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栈问题分析

4 篇文章 0 订阅

堆栈问题

前提知识

关于局部变量、全局变量、堆、堆栈、静态和全局的知识,详见:http://blog.csdn.net/jamestaosh/archive/2009/09/02/4513188.aspx 或者

http://baike.baidu.com/view/93201.htm

其中引用一段描述如下:

·  栈区(stack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  堆区(heap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堆和栈的区别

一、预备知识—程序的内存分配

  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区(heap)— 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 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文字常量区 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5、程序代码区 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二、例子程序

  这是一个前辈写的,非常详细

  //main.cpp

  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main()

  {

  int b;

  char s[] = "abc";

  char *p2;

  char *p3 = "123456"; 123456/0在常量区,p3在栈上。

  static int c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 *)malloc(10);

  p2 = (char *)malloc(20);

  }

  分配得来得10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strcpy(p1, "123456"); 123456/0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关于栈溢出的原因及解决方法,详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6f9bd70100e51g.html 以及

http://www.shenmeshi.com/Computer/Computer_20091221142225.html

其中引用一段话如下:

void f() { int* p=new int[5]; }

这条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堆与栈,看到new,我们首先就应该想到,我们分配了一块堆内存,那么指针p呢?他分配的是一块栈内存,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栈内存中存放了一个指向一块堆内存的指针p。在程序会先确定在堆中分配内存的大小,然后调用operator new分配内存,然后返回这块内存的首地址,放入栈中。

 

 

GCC压栈

程序在运行时,会在栈中为所有的变量分配地址空间,并不是当运行到某一变量时才把该变量压栈。下面的程序就是想验证程序中所有变量的压栈顺序。

 

#include <stdio.h>

 

void f(int i, int j, int k)

{

int m, n;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a;

    int b;

    f(1, 1, 1);

    return 0;

}

 

程序所涉及的变量地址如下:

类型

变量

地址

int

k

eec54e54

int

j

eec54e58

int

i

eec54e5c

int

n

eec54e68

int

m

eec54e6c

char**

argv

eec54e80

int

argc

eec54e8c

int

b

eec54e98

int

a

eec54e9c

 

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函数来说,先将它的局部变量压栈,然后将函数的参数压栈,注意GCC编译器的参数压栈顺序是:由左往右。(另,VC6.0是由右往左)。

 

 

 

局部变量在栈,malloc分配的空间在堆

再看下面我自己编写的示例程序,它的功能是:先用一个指针数组存放数据,然后打印出来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pointers[3]; //
定义了一个 int * 型的指针数组,数组共3个元素,每一个元素指向一个 int 型数据
for (int i=0; i<3; i++)
{
int temp = i;
pointers[i] = &temp;
}
for (int i=0; i<3; i++)
{
printf("%d/n",*pointers[i]);
}
return 0;
}

它的输出结果是:

2

2

2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 malloc()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pointers[3];
for (int i=0; i<3; i++)
{
int *pTemp = (int *)malloc(sizeof(int));
*pTemp = i;
pointers[i] = pTemp;
}
for (int i=0; i<3; i++)
{
printf("%d/n",*pointers[i]);
}
return 0;
}

红色加粗标记的代码部分是与第一个程序不同的地方。它的输出结果是:

0

1

2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程序中所有变量在运行之前都会申请到具体的地址空间,比如全局变量,会在静态存储去申请到地址;

这两段程序的唯一区别在于:

1.      第一个程序第一个for循环中定义的是局部变量temp,如下图所示。temp的值会保存在栈中[A-4, A]的地址上,经过三次循环后,pointers[0]pointers[1]pointers[2]都会指向地址[A-4, A],然而最后一次循环将temp的值赋为2,即[A-4, A]上存放的数据为2,所以打印的结果就都是2

 

2.      第二个程序的第一个for循环中定义的pTemp虽然保存在栈中,但是pTemp实际指向的却是堆的地址,如下图所示。每一次循环,都会在堆里分配大小为32字节的空间,指针pTemp会指向该地址,然后由于pointers[i]=pTemp,所以每次pointers[i],都会指向新的地址,所以不存在最终结果覆盖的问题,所以结果为:0 1 2

 

  

 

 

 

补充说明1 链表插入问题

往链表中插入一个元素时应该注意:

当往链表中某一指定节点前插入一个元素时,必须获得该指定节点的前一个节点,即,假设链表为:AàBàC,往C之前插入D的话,必须要获得C的指针,然后:

D->next = B->next;  (or D->next = C;)

B->next = D

 

 

 

补充说明2 函数参数的计算顺序和压栈无关

int arr[]={6,7,8,9,10};

int *ptr=arr;

*(ptr++)+=123;

printf(%d,%d,*ptr,*(++ptr));

 

答案为什么是:88

 

以上这个问题和函数的压栈顺序无关,只和函数对参数的计算顺序有关系。

printf() 函数中,先计算的是*(++ptr),后计算的是*ptr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