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金流量表
1.1、现金流量表的核心结构
现金流量表分为 3大板块,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不同来源:
经营活动现金流
企业主业产生的现金,如销售商品、支付工资、税费等。
关键指标:经营现金流入/流出、净流量(流入-流出)。
投资活动现金流
长期资产投资(如建厂、买设备)或处置资产(如卖子公司)产生的现金。
关键指标:资本支出(购建固定资产等)、投资支付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
融资行为(如借款、还款、发行股票)或分配利润(如分红)产生的现金。
关键指标:借款/还款额、分红金额。
1.2、分析重点与技巧
1. 关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公式:期末现金余额 - 期初现金余额。
意义:反映企业现金的净变化。若长期为负,可能面临流动性危机。
2. 经营现金流是核心
健康信号:经营现金流持续为正,且与净利润匹配。
警惕风险:若经营现金流远小于净利润(如大量赊销),可能利润质量低。
3. 投资现金流反映战略
大额流出:可能用于扩张(如建厂)、并购或研发,需结合行业判断是否合理。
大额流入:可能来自变卖资产,需警惕“主业萎缩”。
4. 筹资现金流看融资依赖
频繁借款:可能债务压力大,需结合资产负债表看负债率。
大额还款:可能降低财务风险,但需观察是否影响经营。
1.3、结合其他报表分析
与利润表对比
若净利润高但经营现金流低,可能因应收账款增加或存货积压。
与资产负债表联动
现金余额变化需与“货币资金”科目对应,观察资金是否真实存在。
1.4、行业特性与陷阱
行业差异:如零售业经营现金流稳定,科技型企业投资现金流波动大。
警惕“纸面富贵”:避免被一次性事件(如卖资产、政府补贴)误导,需分析持续性。
1.5、实战案例
假设某公司: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500万(主业赚钱),
投资现金流净额为-300万(扩张中),
筹资现金流净额为+200万(借款增加)。
净增加额:+400万。
分析:公司主业良好,但依赖借款扩张,需关注债务风险。
1.6、关键公式速查
自由现金流(FCF) = 经营现金流 - 资本支出
(反映企业可自由支配的现金,用于分红或还债)
掌握以上逻辑,就能透过现金流看清企业的真实资金状况。建议结合连续几年的数据,观察趋势而非单一时点。
项目 | 本期金额 | 上年同期金额 |
---|---|---|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1.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 | 1,200 | 1,000 |
2.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 | -400 | -350 |
3. 支付的税费 | -150 | -1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1,200 | 1,00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550 | -47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650 | 530 |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1.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 | -800 | -600 |
2. 处置子公司收到的现金 | 50 | 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750 | -600 |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1.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 400 | 300 |
2.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 -300 | -250 |
3. 分配股利支付的现金 | -100 | -8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0 | -30 |
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00 | -100 |
五、补充资料 | ||
1.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500 | 600 |
2.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 400 | 500 |
二、资产负债表
2.1、资产负债表的核心结构
资产负债表分为 3大板块,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资产(企业拥有的资源)
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1年内可变现)。
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设备、厂房)、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
负债(企业欠他人的钱)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工资等(1年内需偿还)。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债券等。
所有者权益(企业的净资产)
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等。
会计恒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平衡关系)。
2.2、分析重点与技巧
1. 快速定位关键指标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反映企业流动性。
应收账款:过高可能隐藏收入虚增或回款困难。
存货:积压可能预示销售问题。
固定资产:占比过高可能资金利用效率低。
短期借款:反映短期偿债压力。
长期负债:如债券,影响长期财务稳定性。
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代表企业真实资金实力。
2. 评估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理想值≥2,过低可能短期偿债困难)
资产负债率 = 总负债 / 总资产
(过高可能依赖债务,风险大)
3. 观察资产结构
轻资产 vs 重资产:
轻资产(如科技公司):固定资产少,依赖人力和知识产权。
重资产(如制造业):厂房设备占比高,需关注折旧和更新成本。
4. 结合趋势分析
对比多年数据,观察:
资产规模是否扩张?
负债是否持续增长?
净资产收益率(ROE)是否稳定?
2.3、结合其他报表分析
与利润表联动:
净利润增加但未转化为现金(需查现金流量表)。
存货增加但销售收入下降(可能滞销)。
与现金流量表对比:
若投资现金流大幅增加(如买设备),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应同步增长。
2.4、行业特性与风险点
零售业:关注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质量。
银行业:高负债是常态,需关注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
科技行业:无形资产(如专利)可能价值高,但账面价值低。
2.5、实战案例(简化资产负债表)
项目 | 金额(万元) | 占比 | 分析要点 |
---|---|---|---|
流动资产 | 2,000 | 50% | 现金500万,应收账款800万 |
非流动资产 | 1,800 | 45% | 固定资产1,200万,设备老化 |
总资产 | 3,800 | 100% | 资产规模适中,但需更新设备 |
流动负债 | 1,000 | 26% | 短期借款400万,偿债压力中等 |
非流动负债 | 600 | 16% | 长期借款500万,利率风险 |
所有者权益 | 2,200 | 58% | 净资产较高,抗风险能力较强 |
分析:
流动资产占比高(50%),短期偿债压力可控。
固定资产占比大(31.6%),需关注折旧和维护成本。
资产负债率=(1,000+600)/3,800≈42%,负债水平适中。
2.6、关键公式速查
净资产收益率(ROE) = 净利润 / 所有者权益
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总资产
权益乘数 = 总资产 / 所有者权益(反映杠杆水平)
掌握以上逻辑,就能通过资产负债表快速判断企业的财务健康度。建议结合行业特性和历史数据综合判断。
三、利润表
3.1、利润表的核心结构
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 财务业绩,从收入到净利润的层层计算: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核心)+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
毛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反映基本盈利能力)。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 = 毛利润 - 期间费用(体现经营效率)。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营业外收支(偶发性事项)。
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最终盈利)。
3.2、分析重点与技巧
1. 关注核心指标
毛利率 = 毛利润 / 营业收入
(越高越好,反映产品竞争力或成本控制能力)
净利率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
(综合盈利能力的终极指标)
费用率 = 期间费用 / 营业收入
(管理效率的关键,需分费用类型拆解)
2. 三元结构分析
毛利 → 营业利润 → 净利润:
若 毛利高但营业利润低:费用吞噬利润(如过度营销)。
若 营业利润高但净利润低:税负或非经常性损失影响大。
若 三者均高:盈利质量最佳(如茅台)。
3. 警惕“纸面利润”
非经常性损益:如资产处置收益、信用减值损失(可能扭曲当期业绩)。
会计政策变更:如折旧方法调整(需结合附注分析)。
关联交易:内部交易可能虚增收入或利润。
3.3、结合其他报表分析
与资产负债表联动:
净利润增加但未转化为现金(需查现金流量表)。
应收账款激增但收入高增长(可能虚构收入)。
与现金流量表对比:
经营现金流持续低于净利润:可能回款困难或利润含金量低。
3.4、行业特性与风险点
科技行业:高研发费(压低短期利润,但长期价值高)。
零售业:低毛利率但高周转率(需关注存货和费用控制)。
周期行业:利润波动大(如钢铁、航运)。
3.5、实战案例(简化利润表)
项目 | 金额(万元) | 占比 | 分析要点 |
---|---|---|---|
营业收入 | 5,000 | 100% | 同比增长10%,但低于行业均值 |
营业成本 | 3,000 | 60% | 原材料涨价导致成本上升 |
毛利润 | 2,000 | 40% | 毛利率40%,高于行业平均 |
期间费用 | 1,200 | 24% | 研发费用占比10%,重视创新 |
营业利润 | 800 | 16% | 费用率24%,需优化管理 |
利润总额 | 900 | 18% | 投资收益100万(偶发性) |
净利润 | 675 | 13.5% | 净利率13.5%,税费较高 |
分析:
毛利率高(40%),但费用率(24%)侵蚀利润,需优化管理。
净利润依赖投资收益(100万),需关注持续性。
税费占比高(125万),可能因税收优惠减少或利润结构变化。
3.6、关键公式速查
EBITDA = 净利润 + 利息 + 折旧 + 摊销 + 所得税(反映经营现金流潜力)
ROE(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平均所有者权益(衡量股东回报)
利润含金量 = 经营现金流 / 净利润(>1为佳,越低盈利质量越差)
3.7、注意事项
趋势分析:对比3-5年数据,观察收入、毛利率稳定性。
同行对比:与竞争对手比较,识别优势或异常。
审计意见:关注财报是否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意见(如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
通过利润表,可快速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费用控制及利润质量。但需结合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避免“纸面
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或权责发放表)
4.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核心结构
反映企业 净资产(所有者权益) 在会计期间内的增减变动,主要包括:
股本:注册资本,反映股东初始投入。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产重估增值等。
其他综合收益:未实现的损益(如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盈余公积:按净利润提取的积累资金。
未分配利润:未分配给股东的净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以上项目总和。
4.2、分析重点与技巧
1. 关注关键变动来源
股本变动:
增加:增资扩股、IPO、股权激励行权。
减少:股份回购、注销。
资本公积变动:
股权激励费用摊销、资产处置收益等。
其他综合收益:
反映企业潜在风险或收益(如汇率波动、投资重估)。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主要来自净利润,体现企业内生增长能力。
2. 交叉验证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
净利润流向: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应等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增加额(未分红时)。
分红与回购:分红减少未分配利润,股份回购减少股本和资本公积。
资产重估:如房产增值可能增加资本公积,需结合资产负债表验证。
3. 警惕异常变动
大额其他综合收益波动:可能隐藏未实现的重大风险(如投资亏损)。
频繁股本变动:如频繁增发可能稀释股权,回购可能掩盖现金流问题。
会计政策变更:调整期初余额可能影响所有者权益连续性。
4.3、实战案例(简化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项目 | 年初余额 | 加:本期增加 | 减:本期减少 | 年末余额 | 分析要点 |
---|---|---|---|---|---|
股本 | 1,000 | 200(增发) | 50(回购) | 1,150 | 股权融资为主,小幅回购 |
资本公积 | 500 | 100(股权激励) | - | 600 | 股权激励成本摊销 |
其他综合收益 | 100 | 50(汇率收益) | - | 150 | 汇率波动带来未实现收益 |
盈余公积 | 300 | 50(提取) | - | 350 | 按净利润10%提取 |
未分配利润 | 800 | 400(净利润) | 200(分红) | 1,000 | 净利润400万,分红率50% |
所有者权益合计 | 2,700 | 750 | 250 | 3,200 | 净资产增长500万,主要来自利润 |
分析:
净资产增加500万,其中400万来自净利润,100万来自增发。
分红率50%,留存利润200万,支持未来扩张。
股权激励摊销100万,可能增加未来费用压力。
其他综合收益50万,需关注汇率风险是否持续。
4.4、关键指标与公式
所有者权益增长率 = (年末所有者权益 - 年初所有者权益)/ 年初所有者权益
(反映净资产扩张速度)
分红率 = 现金分红 / 净利润
(评估股东回报政策)
股权稀释率 = 新增股本 / 原股本
(衡量股权融资对老股东的影响)
4.5、结合行业特性分析
银行业:高资本充足率要求,需关注股本和资本公积变动。
科技行业:股权激励频繁,资本公积可能大幅波动。
周期行业:其他综合收益(如大宗商品重估)可能显著影响净资产。
4.6、风险提示
会计政策变更:可能调整期初数,需追溯历史数据。
前期差错更正:可能一次性调整所有者权益,需分析原因。
持续亏损:未分配利润为负,可能侵蚀资本公积或股本。
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可判断企业净资产的变动原因,评估其财务健康度和股东回报能力。建议结合资产负债表(验证股本、资本公积)和利润表(净利润流向)综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