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卦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
蛊卦由泰卦变来,泰卦初九与上六换位。象征救弊治乱。
地天泰
蛊卦是随卦的覆卦,序卦传【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
风者,流通气候,交易寒暑,所以生发万物者也。艮者,山也,止也,所以涵养万物者也。以风入山中,闭塞不通,草木腐败,滋生毒瘴。故风落山者,蛊毒之象也。巽长女,艮少男,长女下承少男,是为熟女谄媚少男者,蛊惑之事也。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蛊卦,最为亨通,利于济渡险难。事前防范,事后省察。
蛊者,乱之极也。乱久复治,治世之才必应运而生,足以济险难而致元亨矣。
甲者,物之本末、事之始终、时之先后者也。先甲防范,后甲省察。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蛊卦,泰卦初九到了上九,上六到了初六。天下弊乱既久,大宜涉艰险以往而济渡之,不可处之于无事之域,故曰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天行也:天地运行的法则,天道也。 《阴符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山下有风,风能发育万物,山能涵养万物,故有振育万物之象。巽而止,上轻慢而下萎靡,致蛊之病也。振民所以治下之萎靡,育德所以治上之轻慢,非育德不足以振民,非振民不足以育德,此所以治蛊之道者也。
蛊卦有救弊之义,其由泰卦所变,初九上行,上六下行,致使乾卦坤卦消失成为蛊卦。弊病现且父母皆亡之象。蛊卦前五爻皆以父母立意。苏轼曰:“器久不用而虫生之谓之蛊,人久宴溺而疾生之谓之蛊,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之蛊。蛊之灾,非一日之故也,必世而后见,故爻皆以父子言之。”。马通伯曰:“春秋之法,先君不正其终,嗣君不书即位,此干蛊大义。”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干,干预、治理,破中有立谓之干,言有所作为,而致其功用也。《文言》曰:“贞固足以干事。”
考,过世之父。 《尔雅》:“父为考” 《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治理父辈积弊,有子如此,则置父于无咎之地,虽危而终吉。
初六承上,无损则益,故曰有子考无咎。
象曰:贤善之子整饬父亲之积弊,不承其事而承其意,此善继父之志者也。董仲舒《春秋繁露》曰:“事父者承意,事君者仪志。”此之谓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治理母亲遗留之积弊,当委曲变通,不能径情直行。
九二阳刚,上应六五,六五为原坤卦之主,为主母。故以子干母之蛊立象。古代父主外事,母主家事,父之蛊为天下大事,必须严肃处理,而母之蛊则是家庭之事,需以情面为主,不能以天下大义去处理亲情之事。
不可贞者,不可以固守陈规,不可以固执己见,深戒过犹不及者也。黄道周曰:“外事尚刚,内事尚柔。”深得九二之大义也。干父之蛊是治一国之乱,干母之蛊是除一家之弊,不事王侯是治一身之蛊。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象曰:治理母亲之积弊,需用中道,过犹不及,此善干母蛊者也。
九三:干父小有晦,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晦:不顺利,倒霉:晦气
治理父亲遗留之积弊,小有不顺,而终无大咎。
九三刚而不中,行事太过强硬。又进入互震,欲急动,故有晦,但不失蛊卦大义,所以终无咎。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宽容放纵父亲遗留之积弊,前往会陷入困境。
六四柔居阴位,不能有为,故为宽裕以处其父事者也,不符合蛊卦大义,故往见吝。
六四上卦六五也是阴爻,故前往不会有收获。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治理父亲遗留之积弊,受到称誉。
六五居中,善用其柔,下应能臣,内外相得,所以受到称誉
象曰:六五继承尊位,用道德继承父业。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不侍奉王侯,以高尚来要求自己的作为。即无事可治,自治也。
上九居蛊之终,为本卦主爻。别人都在干蛊。他无蛊可干。处无事之地,不为物累。其在君主位(五爻)诸侯位(四爻)之上,故不事王侯。只修养自己的德行,逍遥于造化之外者也。
象曰:不臣事于王侯,其所存之志,可为万世法则也。《礼记·儒行》曰:“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
【结论】:初六干蛊终吉,意承考也。九二干蛊尚柔,得中道也。九三有悔无咎,凶趋吉也。六四裕蛊见吝,吉趋凶也。六五干蛊用誉,承以德也。上九不事王侯,志可则也。其他爻有蛊需治,是先天使然。而上九居无蛊可治之境地,却能高尚其事。知治人易,知自治难。这样的境界是多么的高尚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