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生活中,某些类具有两个或多个维度的变化,如汽车既可以按品牌分,又可以按照功率划分。如何设计出不同品牌和不同功率的汽车?如果使用继承的方式去实现,则会有m种品牌和n种功率的汽车,一共有m*n种组合,这样不仅对应的子类众多,而且不容易扩展。但是,如果用桥接模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桥接模式的定义
桥接(Bridge)模式是将抽象与其具体实现分离,使它们可以各自独立变化。它是用组合关系代替继承关系来实现,从而降低了抽象和实现这两个可变维度的耦合度。桥接模式采用封装、聚合以及继承将责任分配到不同的类中。
二、桥接模式的结构
2.1 桥接模式包含的主要角色
- 抽象化角色(Abstraction):定义抽象类,并包含一个对实现化对象的引用。
- 扩展抽象化角色(Refined Abstraction):是抽象化角色的子类,实现父类中的业务方法,并通过组合关系调用实现化角色中的业务方法。
- 实现化角色(Implementor):定义实现化角色的接口,供扩展抽象化角色调用。
- 具体实现化角色(Concrete Implementor):给出实现化角色接口的具体实现。
2.2 桥接模式的结构图
三、桥接模式的优缺点
3.1 优点:
- 抽象与实现分离,扩展能力强
- 符合开闭原则
- 符合合成复用原则
- 其实现细节对客户透明
3.2 缺点:
- 由于聚合关系建立在抽象层,要求开发者针对抽象化进行设计与编程,能正确地识别出系统中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这增加了系统的理解与设计难度。
- 桥接模式要求正确识别出系统中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抽象、和实现),因此其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即需要有这样的应用场景
四、桥接模式的实现
public class Bridg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mplementor imple = new ConcreteImplementor();
Abstraction abs = new RefinedAbstraction(imple);
abs.Operation();
}
}
//实现化角色
public interface Implementor {
public void OperationImpl();
}
//具体实现化角色
public class ConcreteImplementor implements Implementor {
public void OperationImpl() {
System.out.println("具体实现化(Concrete Implementor)角色被访问");
}
}
//抽象化角色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ion {
protected Implementor imple;
protected Abstraction(Implementor imple) {
this.imple = imple;
}
public abstract void Operation();
}
//扩展抽象化角色
public class RefinedAbstraction extends Abstraction {
protected RefinedAbstraction(Implementor imple) {
super(imple);
}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ystem.out.println("扩展抽象化(Refined Abstraction)角色被访问");
imple.OperationImpl();
}
}
五、实例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