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CIM平台

1. CIM的起源

CIM是一个概念,谓之城市信息模型。其既不是一项具体技术,也不是某一种成熟的平台。从政策引导上来看,CIM是住建部主推,而自然资源局推的是实景三维,信通院推的则是数字孪生城市。

住建部CIM导则定义: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CIM基础平台)是管理和表达城市立体空间、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等三维数字模型,支撑城市规划、建设、管 理、运行工作的基础性操作平台,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信息基础设施。

自然资源部实景三维定义:

实景三维作为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时空信息,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可以通过“人机兼容、物联感知、泛在服务”实现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实时关联互通,为数字中国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是数字政府、数字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生产要素。

信通院在《数字孪生城市白皮书(2022)》中梳理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了:

通过推进空间孪生、单体孪生、关系孪生、流程孪生等,带动城市物 理空间、数字空间的深度融合,促进了业务、数据、技术的全面融合, 逐步显现出“数字孪生驱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特征。

Pasted image 20230817145350.png

![[Pasted image 20230817145539.png]]

抛开各种花里胡哨的概念词汇,如果试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便是——建设虚拟世界。而且这个虚拟世界还是以现实为基础,甚至要将现实完整映射过去的,以此与游戏中完全虚拟的世界所区分开。

有趣的是,国外似乎并没有明确提出CIM,而是统一在智慧城市(Smart City)下进行讨论。

维基定义:

智慧城市指的是一块依托于现代技术建设的城市区域,它使用不同类型的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收集特定数据。从该数据中获得的信息将用于有效管理资产、资源和服务;相应的,该数据也反哺用于城市运营能力提升。智慧城市被定义为智慧有两方面涵义,既有政府应用技术的方面,也包括他们监视,分析,计划和治理城市的方面。
来源:Smart city - Wikipedia

那为何要大谈CIM平台的建设,还得从另一个更朴实的概念BIM说起。

2. 从BIM到CIM

一眼看去,CIM概念明显是从BIM(建筑信息模型)延伸而来。而BIM作为一种建筑三维建模技术,整个工具体系都是围绕着如何对建筑进行建模,建模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施工。然而施工方却更习惯看平面的CAD图纸。尽管BIM提供了三维建模技术,但施工方仍然更倾向于使用传统的CAD图纸。既然逆向CAD翻模费用如此高,那为什么不可以将建模后的BIM一键生成CAD?是原来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不愿意改变,还是CAD对于使用者而言是更为友好?

从网上的舆论来看,大概有那么几大原因

  • 缺乏BIM人才
  • 软件成本高
  • 效率低于传统设计

知乎网友直言:

学CAD,也就一个月就上手画图,熟悉就是半年。问题是我学Revit、GH、Rhino能够熟练 工作,已经花了2年了。所以我个人认为,能学会Revit或者Rhino的会比会CAD的少,会两者的更少,就如同会CAD+SU远少于会CAD。会用CAD的很多很多,会用CAD又会做方案的就少多了。
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9277686

![[Pasted image 20230818111817.png]]

亿欧智库在《2022中国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中的总结更为全面,从管理意识、市场机制、人才缺乏以及政策标准等四个方面总结了目前所遇到的发展阻力。报告中也指出四大协同,包括流程协同、管理协同、资源协同和数据协同。其中要“以数据协同为首,打通生态内的数据共享,让数据成为组织驱动 的决策支撑,重塑行业业务逻辑”。

因此,无论从名字还是定义上来看,CIM都是从BIM延伸过来的一个更广泛、更全面的概念,其意味着从建筑数字化走向城市数字化。

3. 那么本质是什么?

把CIM挖开来看,你会发现里面有空间大数据、GIS、物联网、数字孪生,还有BIM。空间大数据又涉及到传统的大数据平台,空间数据库;GIS地理信息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物联网涉及到的设备数字化发展程度不一,有的设备甚至可能连通信协议都没有;数字孪生更多是游戏领域的技术,底层是计算机图形学,主流就有WebGL和各大游戏引擎两种路线。面对众多的技术,如何确定CIM平台的核心建设方案是一个挑战。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交流,团队认为CIM平台实际上就是一个空间大数据平台,因为所有的工作都逃不开: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这个链路。这放到单个应用而言依然成立,只不过链路变成了:数据生产,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

传统的数据仓库项目接入的是各种各样的数据库,而CIM平台接入的数据则更复杂,除了数据库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文件,包括各类GIS格式文件,三维模型格式文件,还有设计CAD文件。然后还要接入物联网数据,而物联数据的接入又因为物联网平台而大大简化了CIM平台的工作。因为通常而言,无论是小网关还是大网关,物联网平台通过统一网关就可以将所有联网的物联设备接进来。其他一些无法联网的设备要么是替换,要么是通过低成本改造将原本通信协议中的数据采集上来。

数据作为软件系统中的“血液”,正正是串通整个CIM平台逻辑的关键。 当然,你可能会说,只要是软件,数据就必然是关键,CIM平台也不例外,那本文所提出的观点又有何价值呢?

但正是因为把数据的重要性提高了,才能够找到发力的抓手。CIM需要处理的数据不仅仅有数值和文本,还有空间数据、三维模型、时序数据、图谱数据等等。对于城市而言,其数据量更是一开局就超过一家500人以上集团公司的量级。那么CIM优先要做好的基础设施就须是针对所有多源异构数据的大数据平台,而不是三维,不是其他许多可能更看得见“效果”的应用。

4. 结语

人类持续努力在建设虚拟空间,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大潮中的一粟。但花在转型重点的研判做得太少,在许多“口号”的引领之下,曾经以为可如同基建般大搞特搞的建设,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越发力不从心。CIM是什么其实不太重要,那只是其中一种共识,而其他更多的还没达成共识的东西,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YingCai85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