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一份刚刚出炉的《全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总结评价报告》显示,自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各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全国83%的省份达到预定目标,一些地方正从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报告》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邀请第三方机构对各省区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状况作出的评估。评估结果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省区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后取得的成绩,评估指标体系多角度科学设计,既考虑了各地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共性,也充分考虑了地区的差异性,全面、综合评估了各地知识产权对产业和经济的促进效应。
刚刚发布的《报告》显示,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加多元化。北京、上海等人均GDP超过13000美元的一些地区,从各地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情况整体评估看,其达标分值处于高位状态,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十三五”时,这些地方就会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目前已处于创新驱动的门槛边缘。正因为处在经济转型的浪尖,这些地区把握机遇尤为关键。知识产权已经成为这些地区发展的新的驱动力。
在中关村,每年平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高达3000至4000家,平均每天都会“长”出10家企业。集群式的创新,代表了技术转化的最高水平。根据国际公认标准,评价区域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参考是创业水平,而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特征的创业模式,则代表了新经济业态的发展趋势。技术跟着人走,人跟着市场走,渐成创业“新常态”,这也预示着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加多元化。
《报告》显示,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商标注册量连续保持世界首位,版权、著作权等均创新高。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透露,今年1至10月,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PCT增长23%,尤其是中国居民在欧、美、日等地的专利申请,更增长了30%以上。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企业之间的较量,而企业间的较量日益表现为知识产权的角力,世界上竞争力最强的企业无不是“创新巨头”、“专利王国”。
面对国际化的竞争,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知识产权的考验。“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就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知识产权就是粮草。”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清涛的深切感触,来自于一次次代价高昂的教训。而现在新大陆仅在二维码读卡器芯片这一项产品中就申请了120项专利,成为全世界这一芯片的唯一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