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简单举个例子,假设Redis处理了100个请求,99个请求的响应时间都是1s,而有一个请求的响应时间是100s。
那么,如果看平均延迟,这100个请求的平均延迟是1.99s,但是对于这个响应时间是100s的请求而言,它对应的用户体验将是非常糟糕的。
如果有100万个请求,哪怕只有1%的请求是100s,这也对应了1万个糟糕的用户体验。这1%的请求延迟就属于长尾延迟。
我简单举个例子,假设Redis处理了100个请求,99个请求的响应时间都是1s,而有一个请求的响应时间是100s。
那么,如果看平均延迟,这100个请求的平均延迟是1.99s,但是对于这个响应时间是100s的请求而言,它对应的用户体验将是非常糟糕的。
如果有100万个请求,哪怕只有1%的请求是100s,这也对应了1万个糟糕的用户体验。这1%的请求延迟就属于长尾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