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波的输电线路故障选相和故障测距

供电系统传输的电能本质上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将电压加在传输导线上,带点粒子定向移动,在输电线路上产生电流,进而建立电场和磁场。而目前供电系统传输的主要是交流电,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向前传播。当线路发生异常时,波在不同的介质分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可以通过这些波(电压、电流波)的相关信息进行故障定位以及判断线路的故障类型。

行波故障定位

         如图1所示,在F点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U_{E}I_{E}为前行波,在F点产生反射波U_{R}I_{R}和折射波U_{T}I_{T},通过检测两次反射波到达母线的时间差来确定故障点的位置(注意反射波第一次到达母线后变为前行波,到达F点时候产生反射波,反射波再到达母线,两次波走过的路程为两倍的故障点距离)。

                                                                            x=\frac{v*(t_{2}-t_{1})}{2}                                                                        (1)

         其中t_{1}为反射波第一次到达母线处的时间,t_{2}为反射波第二次到达母线的时间,v为波速由介质特性决定,v=\sqrt{\frac{1}{LC}}

                                                                                           图1    故障定位原理示意图

行波获取

输电线路在发生故障时,互感器采集的信息仍然为电压、电流信息,而行波则隐藏在电压、电流波形中,如何提取行波成为故障定位的关键。

输电线路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相产生行波,而非故障相由于互感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行波。为此,需要从三相电压、电流波形中提取行波信息。常用的做法是通过相模变换的形式获取行波信息:将三相电压、电流乘以凯伦贝尔变换矩阵或者Clarke矩阵,转变为线模分量\alpha分量、\beta分量以及零模分量0分量。其中线模分量是以导线为回路 , 波速比较大接近于光速,波阻抗比零模分量的波阻抗 小,并且在传播过程中波速不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为稳定。而零模分量是 以大地为回路,其波速较线模分量的波速小, 而波阻抗较线模分量的波阻抗大。对于线模\alpha\beta和零模这三个分量,消除了相互之间的耦合影响。

本文采用凯伦贝尔变换矩:

电压相模变换

行波经过相模变换之后分解得到的三个模分量,由于线模分量的波速(由线路正序参数决定)大于零模分量的波速(由线路零序参数决定),因此零模分量比线模分量后到达母 线端,并且只有当线路发生接地故障的时候才会产生零模分量,而非接地故障时不会产生模分量,这一特性可以用来作为故障判相中判别是否为接地故障的重要判据。

故障选相

(1)在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情况下,I0≠0(I_{\gamma}=\frac{1}{3}(I_{b}-I_{c})

A相接地故障,Iα=lβ,lγ=0

B相接地故障,lα=lγ,lβ=0

C相接地故障,lβ=lγ,lα=0

(2)发生两相接地短路故障情况下,I0≠0

AB相接地故障,lβ>Iα,lγ>Iα

BC相接地故障,lα>lγ,lβ>lγ

AC相接地故障,Iα>lβ,lγ>lβ

(3)发生两相相间短路故障情况下,I0=0

AB相相间短路故障,|Iα|=|2lβ|,|Iα|=|2lγ|

BC相相间短路故障,|lγ|=|2lβ|,|lγ|=|2Iα|

AC相相间短路故障,|lβ|=|2Iα|,|Iβ|=|2lγ|

(4)发生三相短路

I_{\alpha}\neq I_{\beta}\neq I_{\gamma}\neq0

故障定位

获取两次反射波的时间点,需要利用小波变换实现,找到反射波的突变点。本文利用db8小波变换对线模分量进行分解,获取高频分量。

matlab仿真分析

在simulink库中建立双侧电源输电系统,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线路总长\small 300km,故障点距EM侧为\small 100km。仿真时长\small 0.1s,故障发生时间\small 0.035s

双侧电源供电系统。

电源参数如下

 

EM电源设置

EN电源设置

 

输电线路参数设置

 

故障发生单元设置

利用该仿真系统产生相应的故障电压、电流波形,再通过模相变换和小波分析进行故障选相和故障定位。

设置A相接地故障,发生时间为0.035s,选取0.004s内数据进行分析。三相故障电流如下图所示。

 

A相接地短路后电流变化波形

故障选相结果如下图所示,故障设置为A相接地,matlab工作窗口输出为A相接地,实现选相功能。

 

行波

 

行波图

对正向行波进行db8分解,结果如下图所示

小波db8分界

d1信号第一次出现在35/e^5s,第二次出现在104/e^5s,如下图所示,波速为293290.496km/s

第一次反射波

 

第二次反射波

定位点x=v*(t_{2} -t_{1})/2=293290.496*69/100000=101.1852km,设定的故障点位置为100km

参考文献

1、基于小波变换的行波故障启动和选相研究[D].三峡大学,2009

2、基于行波理论的110kv线路距离保护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

3、matlab电力系统建模仿真

评论 2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