集合中的 map() 函数。
使用场景:对 Observable 发送的事件序列进行转换处理。
6. filter():对发射的事件序列进行过滤处理。
使用场景:只处理我们需要的事件序列,过滤无用的事件。
7. subscribeOn():指定 Observable 发射事件的线程。
使用场景:指定 Observable 发射事件的线程。
8. observeOn():指定订阅者(Observer)接收事件的线程。
使用场景:指定订阅者(Observer)接收事件的线程。
9. interval():在指定时间间隔内连续发射整数序列。
使用场景:周期性重复任务。
10. debounce():过滤掉发射速率过快的数据项。
使用场景:搜索框中连续的多个字符输入。
11. zip():将多个 Observable 的事件序列压缩成一个事件序列,与集合中的 zip() 函数类似。
使用场景:通过将多个事件序列合并为一个事件序列,实现多个事件间的同步处理。
12. doOnNext():注册一个动作,每当观察对象发射一个对象时就会执行这个动作。
使用场景:可用于调试和记录日志。
13. take():指定一个观察对象应该发射的数据项数量。
使用场景:限定特定事件序列处理的数据量。
14. onErrorReturn():当 Observable 出现错误时,发射一个特定的数据项并正常终止。
使用场景:发生错误时,代替发射错误事件并终止。
15. compose():将多个操作符组合在一起来创建自定义操作符。
使用场景:组合多个操作符,创建自定义操作符实现更加复杂的业务逻辑。
16. retry():当 Observable 出现错误时,重新尝试执行它。
使用场景:出现网络异常等错误时进行重试操作。
17. buffer():定期从 Observable 缓存中发射一组新的数据项。
使用场景:周期性处理 Observable 缓存中的数据项。
18. merge():将多个 Observable 序列合并成一个。
使用场景:将多个数据源合并为一个,进行数据处理。
19. combineLatest():合并两个或多个 Observable,每当其中任意一个Observable 发射新的事件时,将每个 Observable 的最新事件组合起来,并且使用这个组合结果来发射。
使用场景:实现多个事件序列之间的事件间关联。
20. range():发射指定范围内的连续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