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轻松120+的万能解题方法

文/苏苇如

一、

考试考到根本只有三样东西:阅读与表达能力、学科知识、逻辑思维能力。

答题模板,是懒人对考试的误读;模板背后是逻辑思维的支撑,要成为创造模板的人,而不是背诵模板的人。

接下来我就通过具体的题目,给大家演示演示,怎么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做题。语文题目其实都不难,难的是找到解题的思路,知道你要往哪方面想,要答哪些点。

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我们先说最简单的诗词鉴赏题。大家做这种题,一般都是直接套模板吧,今天就带大家分析一下,模板是怎么来的,遇到套不上的题目,自己该怎么分析。

这是一道16年的江苏题

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它问的是: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既然我们要知道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那我们首先肯定就要知道下阙写了啥?如果我们连下阙写了啥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知道下阙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呢?这是一个先后关系。

第二,知道了下阙写的内容,我们还需要知道下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因为一个单纯的事物是无法体现人类感情的,就像尼采写下太阳两个字。虽然我们知道他写的是太阳,但是我们依然读不出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感情。

但是当他用了比喻的手法,说太阳是我胯下金灿灿的睾丸,这个时候我们才能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情感。

手法,就是连接内容和情感的桥梁。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我们才能分析出下阙想要表达的情感。

那么我们最终往试卷上写的是什么呢?就写我们刚才的分析流程,分析流程就是我们的答案。

那么我们的答案就应该是分为三个要点:

第一用了什么手法

第二这个手法具体是怎么用的

第三通过这个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这个分析问题的方法大家学会了吗?就是逆向分析,追溯源头,从源头开始思考,我们可以叫做苇如溯源法。

不过做到这里一步,解题还没有结束,因为我们不是天才,我们的分析很可能是有漏洞的,我们还需要看一下题目赋分——6分。一般来说一个点两分。我们答了三个点,刚好六分,说明问题不大。

我们看一下标准答案:

11.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有点小翻车,标准答案是给了三个大点。我是没有看材料,直接分析的问题,所以不知道这个情况。但是大家可以看一下,每个大点答案的构成,是不是和我们分析的一样,点明了手法,解释了手法的使用,最后表明了情感,只是标准答案写的比较简略。

诗词鉴赏题比较简单,会做的同学一般都是满分,就不多说了。

二、

我们再看难一点的阅读题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这个题很空很大,一时间无从下手,找不到思路怎么办?

还是先分析问题然后转化问题。

文章问的是: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那么这就可以转化成三个具体的小问题:

第一是”如何塑造“

第二是”如何具体“

第三是这样的“中国的脊梁“到底是什么东西

未知即是问题,这就是转化问题的方法。

不过第三个问题,题目已经给我们解答了,中国的脊梁就是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等等。那么我们要回答的其实就只有两点,第一是塑造的手法,第二是这个手法在文中是如何具体使用的。

有了答题的思路,那这个题就简单了,直接在原文找就行。这道题六分,我推测最少是三个得分点,每个得分点分为手法和使用两个小点,正好一点一分。

我们看一下标准答案

8.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标准答案的格式和我们推测的差不多,恰好也是三点。

三、

讲到这里,我们总结一下,语文考试的做题流程就是先转化题目,将一个抽象笼统的大问题转化成一个个我们具体熟悉的小问题,然后根据这些小问题匹配我们记忆的那些基础知识。

比如常见的手法有哪些、常见的作用有哪些、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常见的逻辑错误有哪些……然后再联系原文进行作答,整个思维流程就是我们要写到卷子上的最终答案,一个流程就是一个得分点,最后根据题目的赋分来推测自己是否有要点遗漏。

如果有遗漏,我们就回到原文再找一找。

我的建议是,如果分数值三点,那么我们最好凑出四点、五点,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答的每个点都刚好是得分点。

我们用这个方法再实验一道阅读题,搞完阅读题,我们就去搞那个文本阅读。

5.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6分)

我们还是先分析问题,然后转化问题。

这个问题让我们通过看电影的经过来分析市民的具体心态。未知即是问题,既然要回答这个问题,那我们首先得知道看电影的经过是什么、经过中体现的具体心态又是什么。只有搞明白了这两个东西,我们才有分析的可能。

所以我们先解释这两样东西是什么,然后再分析它们之间是怎么联系的,是直接反映还是间接反映,或者是其他反映的方法。

这个有点像是我们做的那道诗词鉴赏题,最后带着问题去原文找答案就行了。这道题六分,我推测经过最少是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一个不同的心态,经过一分,心态一分,一共六分。

看一下标准答案

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标准答案有四个得分点,估计是答满三个就给满分,遇到这种题还是很幸福的。

四、

接下来我们搞,大家可能觉得比较麻烦的文本阅读题。很多同学觉得这类文章读不懂,确实读不懂,我也读不懂,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做题,因为出题人本来就没让我们读懂。

如果你非要觉得阅读题就得理解了才能做,那我也只能问你,为什么老婆饼里没有老婆呢?

以13年的这道题为例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请问这句话对吗?

我们为了节约时间,就只看这道题的这一个选项啊。

做题之前怎么办啊?先分析题目,然后转化问题,把我们觉得陌生的问题转化成我们熟悉的问题,这样才容易降低题目难找到解题思路。

之前不是有个段子吗?说为什么你永远都无法战胜一个纯沙雕,因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跟他一样的水平,然后再用他丰富的经验打败你。我们用的也是这个方法,先把题目转化成我们熟悉的问题,然后再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他。

让我们回到这个题目本身,这个选项看起来很简单,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还记得我那句话吗?未知即是问题。对于这一类判断对错的客观题,所有题目给我们的信息都是未知,都要怀疑。所以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我们都可以转化出五个小问题:

第一

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是不是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

第二

《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籍是不是年代确凿无疑

第三

这些书是不是成书太晚

第四

这些书是否无济于事

第五

这些书是否是因为成书太晚,所以无济于事

这个转化问题的方法,大家学会了吗?是不是很像抬杠,我们就把他叫做苇如抬杠法吧。总之就是把一切可以杠的点,都拿出来单独做成问题。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带着这五个问题,去找和问题相关的原文。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

原文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再根据原文,进行关键词替换,来对那五个问题进行二次转化,这样我们看起来就比较明了。

那么之前的五个问题就转化成了:

第一

“大多受到辨伪家的怀疑”能不能说成是“被人指为伪书”。

第二

“年代确不可移”能不能说成是“年代确凿无疑”

第三

第三个原文直接解答

无需再转化

第四

“没有多少作用”能不能说成是“无济于事”

第五

“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能不能说成是“这些书因为成书太晚,所以无济于事”

大家感受一下,出题人需要我们读懂文章吗?根本就不需要啊!考到最后,其实就是考了我们一个最基础的逻辑判断。如果推到这一步,你还是不会做,那就只能说明你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问题,建议你去补习一下常见的逻辑错误类型,这种东西不用问我,教辅资料上都有,比我总结的好得多,大概也就十种。努努力,还是能背下来的。

五、

语文除开这几类题,也不剩什么了,还值得一说的就是作文和文言文翻译,作文我已经单独出视频说了,关键就是仿写。

最后再说一说文言文翻译吧,方法就是我们说的赋分推测,像那些实词 虚词,你不背那神仙也没办法,除非你的水平已经高到可以自己推测破译文言文了。

一般来说文言文的关键词翻译和关键句式的使用都会是得分点,所以你可以根据赋分来推测,你的翻译是否已经踩中了所有的得分点,然后再来修改完善你的答案。

除开这些题目,考的基本就只剩下纯考记忆的题,还有就是创新题。我也不是神仙,那创新题我肯定没法儿预测。只能告诉大家,要灵活用分析题目、转化题目的方法。

创新题一般就是抛出一些新概念,让大家看不懂题目,因为大家都没训练过这类题,所以它本身的难度不会很大,难度都集中在读题上,只要能把这种没见过的题转化成我们熟悉的问题,那它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如果你也想用这种万能解题方法,你在初期可能会推得比较辛苦,因为你的思维模式还没有跟上出题老师,需要多加练习。练习的方法就是找一堆题,然后用这个方法推测解题思路和答题要点,然后对照答案看看自己有什么遗漏,自己的思维是哪里出了问题,练习的多了,这种方法你就能掌握了。

最后说一下,这方法并不是让大家放弃套模板,模板是一种推理过后的产物,它的好处是可以代替我们思考,帮我们省去推理的过程,这对于提高解题速度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是好处同样也是坏处,这不仅让一些能力不够的同学,做出了一些他本来做不出来的题目,而且还不利于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这是高考命题组所不能容忍的。所以高考命题组一定会不停地更新题目,不停地更新设问,让模板的作用越来越小。

这就是我教大家使用逻辑做题的原因,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还是尽量两者都用,能套模板就套模板,套不上再用我这个分析的方法,毕竟我们的第一目的是做题,什么教育素养、综合能力那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我们是怎么快怎么来,怎么分儿高怎么来。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