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集合系列—超详细hashmap讲解(下)

hashmap1.8

​ Jdk1.8 中没有 indexFor 函数,直接使用 table[index = (n – 1) & hash](与运算交换左右,结果不变)

​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即使负载因子和 Hash 算法设计的再合理,也免不了会出现拉链过长的情况,一旦出现拉链过长,则会严重影响 HashMap 的性能。于是,在 JDK1.8 版本中,对数据结构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引入了红黑树。而当链表长度太长(TREEIFY_THRESHOLD 默认超过 8、大于等于,table数组长度大于等于64时)时,链表就转换为红黑树,利用红黑树快速增删改查的特点提高 HashMap的性能(O(logn))。当长度小于(UNTREEIFY_THRESHOLD 默认为 6、小于等于),就会退化成链表。

put方法(jdk1.8)

put函数大致的思路为

  1. 对key的hashCode()做hash,然后再计算index;
  2. 如果没碰撞直接放到bucket(数组)里;
  3. 如果碰撞了,以链表的形式存在buckets后;
  4. 如果碰撞导致链表过长(大于等于TREEIFY_THRESHOLD),就把链表转换成红黑树;
  5. 如果节点已经存在就替换old value(保证key的唯一性)
  6. 如果bucket满了(超过load factor*current capacity),就要resize。
源码分享(面试时能构建出伪代码即可)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
    *生成hash的方法
    */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只用了一次异或运算,jdk7中用了四次,效率提升
    }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boolean evict) {
        Node<K,V>[] tab; Node<K,V> p; int n, i;
        //判断table是否为空,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n = (tab = resize()).length;//创建一个新的table数组,并且获取该数组的长度
        //根据键值key计算hash值得到插入的数组索引i,如果table[i]==null,直接新建节点添加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else {//如果对应的节点存在
            Node<K,V> e; K k;
            //判断table[i]的首个元素是否和key一样,如果相同直接覆盖value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判断table[i] 是否为treeNode,即table[i] 是否是红黑树,如果是红黑树,则直接在树中插入键值对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e = ((TreeNode<K,V>)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 该链为链表
            else {
            //遍历table[i],判断链表长度是否大于TREEIFY_THRESHOLD(默认值为8),大于8的话把链表转换为红黑树,在红黑树中执行插入操作,否则进行链表的插入操作;遍历过程中若发现key已经存在直接覆盖value即可;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if ((e = p.next) ==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 -1 for 1st
                            treeifyBin(tab, hash);
                        break;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break;
                    p = e;
                }
            }
            // 写入
            if (e != null) { // existing mapping for key
                V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e.value = value;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 插入成功后,判断实际存在的键值对数量size是否超多了最大容量threshold,如果超过,进行扩容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return null;
    }

get方法

思路如下:

  1. bucket里的第一个节点,直接命中;

  2. 如果有冲突,则通过key.equals(k)去查找对应的entry
    若为树,则在树中通过key.equals(k)查找,O(logn);
    若为链表,则在链表中通过key.equals(k)查找,O(n)。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Node<K,V> e;
            return (e = getNode(hash(key), key)) == null ? null : e.value;
        }
     
    final Node<K,V> getNode(int hash, Object key) {
            Node<K,V>[] tab; Node<K,V> first, e; int n; K k;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first = tab[(n - 1) & hash]) != null) {
                // 直接命中
                if (first.hash == hash && // 每次都是校验第一个node
                    ((k = first.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first;
               // 未命中
                if ((e = first.next) != null) {
                // 在树中获取
                    if (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
                        return ((TreeNode<K,V>)first).getTreeNode(hash, key);
                    // 在链表中获取
                    do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while ((e = e.next) != null);
                }
            }
            return null;
        }
    

扩容机制(待补充

jdk1.8的优化

static class Node<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jdk1.8 中用 node 替代了 entry

     */
    static class Node<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int hash;//用于定位数组索引的位置
        final K key;
        V value;
        Node<K,V> next;//链表的下一个Node
 
        Node(int hash, K key, V value, Node<K,V> next) {
            this.hash = hash;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this.next = next;
        }

经过观测可以发现,我们使用的是2次幂的数组扩展(指长度扩为原来2倍),所以,元素的位置要么是在原位置,要么是在原位置再移动2次幂的位置。看下图可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n为table的长度,图(a)表示扩容前的key1和key2两种key确定索引位置的示例,图(b)表示扩容后key1和key2两种key确定索引位置的示例,其中hash1是key1对应的哈希与高位运算结果。

元素在重新计算hash之后,因为n变为2倍,那么n-1的mask范围在高位多1bit(红色),因此新的index就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hashMap 1.8 哈希算法例图2

因此,我们在扩充HashMap的时候,**不需要像JDK1.7的实现那样重新计算hash,只需要看看原来的hash值新增的那个bit是1还是0就好了,是0的话索引没变,是1的话索引变成“原索引+oldCap”,**通过 if((e.hash & oldCap) == 0)判定前面那个 bit 是不是 1,如果是 1 则加上 oldCap

可以看看下图为16扩充为32的resize

jdk1.8 hashMap扩容例图

​ 这个设计确实非常的巧妙,既省去了重新计算hash值的时间,而且同时,由于新增的1bit是0还是1可以认为是随机的,因此resize的过程,均匀的把之前的冲突的节点分散到新的bucket了。这一块就是JDK1.8新增的优化点。有一点注意区别,JDK1.7中rehash的时候,旧链表迁移新链表的时候,如果在新表的数组索引位置相同,则链表元素会倒置,但是从上图可以看出,JDK1.8不会倒置(jdk1.8取消了头插法,采用尾插法)

总结

hashmap的工作原理

通过hash的方法,通过put和get存储和获取对象。存储对象时,我们将K/V传给put方法时,它调用hashCode计算hash从而得到bucket位置,进一步存储,HashMap会根据当前bucket的占用情况自动调整容量(超过Load Facotr则resize为原来的2倍)。获取对象时,我们将K传给get,它调用hashCode计算hash从而得到bucket位置,并进一步调用equals()方法确定键值对。如果发生碰撞的时候,Hashmap通过链表将产生碰撞冲突的元素组织起来,在Java 8中,如果一个bucket中碰撞冲突的元素超过某个限制(默认是8),则使用红黑树来替换链表,从而提高速度。

你知道get和put的原理吗?equals()和hashCode()的都有什么作用?

通过对key的hashCode()进行hashing,并计算下标( n-1 & hash),从而获得buckets的位置。如果产生碰撞,则利用key.equals()方法去链表或树中去查找对应的节点

hash的实现

在Java 1.8的实现中,是通过hashCode()的高16位异或低16位实现的:(h = k.hashCode()) ^ (h >>> 16),主要是从速度、功效、质量来考虑的,这么做可以在bucket的n比较小的时候,也能保证考虑到高低bit都参与到hash的计算中,同时不会有太大的开销。

如果两个键的hashcode相同,你如何获取值对象

找到bucket位置之后,会调用keys.equals()方法去找到链表中正确的节点,最终找到要找的值对象。因此,设计HashMap的key类型时,如果使用不可变的、声明作final的对象,并且采用合适的equals()和hashCode()方法的话,将会减少碰撞的发生,提高效率。不可变性能够缓存不同键的hashcode,这将提高整个获取对象的速度,使用String,Interger这样的wrapper类作为键是非常好的选择

为什么String, Interger这样的wrapper类适合作为键?

因为String是不可变的,也是final的,而且已经重写了equals()和hashCode()方法了。其他的wrapper类也有这个特点。不可变性是必要的,因为为了要计算hashCode(),就要防止键值改变,如果键值在放入时和获取时返回不同的hashcode的话,那么就不能从HashMap中找到你想要的对象。不可变性还有其他的优点如线程安全。如果你可以仅仅通过将某个field声明成final就能保证hashCode是不变的,那么请这么做吧。因为获取对象的时候要用到equals()和hashCode()方法,那么键对象正确的重写这两个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两个不相等的对象返回不同的hashcode的话,那么碰撞的几率就会小些,这样就能提高HashMap的性能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