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来,我国网络文学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多年来,我国网络文学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依托互联网诞生,到行业混战,再到IP概念兴起,影视改编狂飙突进,“网文IP”热度在2015-2017年也曾如日中天。

对于网文IP影视化改编来说,2017年是一个神奇的拐点。这一年既有大IP改编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等热度作品,也有《择天记》这样口碑创下新低的作品。泥沙俱下,“IP”瞬间跌落神坛,转向另一个极端,人人喊打。

这两年,IP的整体发展逐渐回归理性,国剧市场上涌现出了不少优质IP剧。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到《庆余年》,再到今年大火的《斗罗大陆》《山河令》《赘婿》《司藤》等,网络文学IP的影视化改编,口碑与热度齐飞的好作品越来越多。

据统计,2020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4.6亿,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到288.4亿元,持续增长,而版权运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无论是在网络文学这片新土壤中,还是在指数级放大网文IP的影视市场,网文IP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都在持续释放魅力。

那么,这几年IP影视化改编发展得如何,回归、沉淀后的网文IP,又将如何面向未来?

24日,IP价值官作为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的特邀媒体,与北京时度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IP交易集市”主题沙龙活动吸引了众多行业内人士的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青春你好传媒创始人、著名编剧、制片人梁振华,爱奇艺影视文学研发中心IP运营总监徐冉,中国作协会员、军事作家骠骑,中国作协会员、青年编剧汪洪(笔名竹宴小生),烹小鲜联盟、IP价值官创始人岳云飞,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兆峰,高级律师储江等嘉宾共聚一堂,从IP发展现状,创作、发掘、改编、版权保护等多维度,深度解码IP影视化改编。

“IP无标准定义,具备知名度、影响力及潜在衍生开发价值的‘ 智慧结晶’都是IP 。”

活动一开始,冷凇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

在他看来:“一部小说、一个概念、一个故事、一个人、一部电影、一个剧,甚至一个创意、一个经典、一个名字都可以算IP。”

他用14个趋势,6个问题,直接将影剧IP环境、创作、政策发展的“进行时”状态呈现在我们眼前。

趋势:

1.资本退潮、IP价格渐趋合理、马太效应依然凸显

2.现实主义题材上线速度加快,历史类管理更规范

3.“烟火气与极致细节对收视率与艺术性营造的贡献增大”

4.“强地域性”作品视频

5.历史剧中的大女主转化为现实题材中的女性主义

6.短剧化、单元化、模块化趋势

7.国风国潮服饰的“线下流行”助推历史、玄幻、仙侠、漫改等若干赛道

8.文创产品+地域化特色产品+粉丝经济

9.服道化审美的精致度将影响Z世代粘性

10.IP类型的新定义不断出现

11.呼吁国情调研+田野采风

12.影视IP的“周变化”延展渐成趋势

13.带火文旅外景地,让打卡,种草有了故事可讲

14.线下沉浸式体验初露端倪

问题:

1.文学IP热度与爆款影视作品之间未必正相关

2.“吃老名著及神话家底”的情况有增无减

3.部分IP转化、上线的时间周期依然过长,部分遥遥无期

4.知识产权隐患现实存在,比如微侵权、微版权、难以界定

5.原创更多有本土元素和现实意义的中国式超级英雄

6.青年人喜爱的IP往往带有一定“叛逆”

冷凇

面对趋势,我们能够感受到IP回归理性后的“生长力”,但横亘在IP行业发展面前的问题,也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行业人共同努力。

如何才能翻过眼前的重重山峰?

圆桌论坛上,嘉宾们从作者与编剧的创作思路出发,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思维风暴。

对于网文IP改编,在大众的认知里,天然存在着一条鄙视链,即“原著>真人剧”。改编的好,观众认为抓住了原著的精髓,没有愧对原著;改编的不好,编剧分分钟被“刀死”。

功是原著的、锅是编剧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默认的共识。

其实,作者和编剧是两个不同的职业,小说写作和IP改编的差异也是与生俱来的。

梁振华、骠骑、汪洪,三位嘉宾都是作者出身,同时又跨界编剧。论坛现场,三位都表示,作家和编剧的工作思路完全不一样,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当编剧,让我增肥了20多斤!”

从网文作者到编剧,汪洪不再是曾经的竹宴小生,她感叹:“原来写小说的时候一天一万字都很轻松,我现在工作重心在编剧上,一天写两千字都觉得太难了,真的要珍惜编剧。”

在汪洪的观念里,小说创作是作者给自己圆梦,而编剧创作还承载着整个团队的梦想,是需要集体智慧去完成的。就像创作《司藤》时一样,原著作者尾鱼圆了一个自己的梦,但在改编的过程中就承载着太多人的期待,平台优酷、制作公司悦凯影视,和所有主创都要劲往一处使。

作为知名的军事作家,骠骑见证并经历了初代中国网络文学的红利期,虽然也曾跨界编剧,但作家依旧是骠骑的主业,在他看来,作家创作和编剧创作,完全是不同的思维方式。

“作家不能够按照戏剧的思维创作,需要按照作家的思维方式 ,首先要把故事搭建好,如果硬要让作者贴合编剧思维创作,可能会弄巧成拙。”

“一个作家越把你的小说写得像影视剧,你越没有价值,当你愈加远离影视剧本,这些制片方反而会来追捧你。”作家莫言得出的结论,梁振华十分认同。

论坛现场,他诚恳地表示:“IP作者不要跟影视作者去写东西。两者有极大的区别,文学到底产出了什么,剧本到底需要什么,这是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的问题。”

“小说是独属于文学性的东西,在故事之外能够给到我们启示,它的基本功能就完成了。我们不能向一个小说索要一部故事的全部,如果小说本身社会观照、人设、情节、情景等方方面面都非常出彩了,编剧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梁振华补充道,“把故事写好,把人物塑造得精彩,是所有叙事文学共通的,但是不要越写越像剧本,一定要把文学的独特性凸现出来,如果IP没有独特性,会迅速被淹没。”

梁振华

听了梁振华的发言,徐冉拿起了话筒,和我们分享了她的观点。在她看来,作者和艺术家其实是一类人,他们是价值观的输出者,但价值观输出的能力并非每一位作者或艺术家都有,这种能力十分珍贵。

“一个人如果能够输出价值观,他内心往往有非常强的信仰支撑,这样的价值观往往不会是大众的东西。但影视剧是给大众看的,是一个商业产品,一旦小说创作往影视剧本的故事方向靠,这个故事就失去了小说独特的价值。”

关于IP改编,忠于原著和敢于创新,看起来似乎是相互博弈的两面。

但是在改编过程中,创作者们从来都没有把两者割裂开来,在他们眼里忠实原著和大胆创新同样重要。

关于如何改编IP,尤其是头部IP,“人物”和“内核”是嘉宾们提及的高频词汇。

“忠于原著与再创新,要保持两者的平衡性,一个是要把人物做到极致,二是要保留故事内核。”

从IP作者竹宴小生到跨界编剧,操刀《有翡》《司藤》,谈到如何改编汪洪深有感触。在她看来:“所有头部IP已经在市场上滚过一轮了,这些IP有非常独特的魅力和受观众喜好的东西,这些东西一定要保留下来,不能毁掉或者以自己的喜好去改变它。”

对于头部IP的改编,汪洪觉得自己更像一个加工者,最大的奉献就是要把原著中所有好的东西保留下来。

在这个基础上,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什么样的土,就能长出什么样的花。在保留原著特色优势的同时,深究故事底色,顺势把原著中能生长出来的东西拔出来、理顺,原著派生不出的内容绝对不能要。”

汪洪(竹宴小生)

如何才能用影视化表达讲述好一个网文IP故事,这也是爱奇艺时常复盘的课题。

“在网文IP改编上,人物和内核是最重要的”徐冉的看法和汪洪不谋而合。

从人物层面来看,观众喜欢一部作品,大多时候是喜欢故事里的角色,与人物产生了共鸣,这个人设一定不能崩塌;从内核层面来看,每一部文学IP作品都有独特的气质,这样的气质会吸引与其气质相近的读者,一旦这种联系被斩断,也就毁了这个作品的核。

IP影视化最忌讳颠覆式改编,一方面是成本损失,另一方面对编剧也是一种折磨。在徐冉看来,这样的改编本质上可能是丢掉了原著最重要的东西——“人物”和“内核”,过程中迷失了方向,必定会走上被扑的命运。

徐冉

关于IP改编,究竟是忠于原著还是大胆创新,梁振华则从中国近代文学、电影、戏剧作家夏衍的改编理论谈起,以自身操刀的项目为例,给我们阐述了围绕一个作品,究竟该怎么改编。

梁振华表示:“从小说到影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远不是机械‘转译’那么简单,改编方法随物赋形,难有定法,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

《三生三世枕上书》是梁振华担纲总编剧,改编的头部IP作品。“忠实”是观众给出的恳切评价,但为了这份“忠实”,梁振华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网文写作和戏剧创作结构区别非常大,尤其是在时间线的排布上,小说时不时交代、补充过往情节,时间线相对随性、杂乱。于是拉时间轴成为了《枕上书》的一个基础工程。梁振华告诉我们光拉时间轴,团队就整整拉了一个星期。

原著中的名场面、经典台词老老实实还原了,但原著中凤九和帝君在人间的内容太少,改编成剧,要想承前启后,就要完整呈现人物从神格到人格的变化,这一变,原著几页纸的内容转化成了13集剧。

梁振华解释道:“即便是非常忠实原著,我也要在结构和思维方式上进行戏剧化改造、创新,这是编剧化思维。”

不同于《枕上书》的高忠实微创新,《怪你过分美丽》的改编可谓大刀阔斧。

《怪你过分美丽》原著是2008年左右完成的,今天的娱乐圈和十多年前的娱乐圈是完全不同的,这样一个IP要改出新意着实不容易。

既是制片人又参与编剧的梁振华并没有从“忠于原著”的视角出发,他找到并紧抓这部作品的两个亮点,一个是“经纪人”,一个是“大女主”,然后围绕这两个点,重新架构娱乐圈的职场生态。

用梁振华的话来说,“我把这些年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对现实批判性痛感的认识,对这个行业的失望、绝望,以及绝望中的希望,全都融合在了《怪你过分美丽》这个作品中。”

站在夹缝中的莫向晚,感受着来自四面的风,她必须做出反应,但每一股风都不是她自己。乘风而起,《怪你过分美丽》口碑、热度都高开高走,成为了国内职场剧的标杆。

这是一部立足当下,大胆创新的作品,但能够有超出预期的市场反应,归根结底与主创团队的用心密不可分。在梁振华看来:“不同的原著文本,在编剧这里会激发起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和创作欲望,关键是,作为一个编剧,你能否被触动,是否有从单调的文字里延伸出一个自足的完整世界的经验和信心。”

“一个行业,有创新才有未来和希望,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创新是最核心的生产力,”梁振华补充道,“不管是原创还是改编,如果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将创新观念付诸实践的能力,就会永远在低水平上止步。”

忠于原著有依托,创新生长有基础,网文IP改编,从来不是无根之木,它需要我们立足于庞大的根系,在生长出的大树上修剪,甚至重塑“景观”。在影视主创们的眼中,是不是头部IP早已不那么重要,关键是作品本身有没有值得挖掘的亮点,是否有创新延展力。

影视改编,是网文IP价值的放大器。

但在IP市场回归、再沉淀的当下,如何面向未来破圈发力,也是行业人士共同探讨的话题。

入局网文行业多年,在军事文学IP上一骑绝尘的骠骑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基于军事题材创作的局限性,骠骑认为,虽然囿于军事题材审查的特殊性,内容破圈还需要更加努力,但是网文IP无论是题材破圈,还是经济破圈,都离不开良好的宣传,所谓内容与渠道,两者不可偏废。

骠骑

在网络平台深耕多年的徐冉则从平台思维,给我们提供了IP破圈的两种思路。

首先,要能找到大众共情范围最广的元素。

在她看来,“圈层”是大众在生活、成长中,产生的相对稳定的情感取向或性情性格,一个圈层的受众审美大致是相近的。如果一部作品触动到了这个圈层的共同审美,基本就可以算是破圈了。

就像《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它们一个抓住了20+年轻人上学、就业这个共同话题,一个抓住了30+女性家庭与职场博弈的社会话题,在不同年龄层抓住了最广泛的共情元素,有了破圈的基础。

其次,就是爱奇艺已经在尝试的“一鱼多吃”模式。

“一个网文IP的标签非常多,可能集冒险、悬疑、甜宠、玄幻等多要素于一身,这些标签会吸引不同圈层的人,根据标签属性,将IP多形式开发,比如开发成漫画、动画、游戏、VR体验产品、剧集、电影等,每一种形式都有自身的特点,会吸引具有相同气质的受众。”

在当前国内IP改编市场上,不少出圈IP作品也都陷入了版权纠纷当中。

比如《鬼吹灯》系列原著作者也侵权的案例,一代武侠大师温瑞安也深陷IP开发过程中的版权“陷阱”。很多IP作品由于斩不断理还乱的版权纠纷,被“扼住命运的咽喉”。

如何在网文IP开发中如何避免版权纠纷带来的伤害?

风险前置是成本最低的办法,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律师储江现场给我们提供了四招,鼓励行业从0开始构建版权授权链条。

第一,要重视协议文本。版权授权协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改编作品类型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设计缜密的协议体系、授权矩阵,是授权管理的焦点。

第二,要有专业化的版权管理团队。版权管理经验的匮乏实质上是众多授权纠纷案件的“元凶”,从事版权管理的团队应当明晰版权管理中的“暗坑”和交易谈判的“潜规则”。

第三,要重视知识产权授权条款。在IP开发过程中,可能会涉及演绎作品、职务作品、合作作品、委托作品等著作权归属问题,以及与授权作品相关联的其它知识产权,如商标权、保密信息等的约定,这些也应当高度重视。

第四,尽量深度参与版权开发。版权授权不是“卖孩子”,原作者还需要保持对后续开发环节的关注和参与,尽量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猜疑链”。

储江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人红是非多”的说法,其实在IP开发保护中,不论红不红,版权意识先行都是一个IP可持续健康发展应有的逻辑思维。

中国网络文学,仗剑江湖24载,从2011年开始就注定与IP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两者羁绊愈来愈深,网文IP早已成为内容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存在,无论是文学世界,还是影视领域,亦或是衍生实体场域,网文IP在第一波题材红利消失的同时,其价值力仍然在悄然生长。

这一次的回归、沉淀,是为了积蓄力量,以更好的姿态面向未来。我们相信,经历过大风大浪后,中国IP行业也会洗尽铅华,重新散发出动人心魄的魅力。

附:

活动接近尾声,立足于近两年现实主义风起,悬疑、甜宠市场潜力巨大的现状,IP价值官主理人李娅和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版权负责人齐帅带着13部潜力网络文学作品登上舞台。

李娅现场给我们具体介绍了以京味文化打底的《卤煮火烧》、讲述小城姑娘进阶的《满座衣冠》、瞄准当代都市女程序员的《程序媛青春记》、主打年代美妆的《淡妆浓抹》四部现实题材作品,以及《二十五时区》《古董危局》《玛格丽特的秘密》三部悬疑类作品,其中《玛格丽特的秘密》由有“中国悬疑第一人”之称的悬疑作家蔡骏执笔,在他构筑的奇幻世界里,上海美术馆展出的一副16世纪的法国油画成为故事的起点……

齐帅则瞄准年轻女性受众市场,给我们带来了《高跟鞋的秘密》《DF侦探的恋爱记事簿》《你喜欢的样子我都有》《九宫格少女》《我的铲屎官女友》《我在冷宫修文物》等六部创新垂类的甜宠作品。

最后,我们将现场遴选出的潜力IP全书单奉献给各位业内朋友,希望各位找IP不头疼。(请横屏观看)

来源 | 币圈网

编译 | 火火酱

责编 | Carol

出品 | 币圈大本营 (币圈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东南亚位于我国倡导推进的“一带一路”海陆交汇地带,作为当今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区域内生产总值实现了显著且稳定的增长。根据东盟主要经济体公布的最新数据,印度尼西亚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05%;越南2023年经济增长5.05%;马来西亚2023年经济增速为3.7%;泰国2023年经济增长1.9%;新加坡2023年经济增长1.1%;柬埔寨2023年经济增速预计为5.6%。 东盟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总体GDP经济规模、贸易总额与国外直接投资均为最大,因此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前,东盟与中国已互相成为双方最大的交易伙伴。中国-东盟贸易总额已从2013年的443亿元增长至 2023年合计超逾6.4万亿元,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4%。在过去20余年中,东盟国家不断在全球多变的格局里面临挑战并寻求机遇。2023东盟国家主要经济体受到国内消费、国外投资、货币政策、旅游业复苏、和大宗商品出口价企稳等方面的提振,经济显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和强韧性的潜能。 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度挖掘东南亚市场的增长潜力与发展机会,分析东南亚市场竞争态势、销售模式、客户偏好、整体市场营商环境,为国内企业出海开展业务提供客观参考意见。 本文核心内容: 市场空间:全球行业市场空间、东南亚市场发展空间。 竞争态势:全球份额,东南亚市场企业份额。 销售模式:东南亚市场销售模式、本地代理商 客户情况:东南亚本地客户及偏好分析 营商环境:东南亚营商环境分析 本文纳入的企业包括国外及印尼本土企业,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等,部分名单 QYResearch是全球知名的大型咨询公司,行业涵盖各高科技行业产业链细分市场,横跨如半导体产业链(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制造、封测、分立器件、传感器、光电器件)、光伏产业链(设备、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辅料支架、逆变器、电站终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动力电池及材料、电驱电控、汽车半导体/电子、整车、充电桩)、通信产业链(通信系统设备、终端设备、电子元器件、射频前端、光模块、4G/5G/6G、宽带、IoT、数字经济、AI)、先进材料产业链(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纳米材料等)、机械制造产业链(数控机床、工程机械、电气机械、3C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激光、工控、无人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农业等。邮箱:market@qyresearch.com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