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终总结,花开终有时

今天是2024年的最后一天,又到了写年终总结的时候了。

借着今年的年终总结,我想先宣布的一个事情。

我的公众号从2025年开始在运营方式方面会进行一个重大调整。之后将不会再发布投稿和转载类型的技术文章,以后公众号只会发布我自己的原创文章。

回顾我的公众号从2015年开始运营,一开始也是只发布我自己的原创文章。但原创文章的产量毕竟有限,所以从2016年开始引入了投稿分享机制,从此坚持每个工作日发文,并一直持续至今。

在这10年时间里,我跟公众号的各位读者朋友们一起见证了Android技术领域的兴起与衰落。

而现在,Android领域已经不再热门,愿意坚持分享Android技术文章的博主也越来越少,投稿作者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我觉得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

对于还在Android技术领域坚守的朋友们,请放心。这个号我不会停更,原创文章我还会继续写,毕竟Google对于GDE们每年是有技术分享指标要求的,只是文章的发布频率肯定无法和之前相比了。

我记得有一些朋友在遇到节假日调休时甚至要靠我的公众号发文来提醒他今天原来是要上班的,这部分朋友请以后可千万不要迟到了。

好的,那么下面来回顾一下今年吧。

今年的年终总结我还是想分成工作上的和工作外的的两部分,先说工作上的。

2023年的年终总结中,我埋了一个伏笔。当时说我正在为微软的Edge浏览器开发一个非常非常难的功能,出于保密的原因暂时还不能透漏是什么。

而现在自然可以跟大家透漏了,因为已经上线了。持续关注我的读者朋友们可能都已经知道了,就是Android端的Edge浏览器已经支持Extension功能了,具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是的,Android版Edge浏览器支持Extension(插件/扩展)了

扩展或者说插件这个功能相信大家在浏览器上或多或少都有使用过,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扩展这个功能是只能在电脑浏览器上使用的,手机浏览器则不行。

具体的原因是Chromium在设计扩展这个功能的时候就完全没有考虑手机端,所有代码全部都是基于桌面端来实现的。这也使得所有基于Chromium内核的浏览器,手机端都无法使用扩展,除非突破Chromium的限制重新进行开发。

由于业内确实有几款小体量浏览器支持了Android端扩展功能,证明这个事情确实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我后来就被安排去负责了这个项目,并在去年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开发完成,且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成功上线。

刚上线的时候Android端的Edge浏览器只支持3款扩展程序,后来我们又持续进行功能迭代,加入了诸多新功能,支持的扩展程序也增加到了接近20个。像之前呼声比较高的TamperMonkey现在都已经支持了,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下。

除了扩展程序之外,今年我还为Edge浏览器做了一个比较大的适配工作就是edge-to-edge。

edge-to-edge是Android 15系统中强制启用的一个新特性,就是你的App会自动延伸到手机屏幕的状态栏和导航栏区域,从而达到真全面屏的效果。

关于edge-to-edge这个新特性其实我已经写过两篇文章进行介绍了,大家可以参考 Android 15新特性,强制edge-to-edge全面屏体验写给初学者的Jetpack Compose教程,edge-to-edge全面屏体验

这让我回忆起来,其实早在两年多前,我就为Edge浏览器做过一次edge-to-edge的适配,只不过那时还没有edge-to-edge这种叫法,当时我们的叫法是沉浸式状态栏。是的,只做了状态栏部分,没有导航栏部分,算是半个edge-to-edge效果吧。

所以,如果你还能找到22年之前的Android版Edge浏览器版本,会发现主页是长这样子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做完沉浸式状态栏适配之后效果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之后,我在沉浸式状态栏效果的基础之上又做了一次升级,将必应背景图拉满了整个主页,这也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Android端Edge浏览器的样子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你会发现,到这里为止Edge还不能算是实现了真全面屏效果,因为导航栏部分还是一个白条。不过之后我就被安排去做扩展程序项目了,这个导航栏白条也一直遗留至今。

直到今年Android 15强制启用了edge-to-edge功能,所有的App都不得不去做全面屏适配,我又重新拾起了当初没做完的部分,这次是做到了真全面屏适配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目前edge-to-edge这个功能还在实验当中,大家的Android版Edge可能暂时还看不到上述的界面,喜欢真全面屏效果的小伙伴们请再等一段时间吧。

然后说说工作外的事情吧。

今年我仍然和Google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今年Google并没有像去年那样给GDE提供去美国参观学习的机会,可能现在Google的预算也缩减了,毕竟大环境不好,地主家也要控制成本。

不过今年8月份Google在北京举办了大中华区的I/O Connect大会,这个大会倒是有邀请所有GDE参加,只可惜由于和我自己的日程有冲突,这次的大会我也没去成。

然后就是年底开始在各个城市举办的DevFest大会,这是一个由Googler、GDE们与广大Google技术爱好者们分享技术的舞台,每年都会在全球各个国家的许多城市举办,大家可以在一起学习和探讨各种最新的技术。

今年我分别参加了苏州、北京、海口地区的DevFest,演讲的主题也都是edge-to-edge相关的,希望今年我对edge-to-edge的技术宣讲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为自己的App做全面屏适配。

苏州DevFest照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北京DevFest照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海口DevFest照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做为GDE,每年帮助Google宣传和演讲最新技术是一个硬性指标,所以即使我的公众号以后没法做到日更了,但是也一定不会停更。大家不用担心,Android的技术之路上我还会一直在。

写到这里顺手数了一下,今年原创文章一共发了9篇,比去年的11篇又稍微少了一点,明年我尽量做到不比今年更少吧。

最后就是我近几年总结都喜欢写的游戏环节。

以前写书的时候太过拼命,基本没有过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现在我经常会抽出不少时间打打游戏,让自己能够放松娱乐一下。

今年是游戏小年,所以我玩的也不是很多。今年通关的游戏只有两款,分别是《如龙8》和《塞尔达传说:智慧的再见》。如龙和塞尔达传说都是属于我最喜欢的游戏系列,只要出新作我是必玩的。其他游戏我倒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像《潜水员戴夫》、《逆转裁判》、《小丑牌》这样的小体量游戏,但都没有打通关。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现在我女儿已经四岁多了,很喜欢看我打游戏,虽然她自己还不会玩。我不会像很多家长一样把游戏看做毒蛇猛兽,完全不准小孩接触。我认为越是将游戏对小孩子限制得严格,长大后才越容易成瘾,因为小时候没接触过,长大后玩起来就容易收不住了。所以我要从小就给我女儿培养正确的游戏观,合理控制游戏时间,等她再大一点可以陪她一起玩游戏。

好了,今年的年终总结就写到这里。今年就不再祝大家2025年更加美好了,之前每年都说,大环境反而越来越差。

就顺其自然吧。


链接:

2023年终总结,这个冬天你过得还好吗?

2022年终总结,我的10年Android之旅

2021年终总结,我躺平了

2020年终总结,可能是我人生收获最多的一年

2019年终总结,所有的时间只为做好一件事

2018年终总结,释放了积压两年的心情

2017年终总结,一个不顺心的槛年

2016年终总结,新的里程和新的开始

2015年终总结,忙碌和无所事事的一年

2014年终总结,我决定要实现的三个目标

2013年终总结,我这一年的点点滴滴


如果想要学习Kotlin和最新的Android知识,可以参考我的新书 《第一行代码 第3版》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