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好的秘诀:不能背书,不用背书

文/苏苇如

一、

本期强烈建议看视频版本,直观很多。

今天我们来填”地理不是背的,谁背谁就输了的这个大坑“,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地理不用背,另一个是地理不能背。今天我们用三个例子来阐释这句话。

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重要的顺序,我们先来聊一聊地理里的横波与纵波。这玩意儿书上讲了一大堆,其实都不用记。因为你拿个瓶子就能自己推理出来。

什么叫横波啊?就是左右晃的波嘛!什么叫纵波啊?就是上下晃的波嘛!那你说说,是横波这样的蛇皮走位跑得快,还是纵波这样直上直下跑得快?肯定是直上直下嘛,这应该没有疑问吧?所以跑得比香港记者还快的就是纵波,跑得慢的就是横波。

横波和纵波还有什么要记的啊?还有一个速度变化。

在有些地方这两个波都会降速,有一个波甚至会消失。我们都知道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再次之,所以降速的地方一定是充满液体的地方,而充满液体也就是岩浆的地方就那么几个,这还用背吗?

根据我们刚才对横波纵波的分析,你觉得是直上直下的波穿透力强,还是左右摇摆的波穿透力强呢?肯定是直上直下的波嘛,所以会消失的波就是横波。

我们这个分析不一定科学,但是无所谓。因为它和课本上的结论是对得上的,也就是说它在逻辑上是自洽的,如果我们在题目中发现我们的分析是错的,那我们再修改就是了。这就是不用背,全靠常识推理的学习方法。

我为什么还说不能背呢?因为高考根本就不会这么傻傻地考你,它最起码也要考你一个地震波嘛,横波和纵波就是地震波。那么在地震中弄死你的,是横波还是纵波呢?你先想想,地震里,你是怎么死的?你肯定不是被晃死的,一定是被压死的。

也就是说你不重要,波也不重要,那么谁重要呢?房子重要,谁能把房子弄倒,谁就是杀你的波。那么你想想,还是刚才的那个瓶子,你说是上下晃它会倒呢?还是左右晃它会倒呢?肯定是左右晃嘛,那左右晃的是什么波啊?横波嘛,所以杀你的就是横波。

刚才我们说了,纵波要比横波跑得快,所以在感受到地震的那一刻,你就应该赶紧溜,因为你首先感受到的是纵波,横波随后就到。有些同学可能要说了,地震这玩意儿谁不知道啊,高考肯定不会再考了嘛!你要是死记硬背,它当然不可能再考了,但是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呢?

刚才我们不是说了,横波在液体中会疯狂减速甚至消失嘛?而横波又是地震的主力队员,那么高考就可以这么考:现在有一个地方,经常发生地震,但是它的西部地震总是比东部感知要小,然后请你分析原因。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推测,西部地下可能存在大量的地下水或者东部过度抽取了地下水啊?

因为液体对横波有阻碍缓冲作用嘛,虽然地下水不会和河流海洋一样是纯水,起不到完全阻隔的作用,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它和岩石泥土混杂在一起,是不是也能起一个削弱的作用啊?这就是地理不能背的原因,如果你是死记硬背的性质、特点,那你考试的时候根本就做不到灵活运用,甚至你看到这道题,你可能都想不到它是在考横波和纵波这个知识点。

二、

再说一个很重要但是也让很多人头疼的知识点——气压带、风带,以及衍生出来的洋流图。

要说这些,我们首先就要从气压中心开始谈起。很多人搞不清楚高压和低压,还要死记硬背,其实它们非常简单。

我先问问大家,什么叫气压?你们给我翻译翻译什么叫TMD气压?气压就是空气压在你身上的压力!

根据热胀冷缩原理,如果气温高,空气就会膨胀变轻,那么热空气是不是就会上升啊?你想想,空气都往上走,那谁来压你啊?没人来压你了,那你是不是就一身轻了,是不是就“低压”了呀?所以低压中心的空气一定是往上走的,往上走的一定是低气压的空气。

那么往上走,海拔升高,温度降低,是不是就会形成降雨啊?所以低气压中心往往伴随的是多阴雨天气

刚才我们说了,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中心。那么我想问问大家,近地面的空气受热上升,那么近地面是不是就没有空气了呀?因为近地面的空气都上升到天上去了嘛,是不是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真空地带啊?现实中可不可能存在这样一个真空啊?当然不可能啦,要是有这样的一个真空,那你夏天的时候不就憋死了嘛?

既然这里出现了一个空缺,那么周围的空气自然就会来填补上,这是不是就形成了气旋啊?所以低气压中心一定是气旋而不是反气旋,这就叫“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高处的,一定往低处的走;温度高的,一定向温度低的走;压强大的,一定向压强小的走……最终形成一个平衡状态

我们顺着这个思路继续往下推,刚才我们说到周围的空气会过来填补,那么周围的空气是从哪里来的呢?总不能凭空产生吧?这里就要引入一个重要概念,我称之为苇如循环定律,这一定律贯彻地理的几大主干板块。如果一个物质产生流动,那么它必然是处在一个循环圈里,否则就会出现真空地带。

所以在低压中心的附近,一定会有一个高压中心,两者形成闭环,这就是课本上说的热力环流。很多人还要死记热力环流图,我告诉你根本不用背,你只需要知道环流图中任意一个箭头的方向就可以了,因为它们都是一个循环圈。所以在它们的循环圈里,箭头一定是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环的,否则就会两者相冲,无法构成循环。

我上一期讲过,地理是一门玄学,在古代,地理又被叫做风水。玄学这玩意儿,最讲究的就是一个阴阳平衡,讲阴阳最有意思的就是太极,正所谓”阴极而阳,阳极而阴,阴阳循环,生生不息“,我们整个地理上的内容都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所以想要学好地理,你就一定要把握好这种守恒循环的思想。

三、

明白了这些内容,我们就可以推气压带和风带了。

大家想一想,总体来看,整个地球上,哪里最热?赤道上最热嘛,所以赤道的空气受热上升,是低气压带。但是赤道上这股上升的气流,也不可能无限上升啊!要不然那不突破大气层,飞向银河系了吗?所以这股气流就在赤道上空不停的积聚,越攒越多。

它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你说它能往哪儿去呢?它就只能向两边移动。根据我们的苇如循环定律,在低气压带附近,必然伴随着一个高气压带,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无限循环。所以赤道附近的副热带气压带必然是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这样一个循环圈就完成了——赤道低气压带从上空补给空气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从近地面补给空气赤道低气压带。

剩下的几个气压带、风带还用我讲吗?

记住苇如循环定律,你只需要记住一个气压带或者风带,你就可以推出所有的气压带和风带。因为它们每一个都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上一期视频我们说过,洋流实际上就是风的衍生物,风和洋流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你去仔细观察一下洋流图,你就会发现每一个洋流它都处在一个循环圈里,而每个循环圈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气压带风带一样。所以你只需要记住几个特殊的洋流走向,你就能够推出整幅的洋流图,这里我就不再做演示了。

四、

我们最后讲个“不用背、不能背“的极致典范——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这个东西大多数人都是死记的,实际上它是不用死记的,而且死记了也没用,因为高考不会考你默写题。

侵蚀说到底是物质的一种受力现象,同样的物质,受力越大侵蚀越严重,受力越小侵蚀越轻微。现在伸出你的一只胳膊

假装它就是河道,另一只胳膊假装是河水。感受一下,一侧河道只受到了摩擦力,而另一侧河道还受到了冲击力,你们说是这股冲击力大还是这股摩擦力大?很明显是冲击力大,是吧?更不要提这一侧不仅受到了冲击力,同时也受到了摩擦力,是两个力的结合,所以这一侧必然是受侵蚀最严重的一侧。

所以凹岸侵蚀还是凸岸侵蚀需要背吗?你只需要看河水撞的是谁,谁就是侵蚀!不管河流拐几个弯,你平行于河道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撞到谁,谁就是侵蚀。

但是现在你会发现,按照我们这个理论,河道两岸都是侵蚀,我们只能解释凹岸侵蚀的问题,但是无法解释凸岸堆积的问题。那么凸岸堆积是怎么来的呢?凹凸两岸都受侵蚀作用,但是凸岸却从侵蚀变成了堆积,这就说明凸岸的堆积作用要大于侵蚀作用,使得它的侵蚀速度要小于堆积速度,最终就表现成了凸岸堆积。

那么凸岸的泥沙来自哪里呢?纵观全局,是不是只有凹岸有这个能力啊?那么凹岸被侵蚀的泥沙是怎么就到了凸岸的呢?它不是应该顺着河水向前流淌吗?还记得我们之前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吗?压强大的会流向压强小的,对于流体来说,流速快,压强就小;流速慢,压强就大。

那么决定河水流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啊?是河道的阻力。我们会发现河水主要受四个方面的阻力:上方与空气发生摩擦;左右与河岸发生摩擦;下方与河底发生摩擦。很明显,空气的阻力是最小的,两岸河道次之,由于河底有水草等东西,所以河底的阻力应该是大于河道两岸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河流中心的水是流速最快的,河底的水是流速最慢的,流速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因为流速越快,侵蚀力度越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正常情况下,河道的深度永远是自中间向两侧递减,河道永远是上宽下窄中间凹,永远不可能是上窄下宽中间凸,现在对河流的下蚀和侧蚀作用了解了没有啊?了解了我们就继续分析。

刚才我们已经分析出了,河流的中心流速快,两侧流速慢,流速快则压强小,流速慢则压强大,而压强大的会流向压强小的,所以在河流的横切面上就形成了一个环流。表层河水在压强的作用下,流向中心,这就使得河水不再是一个水平的平面,而是一个中间凸两边凹的曲面,这就让两岸的表层河水出现了一个空缺,那么下层的河水就会上涌填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循环圈,这个说到底其实也是压强的作用。现在大家对洋流中的补偿流,是不是又多了几分了解呢?

因为这样的环流,它是由流速差异而带来的压强差异所驱动的,所以河流的流速越快,它的流速差异就越大、压强差异也越大,这样的环流运转得也就越强烈,那么这个环流有什么影响呢?第一,它将河道中间的泥沙搬运到了河道两侧,因为河道两侧的流速比河道中心慢,所以河道中心多侵蚀,河道两侧多沉积;第二,它加速了上下层河水的对流,我们知道,由于太阳辐射的作用,表层河水的温度是要高于底层河水的,但是经过这么一搅和,表层河水和底层河水就混到一起了,所以流速越快的水域,它的水体温差就越小。像湖泊这样流速很慢的水域,它的温差就很大。

所以夏天游泳的时候,就要避免去水潭、水库这样水位深、流速慢的地方,因为它们的温差比较大,容易引发抽筋。

那么我们分析了这么多,这和凹岸凸岸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经过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同一条河流里,由于流速的差异会形成环流,在这个环流里,流速快的地方的泥沙,会被搬运到流速慢的地方去,然后沉积。

那么我们现在就只要证明,凹岸流速快、凸岸流速慢就行了。这样就可以得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结论了。刚才我们说了,河流是中间快,两边慢,现在怎么变成凹岸快、凸岸慢了呢?

因为刚才我们分析的是,河水在笔直河道上的速度情况,但是现在它是在凹岸和凸岸上,这就出现了一个弯道。有弯道,就产生了离心力。

我们在地球的运动那一章,学过一个概念叫做线速度,在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距离中心点越远,线速度就越大。很明显,凹岸比凸岸距离中心点要远,所以凹岸的线速度要大于凸岸。

那么根据我们之前分析的,凹岸的流速大于凸岸,凹岸的压强就小于凸岸,那么凸岸的表层河水就应该流向凹岸,这就使得凹岸的水平面应该是高于凸岸的。这个和我们平时坐车,在那种急速过弯时候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不是感觉要被甩到一边去啊?那么水被甩到一边,是不是就一侧高一侧低啦?

那么和之前一样,把循环图一画出来,凸岸堆积的问题是不是就解决啦?

但是不要激动,这个问题还没有分析完毕。因为如果按照我们的分析,那么河水会在一个横截面上不停地打转。但是我们知道,河水是奔涌向前的,所以我们还需要给这个环流图加上一个向前的力,就像一个弹簧被拉长一样,螺旋向前。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测,如果第一侵蚀点在这里,那么第一沉积点会不会和它对应呀?不会!因为河流是一个螺旋向前的走势,所以第一沉积点应该在第一侵蚀点的下游。

五、

分析了这么多,现在你应该知道为什么地理不用背,不能背了吧?背了有用吗?能应付现在的高考吗?是不是越来越觉得高考好像和课本没有什么关系了呀?

你以为机械地背诵是一种努力的勤奋,实际上它是一种懒惰的敷衍。

海明威有个冰山理论,他说冰山漂浮在海面上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它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巨大的山体却隐藏在海面之下。课本和题目所直接传授给我们的,就是海面之上的那一点点知识,这就是很多人非常勤奋,成绩却依然不太好的一个原因。

不是你学得不够好,而是你学的不够多,海面之下的那一部分内容,你从来没有见过,所以你才会觉得高考好像和课本没有什么关系,你才会觉得回归课本好像是一句屁话。

那么怎么才能获得海面之下的知识呢?和我刚才举的三个例子一样,我们要向现象去问原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从特殊性中抽象出普遍性、要去了解它们背后的本质规律,也就是在课本的基础上,再往上推一层,去问一个为什么。

当我们学完一个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得问一问自己,如果我是出题人,我能用它出个什么样的题?如果说你只能用它出一道填空题,那你说这高考的老师让你学它干嘛呢?

要学会这种站到出题人角度的思考方式,我刚才给你们分析的任意一条,都可以拿到高考里作为高考题,甚至我可以告诉你们,刚才我引申出来的很多点,在高考中都已经出现过了,只是很多人看不出来而已。

就凹岸凸岸这个知识,虽然我已经讲了很多,就它依然还能做很多的拓展延伸。比如说我在河道里放一块大石头,它会对河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啊?会不会产生一个漩涡啊?我把这个漩涡问题放到河道通航的场景里去考,行不行啊?

对于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这个问题,你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啊?如果我想从河里取水用,你说从哪里抽水质比较好啊?是河道两岸还是中间啊?是河流表面还是河底啊?这是不是也能拿来考啊?

所以你看地理题目千变万化,神鬼莫测,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吾生也有涯,而题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六、

今天聊得最多的就是河道,最后还是用河道来结个尾吧。

韩寒写过一篇文章叫《杯中窥人》,我们从这弯弯的河道里,其实也能窥到一丝历史的气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河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一个弯弯曲曲的样子,以及这样一个弯弯曲曲的样子将来又会变成什么样。

我之前也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在写这期文案的时候,我突然就想到了。也许河道最初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缺口,可能是老鼠或者是螃蟹什么的,打了一个小小的洞,于是凹岸的雏形就出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洞会被侵蚀得越来越大,最终就会发展成为一个弯道,而这个弯道随着流水的侵蚀,它的弯曲程度也应该会越来越大,最终会达到一个极限,然后灭亡,为什么会灭亡呢?因为河道越弯曲,河道的排水速度就越慢,就越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比如我们常说的“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就是九曲回肠的河道形式。如果有一天,洪水的流量超过了河道的承载量,那么河水是不是就会冲开旧河道,形成一条笔直的新河道啊?于是新河道产生,旧河道废弃,形成牛轭湖。

但是在这之后呢?新的河道会一直这样笔直下去吗?不会的,只要还有缺口的产生,这样从笔直到弯曲,再从弯曲到笔直的循环故事就永远不会终结,这就是历史周期律!

在每一个朝代的开始,社会都是相对公平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初的那一点点的不公平、那一点点的个人差距,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积累传承,就会演化成为巨大的贫富差异,甚至形成门阀,最终就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剧烈爆发,也就是农民起义,改朝换代。

可是一个新王朝的建立,它又能好得了几年呢?不过一两百年,它就又会陷入到土地兼并、贫富差距悬殊的轮回之中去,所以想要跳出这种历史周期律,就要避免这种小缺口的产生,以及有了这种小缺口就要立马的进行填补,这就是党的建设、全民监督与不断改革。

绝对不能允许国家蛀虫的存在,今天我们的国家烂一点,明天就会烂一片,苏联的教训犹在眼前,我们不能走歪路,不能走斜路,更不能走回头路,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跳出这个无尽的循环。

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七、

今天是在给你们讲地理,也是在给你们讲政治、讲历史,还是在给你们讲作文,不知道你们听懂没有啊?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坐井说天阔,都是坐井观天的小青蛙。因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都受限于我们的生活和阅历,我们不可能看到世界的全貌,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我讲的就是对的。因为我所看到的也只是事物的一角而已,我所起的作用只能是带着大家一起去探索某个问题,评论区的内容应该会比视频本身更加精彩,更有价值,大家要利用好评论区。

因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人民万岁!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