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软件学院项目实训纪实(六)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智能推荐算法总的来说分为两种: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和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一、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

所谓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Content-Based Recommendations)是基于标的物相关信息、用户相关信息及用户对标的物的操作行为来构建推荐算法模型,为用户提供推荐服务。这里的标的物相关信息可以是对标的物文字描述的metadata信息、标签、用户评论、人工标注的信息等。用户相关信息是指人口统计学信息(如年龄、性别、偏好、地域、收入等等)。用户对标的物的操作行为可以是评论、收藏、点赞、观看、浏览、点击、加购物车、购买等。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一般只依赖于用户自身的行为为用户提供推荐,不涉及到其他用户的行为。

广义的标的物相关信息不限于文本信息,图片、语音、视频等都可以作为内容推荐的信息来源,只不过这类信息处理成本较大,不光是算法难度大、处理的时间及存储成本也相对更高。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算是最早应用于工程实践的推荐算法,有大量的应用案例,如今日头条的推荐有很大比例是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

内容推荐算法的优势:

  1. 推荐结果可理解:不仅每个用户的核心兴趣点可以被标签化(便于理解每个用户的兴趣),并且可以在每一个推荐结果的展示中现实标签,便于消费者理解推荐结果(如下图红框)。

  2. 推荐结果稳定性强:对于用户行为不丰富的产品类型(例如,金融产品),协同过滤很难找到同兴趣用户群或关联产品,在相似度计算中稀疏度太高。然而,内容推荐主要使用标签,标签对用户兴趣捕捉稳定性要远远高于单个产品。

  3. 便于人机协作:用户可以勾选或者关注推荐标签,从而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发现自己的个性化需求。

内容推荐算法的劣势:

  1. 不适合发现惊喜:如果一个产品不易于被标签穷举或描述产品的标签还没出现,则该产品很难被准确推荐。

  2. 在线应用计算复杂度较高:需要基于每个用户来计算相似产品。

二、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根据动态信息来进行推荐,即推荐的过程是自动的,推荐结果的产生是系统从用户的购买行为或浏览记录等隐式信息拿到的,无需用户通过填表格等方式来明确自己的喜好。因为这些数据都是要读到内存中进行运算的,所以又叫基于内存的协同过滤(Memory-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另一种协同过滤算法则是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Model-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m个物品,m个用户的数据,只有部分用户和部分数据之间是有评分数据的,其它部分评分是空白,此时我们要用已有的部分稀疏数据来预测那些空白的物品和数据之间的评分关系,找到最高评分的物品推荐给用户。对于这个问题,用机器学习的思想来建模解决,主流的方法可以分为:用关联算法,聚类算法,分类算法,回归算法,矩阵分解,神经网络,图模型以及隐语义模型来解决。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