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40281008
文章中有一点让我很有感触。我就直接抄下来。后面写点自己的感悟,总结一下自己这段时间学习。
摘抄
做习题总有答案,但是我们在科研中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不知道答案是在你咫尺之遥,还是十万八千里以外。而且还有一个不常强调的问题,因为习题往往是和所学的章节相关的,所以面对习题的时候,心里的一个强烈的暗示就是:是不是要用这个定理,那个公式,等等。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一种依赖工具的心理状态。更具体的说就是,不直接面对问题本身,而是先猜要用什么工具,什么定理,这是一种缘木求鱼的做法。更有甚者,这个心理状态的一种极端形式,就是以工具为导向的科研风格,什么意思呢?就是一种方法学到手,然后到处用,不能用的问题就没有兴趣了。这种风格的科学家也是需要的,我们也需要看到一种工具被用到极限,但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或理论物理学家是不可能以工具为导向的,他们总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要直接面对问题,然后发明最适合这个问题的工具,才是正途。
写作可以逼着自己放慢脚步。只有当你真正开始写作,而不是抄书,开始琢磨每一段的逻辑结构、甚者每一句话的结构和故事的完整性,当每一个字从你手中流淌出来的时候,你才开始做思想的主人。
感悟
放假这七天每天都在赶脚步,拼命的向前跑。是时候放慢一下了,看看学习上是不是有不足的地方需要改正,并且罗列出自己的遇到的难题。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 做题上的习惯。
- 看书笔记的问题。
- 学习计算机视觉遇到的问题。
- 思维上的感悟与写作习惯。
- 如何放松。
做题上的习惯
做题,要多做题。这样可以让我有效的思考。思考问题一定要慢,让自己的思想慢下来。思绪像奔腾的马的时候,往往没有用,要一遍又一遍的回到原点,而且真正有用的信息都在那个原点里面。
之前看算法导论,那个教授提到的要独立思考问题,但如果超过30分钟,就应该停下来,看看答案,与别人交流一下,这样才进步最快。以后做算法题,应该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实在想不出来,再看别人的代码,但也不要全看,应该看一点能不能得到灵感,得到灵感再动手自己实现。
代码上训练量应该加大。看书看的太多了,但是对应的代码练习太少了。以后应该把代码自己动手实现一遍才行。
我做题真的好爱看答案,这简直是fatal flaw。就像这篇文中说的,不直接面对问题本身,这种心理依赖会导致很多问题,对科研的影响我是感触不到,但是让我对知识点的掌握,确实有很大影响,而且影响应试考试。
看书的时候,因为作者水平太高,或许在得出某一结论时,很有跳跃性,或者不举出例子。这时候多做题,并且不断返回到这个结论,这样才能对这个结论完全理解。
看书笔记的问题
每一章看完做总结笔记。
每一章的前面写关键字。
写出一本书的结构,画出结构导图。
学习计算视觉遇到的问题
不知道如何入手,急需了解学习主干,省略具体的细节。
思维上的感悟与写作习惯。
看了好多大牛的blog,确实让我感触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