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的图片,真没那么好分辨,一不留神就会被骗

滑铁卢大学的研究发现,尽管人们预期能较好辨别AI生成的图像,但实际测试中只有61%的志愿者准确识别。随着AI技术发展,制造虚假图像变得容易,鉴别真假图像的能力面临挑战,未来需要开发相关工具应对这一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我们先来做个小测试,30秒时间快速找出下面哪个图是真人,哪个是A生成的?0af48a130c8c30c98fcf93a1062fe4e5.jpeg203781ca49f2b871973955cfd39db5ed.jpeg答案揭晓:第1张是真人,第2张是AI

在AI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人都没办法轻易辨别出来。AI越来越会“欺骗”大家的眼睛了。

当然,仍然有很多人不相信自己会被AI做出来的图片迷惑,我们来看看,国外的滑铁卢大学所发起了一项研究,名为《眼见为实:对 Deepfakes、人工智能生成的人类和其他非真实媒体现状的调查》。

研究员们找到了260名志愿者,像他们提供了20张图片,其中10张是真人照片,另外10张是通过 Stable Diffusion 或 DALL-E生成的。

志愿者们要去分别图片是真实的还是AI生成的,并且解释为什么这么认为。研究员们预期有85%的人能够准确分辨,但是事实上只有61%的志愿者能做到。

根据他们陈述的原因,在寻找AI合成的内容时,会更多的去关注一些细节,比如手指、眼睛、牙齿等等,但是这些评估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准确。

所以滑铁卢大学的研究员之一,安德烈博士说,人们真的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善于区分。

而且,这个研究的过程中,志愿者是可以仔细查看图片的。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当我们看到一个图片,可能往往是在看资讯刷视频等顺便看到了,并不会那么仔细的去分别,那么就可能会更加不准。

安德烈博士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快,因此很难理解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可能带来的恶意或不法行为。学术研究和立法的步伐往往无法及时跟上。

这些AI生成的图像,潜在的威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任何一个人都可能随意创建公共人物的虚假图像。

虽然虚假的信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制造虚假信息的工具在不断的变化和演变,这就让人觉得细思极恐了。

尤其是这样发展下去,能够准确分辨出真假图像的概率越来越低,那么就需要有对应的工具去帮助区分,这也是后面AI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