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数智安全与标准化课程的同学们走进腾讯北京总部,展开参访之旅。同学们与腾讯的专家们就数智安全领域话题展开深入座谈,共同探讨数智安全和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 楼宇展厅的参观
首先,在腾讯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同学们对腾讯的公共区域和展厅进行了参观。腾讯的工作人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总部大楼的设计理念、功能分区、占地面积以及员工数量等信息。同时,深入解读了腾讯的公司文化和核心价值理念。
随后,在腾讯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五个展厅的参观开启了腾讯之旅,包括QQ展厅、腾讯数据中心展区、产业互联网展区、消费互联网展区和公益事业展区等。工作人员展示了腾讯的数字化技术如何应用于制造业、零售业、文娱业等数字化升级,并深入探讨了腾讯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专家讲座与分享
1. 隐私计算技术的发展动态
首先由腾讯隐私计算架构师范晓亮老师以《隐私计算技术发展动态》展开分享。分享内容涵盖了背景介绍、技术体系及演进、技术标准的发展情况、产业落地状况及应用案例、发展趋势与展望。
在第一部分,范晓亮老师介绍了隐私计算主要为了解决利用数据和保护隐私数据之间的冲突,以及隐私计算的应用,包括智慧医疗、电子政务、联合营销等实现落地应用。在技术体系及演进部分,范晓亮老师对隐私计算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技术突破进行回顾,同时介绍了三种重要的技术路线,包括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和可信执行环境,以及各自的概念、算法思路、算法的缺陷以及适用场景。范晓亮老师在第三部分向同学们分享了腾讯标准建设的参与情况,并对比域外实践分析了我国标准建设的现状和特点。在应用案例部分,介绍了技术和标准在实践中如何进行落地,以及金融和广告等行业使用隐私计算技术的前景展望。最后,指出了未来隐私计算的三个发展趋势,易用性的发展、算法和硬件上面实现性能瓶颈的突破、最终实现互联互通。
2. AIGC浪潮下大模型的机遇与挑战
腾讯标准的刘海涛老师为大家呈现了《AIGC浪潮下大模型应用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讲座。刘海涛老师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史入手,介绍了大模型的发展及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他深刻指出了大模型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包括计算资源稀缺、数据质量不佳、投入成本高昂和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刘海涛老师随后详细介绍了腾讯的混元大模型产品,并突出了腾讯大模型的研发方向——更可靠、更成熟。更可靠体现为大模型可以降低幻觉比例、识别陷阱、抗拒诱导;更成熟也体现为大模型具备多种场景下处理超长文本、逻辑思维能力。他分享了大模型在处理超长文本和逻辑思维方面的优势,并通过案例深入阐释了大模型的落地与实践。
3.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版权体系的影响
最后,腾讯研究院的朱开鑫老师主讲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版权体系的影响与思考——技术、产业与制度三个面向》,回应了大模型领域技术与产业发展给版权体系带来的变革与挑战。
首先,朱开鑫老师强调了版权与科技变革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变革对版权领域带来的巨大影响。他指出,大模型的出现使得版权研究发生了领域改变,从事后的内容传播领域向事前的内容生成领域转向。
其次,朱开鑫老师从大模型对网络版权产业的影响出发,表达了AIGC在内容创作领域未来将成为通用的生产工具,并指出版权领域的内容创作模式当下正在发生加速迭代,主要体现为降低了创作门槛和技能依赖,加速了内容创作平权时代的来临。
最后,他从法律制度层面探讨了AIGC领域的模型训练与合理使用、生成内容可版权性以及侵权责任承担三个问题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大模型版权领域涉及的法益冲突、域外立法探索以及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等。
三、问答与交流
本次参访的最后环节,腾讯专家就同学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并进行了更多的互动讨论。
衷心感谢腾讯的工作人员和专家们对本次参访的悉心支持和精彩讲座分享。同学们通过这次参访,不仅对腾讯的公司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在隐私计算、人工智能等专业领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体会。这次参访无疑是一次知识之旅,也是对数字化安全和人工智能领域未来的一次洞察。
编辑:于腾凯
校对:梁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