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笔记参考教材为王道考研系列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简而言之,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些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这些定义反映了当时网络技术发展的水平。这些定义可分为以下三类。

  1. 广义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是能实现远程信息处理的系统或能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都是计算机网络。广义的观点定义了一个计算机通信网络,它在物理结构上具有计算机网络的雏形,但资源共享能力弱,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低级阶段。

  2. 资源共享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计算机网络是“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的集合”。该定义包含三层含义:a.目的:资源共享;b.组成单元: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c.网络中的计算机必须遵循的统一规则——网络协议。该定义符合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

  3. 用户透明性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存在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它能够调用用户所需要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就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用户使用网络就像使用一台单一的超级计算机,无须了解网络的存在、资源的位置信息。用户透明性观点的定义描述了一个分布式系统,它是网络未来发展追求的目标。

1.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为如下几类。

  1. 从组成部分上看,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由硬件、软件、协议三大部分组成,缺一不可。硬件主要由主机(也称端系统)、通信链路(如双绞线、光纤)、交换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和通信处理机(如网卡)等组成。软件主要包括各种实现资源共享的软件和方便用户使用的各种工具软件(如网络操作系统、邮件收发程序、FTP程序、聊天程序等)。软件部分多属于应用层。协议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如同交通规则制约汽车驾驶一样,协议规定了网络传输数据时所遵循的规范。
  2. 从工作方式上看,计算机网络(这里主要指Internet)可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边缘部分由所连接到因特网上、供用户直接使用的主机组成,用来进行通信(如传输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由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它为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服务。
  3. 从功能组成上看,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由各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和相应的网络协议组成,它使网络具有数据传输、交换、控制和存储的能力,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资源子网是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软件的集合,向网络用户提供共享其他计算机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服务。

1.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很多,现今的很多应用都与网络有关。主要有以下五大功能。

  1. 数据通信

    它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用来实现联网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的传输,并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的调配、控制和管理。比如,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应用,离开了计算机网络将无法实现。

  2. 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可以是软件共享、数据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使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互通有无、分工协作,从而极大地提高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利用率。

  3. 分布式处理

    当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个计算机系统负荷过重时,可以将其处理的某个复杂任务分配给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系统,从而利用空闲计算机资源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率。

  4. 提高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为替代机。

  5. 负载均衡

    将工作任务均衡地分配给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

除了以上几大主要功能外,计算机网络还可以实现电子化办公与服务、远程教育、娱乐等功能,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方便了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1.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 按分布范围分类
    1. 广域网(WAN)。

      广域网的任务是提供长距离通信,运送主机所发送的数据,其覆盖范围通常为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的区域,因而有时也称远程网。广域网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连接广域网的各结点交换机的链路一般都是高速链路,具有较大的通信容量。

    2. 城域网(MAN)。

      城域网的覆盖范围可以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覆盖范围约为5~50km。城域网大多采用以太网技术,因此有时也常并入局域网的范围进行讨论。

    3. 局域网(LAN)。

      局域网一般用微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线路相连,覆盖范围较小,通常为几十米到几千米的区域。局域网在计算机配置的数量上没有太多的限制,少的可以只有两台,多的可达几百台。传统上,局域网使用广播技术,而广域网使用交换技术。

    4. 个人区域网(PAN)。

      个人区域网是指在个人工作的地方将消费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只能手机等)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也常称为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其覆盖的区域直径约为10m。

若中央处理器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如仅1m的数量级甚至更小,则一般就称之为多处理系统,而不称它为计算机网络。

  1. 按传输技术分类
    1. 广播式网络。

      所有联网计算机都共享一个公共通信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通信信道发送报文分组时,所有其他的计算机都会“收听”到这个分组。接收到该分组的计算机将通过检查目的地址来决定是否接收该分组。

    2. 点对点网络。

      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如果通信的两台主机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线路,那么它们之间的分组传输就要通过中间结点的接收,存储和转发,直至目的结点。

是否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机制是点对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广域网基本都属于点对点网络。

  1. 按拓扑结构分类
    1. 总线形网络;
    2. 星形网络;
    3. 环形网络;
    4. 网状形网络。
  2. 按使用者分类
    1. 公用网(Public Network)。
    2. 专用网(Private Network)。
  3. 按交换技术分类
    1. 电路交换网络。
    2. 报文交换网络。
    3. 分组交换网络。
  4. 按传输介质分类
    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因此网络可以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1. 有线网络
      • 双绞线网络
      • 同轴电缆网络
    2. 无线网络
      • 蓝牙
      • 微波
      • 无线电

1.1.5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对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特网的所有标准都以RFC(Request For Comments)的形式在因特网上发布,但并非每个RFC都是因特网标准,RFC要上升为因特网的正式标准需要经过四个阶段。
1. 因特网草案 Internet Draft
2. 建议标准 Proposed Standard
3. 草案标准 Draft Standard
4. 因特网标准 Internet Standard
在国际上,负责制定、实施相关网络标准的标准化组织众多,主要有如下几个: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 国际电信联盟 ITU。
  •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协会 IEEE。

1.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 带宽(Bandwidth)。

    原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单位是赫兹Hz。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秒(b/s)

  2. 时延(Delay)。
    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总时间,它由4部分构成:
    • 发送时延。

      结点将分组的所有比特推向(传输)链路所需的时间,即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因此也称为传输时延。

      计算公式为: 发送时延 = 分组长度 / 信道宽度
    • 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即一个比特从链路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计算公式: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 处理时延。

      数据在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的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例如,分析分组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或查找适当的路由等。

    • 排队时延。

      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路由器确定转发端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产生排队时延。</p
      因此,数据在网络中的总时延=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

  3. 时延带宽积。

    指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到达终点时,发送端已经发出了多少个比特,因此又称以比特位单位的链路长度

    即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信道宽度
  4. 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

    指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在互联网中,往返时延还包括各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及转发数据时的发送时延。

  5. 吞吐量(Throughput)。

    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吞吐量受网络带宽或网络额定速率的限制。

  6. 速率(Speed)。

    指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数据率或比特率,单位为b/s(比特/秒,或bit/s,bps)。在计算机网络中,通常把最高数据率称为带宽。

  7. 信道利用率。

    指出某一信道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是有数据通过的

    即 信道利用率 = 有数据通过时间 / (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1.2.1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 分层目的:两个系统中实体间的通信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为了降低协议设计和调试过程的复杂性,也为了便于对网络进行研究、实现和维护,促进标准化工作,通常对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以分层的方式进行建模。
  • 什么是体系结构:我们把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换言之,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它是计算机网络中的层次、各层的协议及层间接口的集合。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功能究竟是用何种硬件或软件完成的,则是一个遵循这种体系结构的实现(Implementation)问题。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是真正在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 分层的基本原则
    • 每层都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降低大系统的复杂度。
    • 各层之间界面自然清晰,易于理解,相互交流尽可能少。
    • 各层功能的精确定义独立于具体的实现方法,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 保持下层对上层的独立性,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 整个分层结构应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 网络中提到的各层实体是什么:在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中,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通常称为n层实体。具体来说,实体指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通常是一个特定的软件模块。不同机器上的同一层称为对等层,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 相关概念
    • 服务数据单位(SDU):为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功能而应传送的数据。第n层的服务数据单元记为n-SDU。
    • 协议控制信息(PCI):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第n层的协议控制信息记为n-PCI。
    •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该层的PDU。第n层的协议数据单元记为n-PDU。在实际的网络中,每层的协议数据单元都有一个通俗的名称,如物理层的PDU称为比特,链路层的PDU称为帧,网络层的PDU称为分组,传输层的PDU称为报文。
    • 三者的关系:n-SDU + n-PCI = n-PDU = (n-1)-SDU

1.2.2 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的概念

  1. 协议
    协议,就是规则的集合。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及有关的同步问题。这些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它是控制两个(或多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是水平的。注意,不对等实体之间是没有协议的。
    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部分组成。语法规定了传输数据的格式;语义规定了所要完成的功能,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及做出何种应答;同步规定了执行各种操作的条件、时序关系等,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一个完整的协议通常应具有线路管理(建立、释放连接)、差错控制、数据转换等功能。

  2. 接口
    接口是同一结点内相邻两层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是一个系统内部的规定。每层只能为紧邻的层次之间定义接口,不能跨层定义接口。在典型的接口上,同一结点相邻两层的实体通过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SAP)进行交互。服务是通过SAP提供给上层使用的,第n层的SAP就是第n+1层可以访问第n层服务的地方。每个SAP都有一个能够标识它的地址。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际上是一个逻辑接口(类似于邮政信箱),但和通常所说的两个设备之间的硬件接口是很不一样的。

  3. 服务
    服务是指下层为紧邻的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它是垂直的。对等实体在协议的控制下,使得本层为上一层提供服务,但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上层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时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OSI将原语分为4类:

    • 请求(Request)。由服务用户发往服务提供者,请求完成某项工作。
    • 指示(Indication)。由服务提供者发往服务用户,指示用户做某件事情。
    • 响应(Response)。由服务用户发往服务提供者,作为对指示的相应。
    • 证实(confirmation)。由服务提供者发往服务用户,作为对请求的证实。

    这四类原语用于不同的功能,如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断开连接等。有应答服务包括全部4类原语,而无应答服务则只有请求和指示两类原语。

1.2.3 ISO/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

  1. OSI参考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通常简称为OSI参考模型。OSI有7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低三层统称为通信子网,它是为了联网而附加的通信设备,完成数据的传输功能;高三层统称为资源子网,它相当于计算机系统,完成数据的处理等功能。传输层承上启下。
    下面详述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2. TCP/IP模型
    APPA在研究ARPnet时提出了TCP/IP模型,模型从低到高依次为网络接口层(对应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对应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TCP/IP由于得到广泛应用而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3. TCP/IP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比较
    1. TCP/IP模型与OSI参考模型有许多相似之处。

      1. 二者都采取分层的体系结构。
      2. 二者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3. 二者都可以解决异构网络的互联,实现世界上不同厂家生产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2. 不同之处:

      1. OSI参考模型最大贡献就是精确定义了三个主要概念:服务、协议和接口,这与现代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非常吻合。而TCP/IP模型在这三个概念上却没有明确区分,不符合软件工程的思想。
      2. OSI参考模型产生在协议发明之前,没有偏向于任何特定的协议,通用性良好。但设计者在协议方面没有太多经验,不知道把哪些功能放到哪一层更好。TCP/IP模型正好相反,首先出现的是协议,模型实际上是对已有协议的描述,因此不会出现协议不能匹配模型的情况,但该模型不适合于其他非TCP/IP的协议栈。
      3. TCP/IP模型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多种异构网的互联问题,并将网际协议(IP)作为一个单独的重要层次。OSI参考模型最初只考虑到用一种标准的公网数据网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认识到网际协议IP的重要性后,只好在网络层中划分出一个子层来完成类似于TCP/IP模型中的IP的功能
      4. OSI参考模型在网际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在传输层仅有面向连接的通信。而TCP/IP模型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问题,因此它在网际层仅有一种无连接的通信模式,但传输层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两种模式。这个不同点常常作为考查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