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冒泡与事件捕获

导语:当浏览器发展到第四代时(IE4和Netscape Communicator4),浏览器开发团队遇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页面的哪一部分会拥有某个特定的事件?要明白这个问题问的是什么,可以想象画在同一张纸上的一组同心圆。如果你把手指放在圆心上,那么你手指指向的不是一个圆。两家公司的浏览器开发团队在看待浏览器事件方面还是一致的。如果你单击了某个按钮,他们都认为单击事件不仅仅发生在按钮上。换句话说,在单击按钮的同事,你也单击了按钮的容器元素,甚至也单击了整个页面。
问题引入: 事件流描述的是页面中接收事件的顺序。但是有意思的是,IE和Netscape开发团队居然提出了差不多是完全相反的事件流的概念。IE的事件流是事件冒泡流,Netscape的事件流是事件捕获流。

1.概念

以下面的HTML页面作为实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Event Bubbling and Event Capturing</title>
</head>
<body>
    <div id="muDiv">Click Me</div>
</body>
</html>
1.1事件冒泡(event bubbling):事件开始时由最具体的元素(文档中嵌套层次最深的那个节点)开始,然后逐级向上传播到较为不具体的元素(文档)。

如果你点击了页面中的div元素,那么这个click事件会按照如下顺序传播:
<div>-><body>-><html>->document
也就是说,点击事件首先在<div>元素上发生,而这个元素就是我们单击的元素。然后,click事件沿DOM树逐层向上传播,在每一级节点上都会发生,直到传播到document对象。

1.2事件捕获:不太具体的元素更早接收到事件,而最具体的元素最后接收到事件。

如果你点击div元素,会以下列顺序触发click事件:
document-><html>-><body>-><div>
也就是说,document对象首先接收到click事件,然后事件沿DOM树依次向下,直到传播到事件的实际目标,及<div>元素。
由于一些老版本浏览器的不支持,因此很少有人用事件捕获。建议大家用事件冒泡,特殊需要的话用事件捕获。

2.事件的绑定

addEventListener()方法为对象绑定事件:它接收三个参数(要处理的事件名,作为事件处理程序的函数,一个布尔值)。如果最后这个布尔值的值为true时,表示在捕获阶段调用事件处理程序;如果为false,表示在冒泡阶段调用事件处理程序。默认为false。
HTML结构如下:

<div id="parent">
        <p id="child">点击此处有彩蛋</p>
</div>
2.1事件冒泡:

Js代码:

       document.getElementById('parent').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 () {
                alert("parent事件被触发,"+this.id);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hild').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 () {
                alert("child事件被触发,"+this.id);
            });  

执行结果:

child事件被触发,child
parent事件被触发,parent

解释:第三个参数没写,默认为false,在捕获阶段调用函数,id为child的元素先接收到该事件,再沿DOM树向上冒泡,id为parent的元素也接收到该事件,所以先输出child的,再输出parent的。

2.2事件捕获:

Js代码:

document.getElementById('parent').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 () {
                alert("parent事件被触发,"+this.id);
            },true);
document.getElementById('child').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 () {
                alert("child事件被触发,"+this.id);
            },true);

执行结果:

parent事件被触发,parent
child事件被触发,child

解释:第三个参数为true,表示在事件捕获阶段执行该函数。id为parent的元素先接受到这个事件,然后沿DOM树依次向下,id为child的元素再接受到该事件。


注意: IE浏览器不支持事件捕获,只支持事件冒泡,也没有addEventListener()方法,他提供了另一个方法,attachEvent(),接收两个参数,一个是事件名称(名称前要加on),另一个是事件处理函数。通过attachEvent()方法添加的事件处理程序都会被添加到冒泡阶段。
附: addEventListener()方法为绑定事件,对应的删除事件为removeEventListener()。通过前者添加的事件只能通过后者来删除,删数时传入的参数与添加时的参数一样,也就是说,通过addEventListener()添加的匿名函数无法移除!整一段代码看看:

var btn=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
    alert(this.id);
});   /*b绑定了一个click事件*/
btn.removeEventListener("clcik",function(){
    alert(this.id);
});   /*移除这个事件,然而移除不了。。。*/

虽然看起来和绑定时候的参数一样,但是第二个参数与传入addEventListener()的是完全不同的函数!所以给函数起个名字吧,没有名字怪可怜的…

var btn=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function aaa(){
    alert(this.id);
}
btn.addEventListener("click",aaa);
btn.removeEventListener("click",aaa);

这样不就万事大吉了?!!

3.应用

<ul>
     <li>item1</li>
     <li>item2</li>
     <li>item3</li>
     <li>item4</li>
     <li>item5</li>
     <li>item6</li>
</ul>

要求:鼠标放到li上对应的li背景变灰

3.1利用事件捕获实现:
$("ul").on("mouseover",function(e){
    $(e.target).css("background-color","#ddd").siblings().css("background-color","white");
});

代码解释:给ul绑定onmouseover事件(注意:当用jQuery中的on方法时,事件名称前面不加on,js中的addEventListener方法中的第一个参数方法名也不加on),传入一个事件的参数e,e.target指的就是这个事件的目标元素,也就是li(会在下文中详细解释),把目标元素调用css方法,改变其背景颜色,将它的兄弟节点的背景颜色改为白色。这样就实现了鼠标放在哪个li上面哪个li的颜色变为灰色。
为何说使用时间冒泡实现的呢?是因为我们在ul上面绑定了事件,当我们鼠标放在ul的子对象也就是li上面的时候,会由该元素向上冒泡到ul,执行ul的事件绑定函数。当用语句$("<li>item7</li>").appendTo("ul"); 向ul动态添加一个li元素,鼠标放在该元素上面,没有函数可执行,然后沿DOM树向上冒泡,找到ul,执行ul绑定的事件的函数。

3.2利用普通方法实现:
$("li").on("mouseover",function(e){
    $(this).css("background-color","#ddd").siblings().css("background-color","white");
});

代码解释:直接获取到li元素,给每个li元素都绑定了这样的一个事件,当你动态添加一个li节点时,由于并没有给这个绑定事件,所以不会有效果。因为js代码从上到下执行,执行到绑定事件那块,就给这个页面现有的li绑定了这个事件,而新增加的节点的代码还没有加载进来,所以这个li不会绑定事件,只是添加进来一个节点而已…

4.e.target、e.currentTarget 和this

直接上代码,简单粗暴(自动脑补一个斜眼笑的表情)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itle</title>
    <style>
        #parent{
            width:200px;
            height:100px;
            background-color: lightsalmon;
        }
        #child{
            width:100px;
            height:50px;
            background-color: powderblue;
        }
    </style>
</head>
<body>
    <div id="parent" onclick="getEventTrigger(event)">
        <div id="child" onclick="getEventTrigger(event)">来点我呀?!</div>
    </div>
    <script>
        function getEventTrigger(e) {
            var x=e.currentTarget;
            var y=e.target;
            alert("currentTarget指向:"+x.id+"        target指向:"+y.id);
        }
    </script>
</body>
</html>

运行结果:
1.点击parent:
点击parent
解释:由于默认为事件冒泡,所以点击parent,先触发id为parent的这个元素的事件,它的currentTarget就是当前的这个节点,它的target也是当前的这个节点。
2.点击child:
child1
这里写图片描述
解释:点击child这个元素,事件监听的对象是child这个元素,目标也是这个元素,currentTarget就是child,target也是这个元素。执行完child这个元素上的事件后,冒泡到它的父元素,监听的对象就是parent,而目标元素依然是child这个元素。
通俗一点就是,e.currentTarget是注册了事件监听的对象,而e.target是该对象里的子对象,也就是触发了这个事件的对象。

关于this:
<div id="parent" onclick="alert(this.id)">
    <div id="child" onclick="alert(this.id)">来点我呀?!</div>
</div>

执行结果:
1.点击父元素:弹出parent
2.点击子元素:弹出child,弹出parent
解释:
1.点击parent,this指的就是当前绑定click事件的这个对象,弹出它的id,冒泡上去,也没什么。。
2.点击child,this先指向child这个元素,因为默认是事件冒泡嘛,所以弹出child,然后向上冒泡,在parent元素上也触发这个事件,this就指向parent这个元素,弹出它的id。一句话来说,this和currentTarget是一样的。

附:参考的资料
http://www.cnblogs.com/qq9694526/p/5653728.html
http://blog.csdn.net/magic__man/article/details/51781425
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第三版)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主要任务是找出图像中所有感兴趣的目标(物体),并确定它们的类别和位置。以下是对目标检测的详细阐述: 一、基本概念 目标检测的任务是解决“在哪里?是什么?”的问题,即定位出图像中目标的位置并识别出目标的类别。由于各类物体具有不同的外观、形状和姿态,加上成像时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干扰,目标检测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二、核心问题 目标检测涉及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分类问题:判断图像中的目标属于哪个类别。 定位问题:确定目标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 大小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 形状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 三、算法分类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Two-stage算法:先进行区域生成(Region Proposal),生成有可能包含待检物体的预选框(Region Proposal),再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样本分类。常见的Two-stage算法包括R-CNN、Fast R-CNN、Faster R-CNN等。 One-stage算法:不用生成区域提议,直接在网络中提取特征来预测物体分类和位置。常见的One-stage算法包括YOLO系列(YOLOv1、YOLOv2、YOLOv3、YOLOv4、YOLOv5等)、SSD和RetinaNet等。 四、算法原理 以YOLO系列为例,YOLO将目标检测视为回归问题,将输入图像一次性划分为多个区域,直接在输出层预测边界框和类别概率。YOLO采用卷积网络来提取特征,使用全连接层来得到预测值。其网络结构通常包含多个卷积层和全连接层,通过卷积层提取图像特征,通过全连接层输出预测结果。 五、应用领域 目标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安全监控:在商场、银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