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Harmony和HarmonyOS区别与共性
引言
刚接触鸿蒙的同学,对于开源鸿蒙OpenHarmony和HarmonyOS总是傻傻分不清楚。或者认为是同一种系统,其实前者属于开源鸿蒙系统,任何个体和公司都可以在其基础之上进行系统定制。你可以理解为华为提供了一个毛坯房,贡献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一、 OpenHarmony与HarmonyOS本是同根生
刚接触鸿蒙的同学,很容易把HarmonyOS商业鸿蒙和开源鸿蒙弄混。
首先我们聊一下这两者的关系,然后再说技术上的区别。
众所周知,鸿蒙是华为开发的一款分布式智慧操作系统。因为开发系统,最重要的是集思广益,大家共同维护。为了在IOS和Android之间生存,鸿蒙的茁壮成长一定是需要开源,各方助力才能实现。
在这种思想上,华为的鸿蒙将HarmonyOS的基础功能提取出来,创建了OpenHarmony版本开源,交付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Atom Foundation)孵化及运营的开源项目。
一般而言,这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但是HarmonyOS作为亲儿子,能力上还是比OpenHarmony强太多。
华为贡献了 HarmonyOS 的一部分源代码给 OpenHarmony 项目,所以在底层代码等方面有一定的共通性。
因为OpenHarmony 是开源,所以厂商可基于其进行二次开发打造自己的操作系统和品牌。HarmonyOS 是华为品牌下的操作系统,主要应用于华为及其子品牌设备,使用需获得华为授权。
二、OpenHarmony与HarmonyOS技术上的区别
经过这四年鸿蒙的系统迭代,从之前最早HarmonyOS商业鸿蒙还在用Java开发。到OpenHarmonyJS和ArkTS试水,最后两者路线统一。
我们可以观察到鸿蒙在以极快的速度成长。目前仓颉和PC鸿蒙都在快速孵化中,未来可期。
但是两者之前还是有所区别,如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别:
系统定制的差别:
OpenHarmony作为开源项目,具有高度的定制性,各厂商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系统进行深度定制和裁剪,以适配不同类型的设备和应用场景。比如,智能手表厂商可以根据手表的硬件特点,对 OpenHarmony 进行定制,去除不必要的功能,优化资源占用,使系统更适合手表的运行。
而HarmonyOS是华为的商用系统,定制性相对较弱,主要围绕华为的 “1+8+N” 全场景战略进行优化和适配,以确保华为设备之间的协同体验达到最佳效果。
应用兼容性
生态包容性的差别:
OpenHarmony致力于为各种硬件设备提供通用的操作系统平台,支持从物联网设备到智能终端等多种类型的硬件。不同厂商可以根据自身硬件特点,在 OpenHarmony 基础上进行适配和优化,因此在硬件适配的广度上具有优势。
而HarmonyOS主要针对华为及部分合作厂商的硬件设备进行深度优化和适配,在华为设备上能够充分发挥硬件的性能优势,实现硬件与软件的高度协同。例如,HarmonyOS 与华为手机的芯片、摄像头等硬件深度结合,实现了拍照效果的优化、系统性能的提升等。
应用生态兼容的差别:
OpenHarmony由于其开源性质,应用生态相对较为分散,目前应用数量和种类相对有限,对安卓应用的兼容性也因不同厂商的定制而有所差异。
而HarmonyOS早期版本通过兼容安卓应用,快速丰富了自身的应用生态,用户可以在 HarmonyOS 设备上使用大量的安卓应用。但 HarmonyOS NEXT 不再兼容安卓应用,而是专注于发展自己的原生应用生态。纯血鸿蒙在2025年会正式全面上架。
三、开发官网
综上所述,OpenHarmony分为北向和南向,即:北向应用开发,南向设备开发。在此基础上,还有系统开发。三种开发方向。
而HarmonyOS,因为系统是华为维护和更新。所以市面上基本上都是应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