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的文学里满是痛。
郭导是不是想类比人是妖,此妖指被人一度偏见一群人,他们在破幻真眼下都有一颗纯洁良善的心,他们也有守护自己爱的家园和朋友爱人的心,他们也不想作恶,甚至在受到蛊惑作恶后也会流下悔恨的眼泪。
妖之所愿亦是饱受偏见之人所愿,人的一生追求功名利禄,法理万千,倒是不如妖心纯粹。
初高中时期,韩寒郭敬明是我那个时代的青春,我的作文都是被当作范文打印粘贴在各个班级里,这就不得不服郭敬明的文笔了。
他的词矫揉造作,书里都是淡淡的哀伤,乐景衬哀情,很快乐的场景也能感觉到哀伤,我想这是不是郭导骨子里的隐藏的气质的体现。
他是不是也想表达有些天生的情况,他没得选,但是他的人物里总会有些不屈服于命运的人,比如青耕(这个人物的妆画的很好看,演员本身也很灵动),虽处劣势,但是她会说我能选,遵从自己的内心而选择。
只是有些人或者有些环境在不断放大心底的一丝委屈,进而导致人与人越来越远。我想如果没有外界的影响,他们可以一直快乐的。
人终其一生到底在追求些什么呢,这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金钱地位,然而这些拥有后你真的快乐吗?
我们时常以为还不快乐是因为金钱还不够多,地位还不够高,是不是追求到更多更高而更快乐,进而产生无尽的贪欲,然而快乐又是什么呢?
影视剧里的大人物在最后关头回忆的可能是童年时期和同村的发小抢雪糕吃的场景,这是他们的快乐,越简单纯粹越快乐。
所以快乐到底是什么,而你追求的快乐又是什么呢?
世人弃之唾之的大妖,一生都在求死,然而他一直在吸收戾气,解救和感化众生,让他们遵从内心而活。
他内心也只是个单纯善良的小家伙,他也只是个被爷爷追着打手心的小孩子,他也想守护他爱的人,他也没得选。
他的视角,真的是每个角色都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