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缺乏运动的人,一下子做一些无氧运动,比如一口气拉多少个引体向上、搬重物一口气上28楼等,气喘的时候会闻到“酒精味”。中学生理卫生和简单有机化学的知识说,这是血糖在缺氧的情况下,不充分氧化,把糖氧化成醇,血液中醇的浓度上升导致的。
然而,我经过长时间(几年、每天不间断、足够大运动量)的运动,摄氧能力(最大摄氧量)增加,已经可以做到20多个引体向上之后,没有产生酒精味的效果。气喘吁吁,也不需要张口,而只需要用鼻子深呼吸即可。
《射雕英雄传》尤其是电视剧1983左右版,马钰对郭靖的江南七怪师父们低调地说,“我只是教了他一些呼吸的方法”。——起初我信以为真,以为呼吸方法和意念引导真能产生雄厚和威力无比的“内功”,但坚持过未有任何成就逐渐不甘地放弃了,再后来终于拥有反思能力这才明白“武侠”中高超的内功其实是人的健身时候个体体验的一种另类“科幻”或者“谎言”。
坚持跑步很多年。持续每天不间断跑步和运动已经超过3年了。小学体育老师认为,运动中如果呼吸急促可以“鼻吸口哈”,吸气时候闭嘴但呼气可以张嘴。但我目前大运动量,即使跑步配速接近个人极限,也仍然只需要鼻子呼吸,也就是,已经能够充分调动腹式呼吸、加上最大摄氧量已经实质性提升,完全不需要“鼻吸口哈”了。
我小时候博览部分图书,曾经被出版物的内容蛊惑着修炼过一些“气功”。比如中国香功中提到的意念引导气息的方法。我推测这是一种对植物性神经有用的方法。的确有一些效果。比如对照武侠小说的说法,意念引导,的确能够感觉有一股暖暖的热流,可以跟随着意念在自己周身流动。但是,似乎并不能产生神奇的其它效果,比如不能御寒、不能向外有任何杀伤力方面的加持、……感觉就是聊胜于无的可有可无的一种感觉而已。
但我对照下来,印象最深的,反省下来,归纳如下:
“气沉丹田”,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充分调动自己的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一种长期锻炼之后习惯就能形成的深呼吸习惯,能够比简单的胸式呼吸产生更大的摄氧量,而且腹式呼吸主要从鼻腔呼吸,不依赖口腔。——所以,我在大运动量的时候,感觉摄氧方面的需求增加的情况下,自动会激发“腹式呼吸”,也就是所谓“气沉丹田”。
所以,我跑一个10公里,比如最近1年最好成绩47分钟下来,根本就是依靠腹式呼吸,完全不需要张嘴喘气。然后做一些伸展和拉伸,被人称作“是不是八段锦”——其实就是广播体操的个人化改版。这些动作被有些健身图书作者认为不一定有用,甚至无用,但我个人体会非常有帮助才保留和强化。拉伸之后就是一般20个以上的引体向上(我最好成绩36个,这是每天跑步之后赶时间必做一个环节中出现的单次最好成绩,其次的35个出现过2次;这几天一般最多只到33个左右)。
现在的体验是,做完引体向上,闻不到“酒精味”,也就是无氧运动的成分,随着摄氧能力的增加在减少。然后双杠臂屈伸。这个最多到过53个。但是基于我每天40个坚持了数月才有。实际对我难度较高。但DeepSeek为我排名,认为,46分钟跑10km最容易,53个双杠臂屈伸稍难,引体向上36个最不容易。但对我是相反。10km用46分钟完成太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了。后面这两个尤其是36个引体向上,如果刻意要进一步提高,相对反而容易些。
气沉丹田。其实就是腹式呼吸的“科幻”式的武侠小说中的表述。
“面不改色、气不发喘、”,其实也对应于摄氧能力增加导致的,在较大运动强度下仍然能够呼吸不急促,以及心率增加有限。只是又被神话了。
能够还原自己常年被武侠小说夸大其辞的虚假表述所欺骗的健身中现象的科学本原,对于曾经沉溺于武侠小说而对其说法较少质疑的我来说,太不容易了:长期的运动实践带来的体验,以及对相关现象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