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原谅》书评

《我不原谅—— 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作者:钟道然

书中部分摘要

中国学生的画像

概括说来, 小学这一阶段的老师家长就像是拿块儿黑布蒙 上了你的眼睛, 说你小孩子懂什么, 听大人的没错, 让你 干啥你就干啥。 然后你就盲从地跟着他们, 走过那本应无 忧无虑自由快乐的童年。 等到有一天把布摘下, 你发现你 已同自己的天性分道扬镳。

老师也十分阴险,看到有谁不听话,上课不来作业不做,就会说出“GPA” [1] 仨字母,这一下儿就跟马戏团驯兽员给狗 扔了块儿骨头似的把他驯得服服帖帖。而大学的考试如英国人踢 球一样没有技术含量,还是默写一下书上对这个词的定义,用书 上的话解释一下这个问题,要不就是用书上的方法做这道题⋯⋯ 于是同学上课抄抄笔记,下课背背书做做题,考前开开夜车努努 力,考试满头大汗作作弊,查成绩或欢天喜地或垂头丧气,然后 一学期这样混过去⋯⋯

大学, 本就应是追逐梦想的场所, 然而中国的大学, 却 是青年人的梦碎之地。 工作考研出国吞噬的是青年人最宝 贵的品质, 从此你正式走上了别人设定的、不属于自己的 路,而抬头望去,你都能看到自己以后的衰样儿。

「人才」制造业

你不是人,你是机器。

回头想想, 你那“了不起”的学习意味着什么呢?就意 味着那两件事, 一是背书, 二是做题。 这又有什么价值 呢?没什么价值。 作为文科生的我把十几年贡献给了背书 事业, 但如今写书了才明白, 背书的全部价值只相当于在 word上按个保存键⋯⋯

要说为啥中国学生如此痴迷于考试, 原因很简单, “考试 是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 从小到大, 就卷子上那两位数 (有时是三位或一位)成了所有人活着的意义。

理想教育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你若问我理想的教育是啥样?我则会说, 教育就应该是能让人触电的那个东西。

中国学生的学习时间绝对全世界第一, 算数技术无人能出其右。 然而事实却是, 咱除了做题什么都不会, 十几年 下来脑中无任何想象力创造力, 只剩下“好好学习天天向 上”八个大字,有如大脑坟墓的墓志铭。

外国教育的奥秘在于人家不“高考”, 人家有“无差别优 异”。 是“无差别优异”让外国教育“如此独特、如此具 有魅力”,是“怎么好都是好”的理念让外国学生可以肆 意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我的一位同事,两个儿子,老大从小很独立,高中毕业自己决定 不读大学,先工作。老二去年被著名的私立大学西北大学录取了。她 在谈到两个儿子时没有厚此薄彼,而是说他都为他们感到骄傲,他们 都很努力去生活、去学习,只是开玩笑说老大替她省了不少钱。
我曾询问马上报考大学的 Taylor, 理想的大学是哪一个?哈佛?耶鲁?或者其他有名的大学?她告诉我们, 现在还没有打算。 对此, 在场的她的爸爸文斯先生也没有表示出特别的表情, 给我们的感觉好像是这件事重要吗?这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在他们 看来,考什么大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人生更幸福。

学生是人。

「反对」中国教育

“教”者, 上行下效也。 与英文education恰恰相反, 中 文的“教”强调的不是引导自身的能力, 而是上行下效, 说白了就是学别人, 背别人写的书走别人走的路。 如此说 来,现在的中国学生真是达到了教育的极致。

真·评价

作为一名90后,作者描绘了自己经历中的中国教育,我觉得很大部分跟我的十几年的生活真的是一模一样,所有人的评价标准只有那两位数,「学习」就是背书、刷题,到头来一场空,只为一纸文凭,出卖了自己的青春。

书中还有一句话比较触动我,「学生是人。」作为一个人,我们有权利去选择过什么生活、选择去做自己,而不是作为父母的饭后谈资、按他们的想法生活。

美国的教育方式还是令我比较向往的,他们可以选课,有人可能会说了,中国的大学、中学也可以选课啊,我想,这不扯蛋嘛,中学选修课,一学期就上两三次课,每节课就45分钟,老师上课就放个小视频,以至于选修课结课了,我都想不起老师长啥样、男的女的。大学的选修课啊,一共给你开了三门限选课,每门三学分,教学计划上赫然写着必须修够9学分,这不**嘛,有啥可选的?选课只是一个方面,其它方面懒得缀述了。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