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采购和间接采购是企业采购活动中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
以下是关于直接采购和间接采购的详细对比:
直接采购 | 间接采购 | |
---|---|---|
定义 | 企业直接从生产商或供应商处购买所需的产品或服务,无需经过中间商或分销商。 | 企业通过中间商(如贸易公司、物资公司、采购中介组织等)实施采购行为,也称委托采购或中介采购。 |
服务对象 | 主要服务于外部客户,用于产品生产及销售所需的物料与服务。 | 主要服务于内部客户,支持产品生产及销售,以及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物料及服务。 |
采购物品 | 多为有形的实物类,如原材料、零部件、产品包装等。 | 品类相对繁杂,包括行政办公用品、市场活动用品、设备设施、专业服务等,多为无形的服务。 |
采购规模 | 项目相对常规,单个项目采购量大,平均单价较高。 | 项目繁多,单个项目采购量小,平均单价较低。 |
关注重点 | 重视成本分析与质量,以降低采购成本,确保产品总成本及市场销售定位。 | 更看重交付效率及服务,同时侧重减少人力成本支出。 |
重视程度 | 对企业的命脉至关重要,受到公司高管的高度重视,资源投入较多。 | 所占比例通常较低,管理体系和职能划分可能未及时调整,重要性易被低估。 |
采购流程 | 流程相对完整且复杂,需求来源于计划预测,依托ERP系统,关注库存数据,强调成本及时效。 | 流程环节相对较少,需求变化频繁,没有明确的计划预测,多为OA系统,没有ERP、MRP等系统,没有生产环节和库存管理。 |
制度完善度 | 多来自生产制造企业,部门职责范围及岗位工作内容明确,流程相对完善,部门间磨合平顺。 | 多来自非生产性企业,职责范围不明确,岗位工作内容随机,流程制度相对贫乏,部门间磨合参差不齐。 |
价格与质量 | 由于直接与生产商或供应商交易,通常可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和更好的质量保障。 | 涉及多层次的供应链和供应商管理,有一定的价格谈判空间,但质量控制难度可能增加。 |
风险管理 | 可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通过长期合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降低潜在风险。 | 需要管理多个供应商和供应链,增加了供应链中断和供应商风险管理的复杂性。 |
决策速度 | 与生产商或供应商直接沟通,决策速度较快,能迅速响应市场需求。 | 涉及多个环节和供应商,决策速度相对较慢。 |
灵活性 | 需求相对标准,灵活性较低,注重长期稳定的供货保障。 | 灵活性较高,可以根据当前需求变化迅速调整订单量或更换供应商。 |
KPI考核 | 考核数据来源于系统,相对客观,成本节约率占比较高,关注库存控制及供应商管理。 | 考核数据来源于手工计算,相对繁琐,交付及服务占比较高,采购成本占比相对较少。 |
人员差异 | 专业人员相对较多,职责明确,有专业培训,行业人员相对稳定。 | 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准入门槛和待遇较低,人员流动性可能较大。 |
简而言之,直接采购和间接采购在服务对象、采购物品、采购规模、关注重点、重视程度、采购流程、制度完善度、价格与质量、风险管理、决策速度、灵活性、KPI考核以及人员差异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在选择采用哪种采购方式时,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