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ffel语言简介
1 Eiffel语言的起源与发展
Eiffel语言最初设计于1985年,作为一种软件构造方法和一种支持该方法的符号表示法。1986年,Eiffel的第一个实现版本由Eiffel Software(当时名为Interactive Software Engineering Inc.)商业发布。该语言的主要设计者是Bertrand Meyer,其他密切参与原始定义的人包括Jean-Marc Nerson。Eiffel语言最初在其技术文档中描述,这些文档后来扩展成为Meyer的书籍《Eiffel:语言》(1990-1991年)。
Eiffel语言的设计理念是帮助指定、设计、实现和修改高质量软件。这种在软件中追求质量的目标是许多因素的结合;语言设计集中在当前工业状态下最迫切需要改进的三个因素: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Eiffel方法的核心是广泛使用库来补充语言,以及语言对产生新库的支持。这些库使得Eiffel在许多应用领域中都表现出色,包括银行和金融、国防和航空航天、医疗保健、网络和电信、计算机辅助设计、游戏编程等。
1.1 设计原则
Eiffel语言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可重用性 :Eiffel通过广泛使用库来增强代码的可重用性。库中的类可以被多个项目复用,减少了重复编写代码的工作量。
- 可扩展性 :Eiffel通过继承和泛型机制,使得代码易于扩展和修改。继承允许创建新的类,同时继承已有类的功能,泛型则允许创建通用的类和方法。
- 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