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基础05--数据链路层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验。重点讲解了CSMA/CD协议在以太网中的应用,以及PPP协议在点对点信道上的使用。此外,还提到了以太网的MTU限制和帧的结构。数据链路层的帧首尾包含MAC地址,这些地址在传输过程中会根据网络情况变化,而IP地址保持不变。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链路:从一个节点到相邻节点的一段物理线路(有线或无线),中间没有其他交换节点

数据链路:在一条链路上传输数据时,需要有对应的通信协议来控制数据的传输

不同类型的链路,所用的通信协议可能是不同的:

·广播信道:CSMA/CD协议(如有同轴电缆、集线器等组成的网络)

        CSMA/CD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使用了CSMA/CD协议的可以称为是以太网(Ethernet),传输的是以太网帧,以太网帧的格式有Ethernet V2标准等,为了检验正在发送的帧是否产生冲突,以太网帧至少要有64字节。交换机组成的网络已经支持全双工通信,不需要再使用CSMA/CD了,但是它传输的仍然是以太网帧。所以交换机组建的网络依旧可以叫做以太网。

 

·点对点信道:PPP协议(如2个路由器之间的信道)

数据链路层的3个基本问题:

·封装成帧

·透明传输

·差错检验

数据链路层--封装成帧

数据链路层的帧长由三个部分组成:帧首部+帧的数据部分+帧尾部

帧的数据部分就是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包,有最大传输单元MTU限制,以太网的MTU为1500字节

数据链路层--透明传输

帧是放在一条信道上进行传输的,为了区分信道上的每个帧,首尾需要加上符号

有的帧首部有帧开始符SOH,帧尾部有帧结束符EOT,数据部分一旦出现了SOH、EOT,就需要进行转义:待发送的帧在链路上进行传输的过程中,数据部分会用ESC进行字节填充,到达接收端后转义字符就被去掉。

数据链路层--差错检验

帧尾部除了有帧结束符还有FCS用来做差错检验,FCS=数据部分+帧首部计算得出,如果FCS校验不通过的话就丢弃这个帧

网卡:网卡就收到一个帧,首先会进行差错校验,如果通过就接收,不通过就丢弃。网卡属于二层设备、集线器属于一层设备、交换机属于二层设备、路由器属于三层设备。

在数据链路层上传递的时候,源IP和目标IP一直不变,但是源MAC和目标MAC会根据情况改变,这是因为帧的数据部分放的就是网络层传下来的源IP和目标IP,变得是封装部分首尾里的MAC地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