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AI)
量子阱(Quantumn well)
电子和空穴被限制在非常薄的层内,形成二维的能量限制区域。使得载流子的运动自由度减少,从三维(体材料中)变为二维(只允许在平面内移动)。
从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
不同的半导体材料薄层构成:
中间:较小的带隙,阱层(很薄,几纳米厚)。能量低
两侧:较大的带隙,势垒层。能量高
2.名字的由来
在这种结构中,电子和空穴的运动被量子力学效应所控制。
这种离散的能级类似于经典物理中“阱”的现象。
3. 工作原理
电子和空穴被限制子在垂直方向上(二维限制效应)
能级离散化,能量越高,载流子离阱底的距离越大。
带隙变化,阱层的有效带隙变大。调节量子阱的厚度来控制。
4. 量子阱的特性
能级量子化:电子和空穴的能级变为一系列离散的量子能级。电子只能占据特定的能级,类似于电子在原子中的能级跃迁。
发光波长可调:改变量子阱的厚度–>调节电子和空穴的量子态–>控制材料的发光波长。激光器和LED的关键应用。
高效的电子-空穴复合: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限制在二维区域中,更容易复合,提高发光效率。
5. 应用
总的来说,就是提高发光效率,控制发光波长。
激光器:高效率、低阈值电流半导体激光器。精确控制量子阱的厚度和材料,调整激光的波长。
LED:蓝光和白光LED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增强电子迁移率。
6 例子
InGaAs/GaAs 量子阱:
中间的InGaAs层作为阱层,有较小的带隙。
两侧的GaAs层作为势垒层, 有较大的带隙。
电子–被困在InGaAs层的导带低能量区
空穴–InGaAs的价带高能量区
总结
除了量子阱(一个方向运动受限制),还有量子线(两个方向受限制,一维电子气)和量子点(三个方向上受限)
通过控制材料层的厚度和材料的选择来限制载流子运动的半导体结构。
量子力学效应。
类比
类比为一个游泳池,中间的水代表自由移动的区域。
池的两边(池壁):带隙较大的材料。(势垒)----GaAs
池的中间(池底):带隙较小的材料。(阱)-----InGaAs
而关于离散的能级:
电子和空穴困在量子阱中,电子的能量不是连续的,一个个离散的能级。
就像住在一个有楼梯的房子里,只能在具体的台阶上。
宽度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当---->限制电子或空穴的特定区域运动(量子限制效应)
当拿到样品(sample)
实验中的样品由 InGaAs 量子阱 夹在 GaAs 或 AlGaAs 势垒之间。量子阱的宽度和铟的含量各不相同,影响其光致发光和X射线衍射特性。
你将需要通过 XRD 数据推断 量子阱的周期 和 铟的含量,并通过 PL 数据推断量子阱的带隙和厚度。
数据分析
XRD中,
基底峰是最强的,用于标定位置。
零阶峰 :反应超晶格材料中的平均成分
卫星峰:间距用于测量超晶格的周期性
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