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入门笔记(全)

目录

1.单片机的了解

Inter公司推出的80c51内核应用的早,影响非常广泛。所以至今有很多单片机都在使用它,且只要使用这个核心的单片机,都是51单片机

*Intel(英特尔)的:80C31、80C51、87C51,80C32、80C52、87C52等;
*ATMEL(爱特梅尔)的:89C51、89C52、89C2051,89S51(RC),89S52(RC)等;
*Philips(飞利浦)、华邦、Dallas(达拉斯)、Siemens(西门子)等公司的许多产品; STC(国产宏晶)单片机:89c51、89c52、89c516、90c516等众多品牌

以上均为51单片机,虽然来自不同的厂家,后面数字52,53,具有迷惑性。此处的51,52,53的个位上的每一个“1”都代表了4kB.

2. 封装

a. DIP封装 较大,但是可以替换,成长方形,较大

b. PLCC封装 正方形(且引脚向内弯)较小

c. LQFP封装 正方形(引脚是直的)较小,常常焊接上去

图(a)LQFP封装图 (b) PLCC 封装图所示图(a)LQFP封装图 (b) PLCC 封装图所示
DIP封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单片机命名的含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且我们注意,使用频率并不是越快越好,那么运行速度上升,成本也会上升,可能不符合实际。

**

4. 5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
51单片机是在一块芯片中集成了CPU,RAM,ROM、定时器/计数器和多种功能的I/O线等一台计算机所需要的基本功能部件。MCS-51单片机内包含下列几个部件:

◆ 一个8位CPU;8位仍在单片机世界里占据主导地位

◆ 一个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 4K字节ROM程序存储器;

◆ 128字节RAM数据存储器;

◆ 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 可寻址64K外部数据存储器和64K外部程序存储器空间的控制电路;

◆ 32条可编程的I/O线(四个8位并行I/O端口);

◆ 一个可编程全双工串行口;

◆ 具有五个中断源、两个优先级嵌套中断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下为各组成部分详细功能及组成

CPU

CPU是单片机的核心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等部件组成。

1. 运算器

***运算器的功能是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可以对半字节(4位)、单字节等数据进行操作。例如能完成加、减、乘、除、加1、减1、BCD码十进制调整、比较等算术运算和与、或、异或、求补、循环等逻辑操作,操作结果的状态信息送至状态寄存器。

8051运算器还包含有一个布尔处理器,用来处理位操作。它是以进位标志位C为累加器的,

可执行置位、复位、取反、等于1转移、等于0转移、等于1转移且清0以及进位标志位与其

他可寻址的位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等位操作。也能使进位标志位与其他可位寻址的位之间进行逻

辑与、或操作。

2. 程序计数器PC

程序计数器PC用来存放即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共16位,可对64K程序存储器直接寻址。执行指令时,PC内容的低8位经P0口输出,高8位经P2口输出。

•指令寄存器

指令寄存器中存放指令代码。CPU执行指令时,由程序存储器中读取的指令代码送入指令

寄存器,经译码后由定时与控制电路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完成指令功能。

•定时与控制部件

①时钟电路

8051片内设有一个由反向放大器所构成的振荡电路,X TAL1和 X TAL2分别为振荡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端,时钟可以由内部方式产生或外部方式产生。内部方式时钟电路如图2-2所示。

在X TAL1和 X TAL2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内部振荡电路就产生自激振荡。定时元件通常采用

石英晶体和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晶振可以在1.2MH z到12MH z之间选择,电容值在5-30P F之间选择,电容的大小可起频率微调作用。

外部方式的时钟很少用,若要用时,只要将X TAL1接地,X TAL2接外部振荡器就行。对

外部振荡信号无特殊要求,只要保证脉冲宽度,一般采用频率低于12MH z的方波信号。时钟

发生器把振荡频率两分频,产生一个两相时钟信号P1和P2供单片机使用。P1在每一个状态S 的前半部分有效,P2在每个状态的后半部分有效。

② 时序

MCS-51典型的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为一个机器周期,一个机器周期由六个状态(十二振荡周期)组成。每个状态又被分成两个时相P1和P2。所以,一个

机器周期可以依次表示为S1P1,S1P2……,S6P1,S6P2。通常算术逻辑操作在P1时相进行,而内部寄存器传送在P2时相进行。

下图给出了8051单片机的取指和执行指令的定时关系。这些内部时钟信号不能从外部观察到,所用X TAL2振荡信号作参考。在图中可看到,低8位地址的锁存信号ALE在每个机器周期中两次有效:一次在S1P2与S2P1期间,另一次在S4P2与S5P1期间。

对于单周期指令,当操作码被送入指令寄存器时,便从S1P2开始执行指令。如果是双字

节单机器周期指令,则在同一机器周期的S4期间读入第二个字节,若是单字节单机器周期指令,则在S4期间仍进行读,但所读的这个字节操作码被忽略,程序计数器也不加1,在S6P2结束时完成指令操作。图2-3的(a)和(b)给出了单字节单机器周期和双字节单机器周期指令的时序。

8051指令大部分在一个机器周期完成。***乘(MUL)和除(DI V)指令是仅有的需要两个以上机器周期的指令,占用4个机器周期。******对于双字节单机器周期指令,通常是在一个机器周期内从程序存储器中读入两个字节,唯有MO VX指令例外。MO VX是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单字节双机器周期指令。在执行MO VX指令期间,外部数据存储器被访问且被选通时跳过两次取指操作。图2-3中©给出了一般单字节双机器周期指令的时序。

3. 存储器

MCS-51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空间是互相独立的,物理结构也不同。程序存储器为只读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单片机的存储器编址方式采用与工作寄存器、I/O口锁存器统一编址的方式。有关存储器的内容将在下一节中详述。

4. I/O端口

I/O端口又称为I/O接口,也叫做I/O通道或I/O通路,I/O端口是MCS-51单片机对外部实现控制和信息交换的必经之路,I/O端口有串行和并行之分,串行I/O端口一次只能传送一位二进制信息,并行I/O端口一次能传送一组二进制信息。

(1) 并行I/O端口

MCS-51单片机设有四个8位双向I/O端口(P0、P1、P2、P3),每一条I/O线都能独立地用作输入或输出。P0口为三态双向口,能带8个LSTTL电路。P1、P2、P3口为准双向口(在用作输入线时,口锁存器必须先写入“1”,故称为准双向口),负载能力为4个LSTTL 电路。

1)P0端口功能(P0.0~P0.7、32~39脚)

上图是 P0口位结构,包括1个输出锁存器,2个三态缓冲器,1个输出驱动电路和1个输

出控制端。输出驱动电路由一对场效应管组成,其工作状态受输出端的控制,输出控制端由1个与门、1个反相器和1个转换开关MU X组成。对8051/8751来讲P0口既可作为输入输出口,又可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

① P0口作地址/数据复用总线使用

若从P0口输出地址或数据信息,此时控制端应为高电平,转换开关MU X将反相器输出端与输出级场效应管V2接通,同时与门开锁,内部总线上的地址或数据信号通过与门去驱动V1管,又通过反相器去 管,这时内部总线上的地址或数据信号就传送到P0口的引脚上。工作时低8位地址与数据线分时使用P0口。低8位地址由ALE信号的负跳变使它锁存到外部地址锁存器中,而高8位地址由P2口输出(P0口和P2口的地址/数据总线功能,请阅第八章MCS-51扩展技术)。

② P0口作通用I/O端口使用

对于有内部ROM的单片机,P0口也可以作通用I/O,此时控制端为低电平,转换开关把输出级与锁存器的Q端接通,同时因与门输出为低电平,输出级V1管处于截止状态,输出级为漏极开路电路,在驱动N MOS电路时应外接上拉电阻;作输入口用时,应先将锁存器写“1”,这时输出级两个场效应管均截止,可作高阻抗输入,通过三态输入缓冲器读取引脚信号,从而完成输入操作。

③ P0口线上的“读一修改一写”功能

图上面一个三态缓冲器是为了读取锁存器Q端的数据。Q端与引脚的数据是一致的。结构上这样安排是为了满足:“读一修改一写”指令的需要,这类指令的特点时:先读口锁存器,随之可能对读入的数据进行修改再写入到端口上。例如:A N L PO,A;ORL PO,A;X RL PO,A;…。

这类指令同样适合与P1~P3口,其操作是:先将口字节的全部8位数读入,再通过指令修改某些位,然后将新的数据写回到口锁器中。

2)P1口(P1.0~P1.7、1~8脚)准双向口

① P1口作通用I/O端口使用

P1口是一个有内部上拉电阻的准双向口,位结构入图2-5所示,P1口的每一位口线能独立用作输入线或输出线。作输出时,如将“0”写入锁存器,场效应管导通,输出线为低电平,即输出为“0”。因此在作输入时,必须先将“1”写入口锁存器,使场效应管截止。该口线由内部上拉电阻提拉成高电平,同时也能被外部输入源拉成低电平,即当外部输入“1”时该口线为高电平,而输入“0”时,该口线为低电平。P1口作输入时,可被任何TTL电路和MOS 电路驱动,由于具有内部上拉电阻,也可以直接被集电极度开路和漏极开路电路驱动,不必外加上拉电阻。P1口可驱动4个LSTTL门电路。

② P1口其他功能

P1口在EPROM编程和验证程序时,它输入低8位地址;在8032/8052系列中P1.0

和P1.1是多功能的,P1.0可作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计数触发输入端T2,P1.1可作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控制输入端T2E X。

3) P2口(P2.0~P2.7,21~28脚)准双向口

P2口的位结构如图2-6所示,引脚上拉电阻同P1口。在结构上,P2口比P1口多一个输出控制部分。

① P2口作通用I/O端口使用

当P2口作通用I/O端口使用时,是一个准双向口,此时转换开关MU X倒向左边,输出级与锁存器接通,引脚可接I/O设备,其输入输出操作与P1口完全相同。

② P2口作地址总线口使用

当系统中接有外部存储器时,P2口用于输出高8位地址A15~A8。这时在CPU的控制下,

转换开关MU X倒向右边,接通内部地址总线。P2口的口线状态取决于片内输出的地址信息,这些地址信息来源于PCH、DPH等。在外接程序存储器的系统中,由于访问外部存储器的操作连续不断,P2口不断送出地址高8位。例如,在8031构成的系统中,P2口一般只作地址总线口使用,不再作I/O端口直接连外部设备。在不接外部程序存储器而接有外部数据存储器的系统中,情况有所不同。若外接数据存储器容量为256B,则可使用MO VX A,@R i类指令由PO口送出8位地址,P2口上引脚的信号在整个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期间也不会改变,故P2口仍可作通用I/O端口使用。若外接存储器容量较大,则需用MO VX A,@DPTR类指令,由PO口和P2口送出16位地址。在读写周期内,P2口引脚上将保持地址信息,但从结构可知,输出地址时,并不要求P2口锁存器锁存“1”,锁存器内容也不会在送地址信息时改变。故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周期结束后,P2口锁存器的内容又会重新出现在引脚上。这样,根据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的频繁程度,P2口仍可在一定限度内作一般I/O端口使用。P2口可驱动4个LSTTL门电路。

4) P3口(P3.0~P3.7、10~17脚)双功能口

P3口是一个多用途的端口,也是一个准双向口,作为第一功能使用时,其功能同P1口。P3口的位结构如图 2-7。

当作第二功能使用时,每一位功能定义如表2-1所示。P3口的第二功能实际上就是系统具有控制功能的控制线。此时相应的口线锁存器必须为“1”状态,与非门的输出由第二功能输出线的状态确定,从而P3口线的状态取决于第二功能输出线的电平。在P3口的引脚信号输入通道中有两个三态缓冲器,第二功能的输入信号取自第一个缓冲器的输出端,第二个缓冲器仍是第一功能的读引脚信号缓冲器。P3口可驱动4个LSTTL门电
路。

个人建议:初学单片机的小伙伴们,从51单片机学起,购买51学习板,上面有电扇,计算器,光敏,热敏,流水灯等多种功能,有利于大家的学习。 ~
~好了 ,单片机的了解就先到这里,下一次,我们来了解一些,电子电路基础~~

  • 18
    点赞
  • 18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