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青春不迷茫?我该说点什么呢

最近,我看到的文字中,“迷茫”二字出现的频率很高,比美国X总统当选的概率还要高。所以,我忍不住想写点东西。
是啊,有哪位神童生下来就为自己的一生计划好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呢?谁不会迷失过自己?所以,迷茫的青春算什么,那是好事,那是老天在考验你,给你机会去做出选择,连老天爷都给你机会了,如果你不去珍惜,那就算了,反正时间不等人。

由于农历与公历的不同步,严重导致我对自己的生日的具体日期产生了可观的误差,很多时候,我是更愿意以公历的日期来计算,因为那个比较标准化,靠谱。所以,我们就是更喜欢有标准的、统一性好的东西,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不讨人喜欢。
我每年过生日都乐于平淡,不搞作,不办活动,不庆祝。要么当平常日子过,大不了也就是每年写一篇日志自我激励一下。我觉得这样就足够了,生日是我的生日,不是别人的生日,何苦要大张旗鼓地去庆祝呢,有什么好庆祝的?没有,像这样朴素地度过一年一度的生日,是非常好的,我很喜欢这样,平淡,但不平凡。
你说找一大堆人搞个轰轰烈烈的活动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从来不会去庆祝生日,就连自己家人我都对他们说:“不用搞什么,就当平常日子过就OK了。生日对我来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我只是用来告诉我自己,过了今天,又是一段新的旅程,记住永远奋斗,永远追求,永远进步就是最大的生日礼物了。”
我不喜欢物质上的礼物,庸俗。如果人类的情感是可以通过物质来估价的,那还算什么东西呢?那人还算什么狗屁高级灵长目动物吗?前不久看曾仕强教授讲《道德经》的讲座,其中第一讲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他说:“别看现在那些年轻人老说什么时尚啊之类,其实,越时尚,你会发现你离禽兽越近。”仔细一想啊,这句话确实是一语道破天机,也是啊,现在很多人就是缺乏反思,总自以为是地认为,无知是一种进步。这是很可悲很可怜的。
 这一点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明白了,所以,从小到大,我从来都不会抵制中国文化的。我一直在说:中国文化没有错,错就错在中国人把自己的祖先创造的宝贵财富都扭曲了。想一想也是,有哪个傻B会抵制自己民族的文化呢?古希腊文明有什么了不起,与中华文明比起来,它们算老几呢?
 今年的生日我是应该高兴的,为什么呢?虽然目前来说我还没有干出什么伟大的事业来,但是,我真的认为是值得高兴的。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悟出了许多东西,而且是大彻大悟,我反思了从大学毕业开始参加工作到现在所发现的所有事情。由于在家自由工作,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于是我把我过去所有的经历都在来回想,回忆起过去的事情,不断地回忆,不断地想,直到某一天,我看了一部神奇的电视剧,我就想通了。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很喜欢历史的人,尤其是我们中国的历史,所以,很多人就纳闷了,这些东西有啥用呢?为什么要去学习和研究呢?古代发生的事情离现在那么远了,还有意义吗?
我想,真正懂历史的人是不会说出这么没有修养的话来的,所以,我通常不是所有提出的问题都回答的,没有见地,没有品位的问题,靠,我还懒得去想。如果你学习历史是为了考试,或者只当故事书来看,那你不用学了,反正你学了也没用。

博古才能通今,人家太白兄在盛唐时期就看透了这一点了,你说如果你的智商比古人还低,你丢不丢人?你还算条毛现代人?李白为什么在那时候就明白了呢?因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你看,这就对了嘛。李白就告诉我了,为什么要学历史。 西人很聪明,现在我们科学家还在为平行宇宙理论痛苦不堪,而我们的祖先在那个时代就发现了平行宇宙了,了不起吧。
 
废话不扯,我喜欢历史是因为在里面可以找到自然规律,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前面说了,我最近看了一部神剧才悟出了一些东西。其实,那神剧不是新拍的,是2008年的,只是那时候我没看过而已,当然了,好电视剧从来不分时代,比如83版的《射雕》,即使到了现在,我相信其价值是依然很高的,不为别的,原因只有一个——意境。现在的电视剧虽然不缺演员,而演员的演技也很高,高到我们许多90后都看电视学坏了。特技也不缺的,高科技到了什么程度?现在的电视剧,科技含量是高到可以推翻牛顿力学三大定律的。可是,这其中,从艺术手法所流露出来的意境就不行了,所以,83版《射雕》能这么牛B,其根源就在这里,虽然场景不好,科技不高,但是人家就能演出“侠骨”之风,现在的武学电视剧哪有这种意味,既没有侠的气质,也没有侠的灵魂,倒像个傻B。
我最近看的电视剧是《李小龙传奇》,这不仅仅让我重新认识了截拳道,更重要的是它是怎么来的。但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其中不实成份固然是有的,但是,看完这部电视剧之后,我查找了大量与“李小龙创立截拳道”有关的资料。
接着也联想到更早时候看的电视剧《咏春传奇》,而且我将电视剧中比较重点的台词都用笔记下来了。
“万物与我并生,天地以我为一。”
“真的武是不局限于一招一式,无招才能胜有招。”
“一个人武功再高,他也只是一介武夫,只会逞匹夫之勇,永远也成不了武学宗师。”
“哲学是揭秘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任何东西都需要哲学的支配,它才会有灵魂。”
“传统的武术,不实用的动作太多,太花哨,浪费体力,没有用处。武术应当立足于实战,拳只有两个用途——攻与防,即中国哲学中的阳与阴,一阴一阳即为道渗透到宇宙万物的演化过程中。”
……

其实我喜欢看武侠片,也喜欢练武,不过,这不是为了打架,一方面是锻炼身体,同时也确实可以用来自我保护,有时候在外面会遇到一些王八蛋。另一方面,我希望从中好好体验一下境界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境界。

这时候我又想到,2006年我一上大学,首先买的两本书:《战国策》、《易经》。尤其是《易》,一直以来都被誉为“群经之首”,那《易经》肯下比《九阴真经》还要厉害了。是啊,《易》要读透它最大的困难就是解卦,六十四卦,我大学四年只解了两个卦,即乾卦和坤卦。当然这里说的不是算命,拿《易经》去算命的人都是白痴,这些人是不懂的,都说《易经》是“占而不卜”的,所以那些去占卜的人都是吃饱了没事干的人。
《道德经》我后来也买了一本,有原文也有译文的,所以还算看得进去,不过,给《道德经》写翻译和注解的作者,说实话的,我是不太认同他的注解,总觉得他有曲解老子的意味。
这时候我想起了曾仕强教授,他老人家可是不简单的。我记得第一次听他讲课,是在大学的时候,上课时老师播放曾老师的讲课视频给我们看,记得那时候老师说他老人家的观点是有争议的,当时我半信半疑,因为我从小就知道,相信老师的话,你就完蛋了;相信教材上讲的,你也完蛋;相信书上说的,你照样完蛋;相信专家说的,你更加完蛋。所以,那个时候,我对于曾老师讲的内容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

于是,我这段时间,从网上找到曾老师讲课的视频,认认真真的观看,并做好笔录,看完之后都会认真地去思考。经过一番对比,我想,我的大学老师是错的,曾教授的观点不用怀疑,大部分内容都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倒是现在国内的那些所谡的专家,他们的言论我反而不敢信。

有时候,我也会听到有人说:哲学只是纸上谈兵,小说里面骗人的,现实在没有这东西。我想,说这话的人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哲学是不是用来说的,也不是用来学的,它是用来参悟的,它是宇宙规律的浓缩。道是拿来行的,不是拿来说的,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接着我又想到了书法,是的,我的书法,虽不能说练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但我相信将来有一天,我的书法会练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的。我的书法风格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上初中,上高中的时候,我一直坚持修练,但为什么那么长时间我都无法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呢。我想就是因为那时候我根本不懂中国文化,也不是懂哲学,更不懂境界。是的,回想起来我总是骂自己,当初为什么悟性就这么低呢?为什么要到上了大学才领悟其中的真谛呢?是啊,后悔有什么用,客观世界也不会因为后悔而改变。晚了就晚了呗,现在觉悟也不迟。

要是让我说上大学哪一点最好,我想没有一点好处,除了有图书馆。图书馆才是上大学的重点,什么狗屁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全有个鸟用!学了等于没学,课依然上得那么肤浅,学了等于白学。就这种教育模式,交学费也是白交。
刚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是不明白这么高深的道理,但是,很快我就明白了,很简单,这是我的个性决定的。我的个性就是悟性比别人高,不是吹牛,信不信由你。一个人的悟性高低,其实是小时候就决定了。
想想为什么我会这样,那我真的要一辈子感谢我妈妈,为什么呢?我妈妈其实文化程度不高,自然也没有什么高深的见地,不过,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就是那么巧,她是误打误撞,反而帮了我。真的,我必须感谢伟大的母亲。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小很调皮,那时候,爸妈都要出去上班,而爷爷奶奶他们也要经常到地里忙农活,于是就没人管我了,但是小孩子太小,不管也不行,于是,妈妈就买了许多录音带,都是那时候很牛B的超级艺术家的大作,比如邓丽君。然后每天播放这些很美的音乐给我听,而且还要求我把哪位歌手哪个磁带,唱了哪些歌,要记下来,晚上要考我。那时候我不可能认识字,这什么歌手唱什么歌在哪个磁带上,真不好找。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候我居然莫名其妙地想到一个办法,记录音带的颜色,妈妈每次播放的时候都会告诉我这个是邓丽君,那个是徐小凤,哪个是罗文。对,就在妈妈告诉我的瞬间,我就把录音带外壳的颜色记下来就行了。时间一长了,我就练成一套绝世神功了。

后来上学了我才知道,老师教的汉字我在三四岁的时候就认识了,所以,什么幼儿园之类的,对我来说,上不上都无所谓。

在大学的图书馆里可以找到许多很深入的书,比如讲投资的,讲管理的,讲团队的,讲心理学的,讲艺术的,讲编程的,都很深入,很系统化,这样的书对我来说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因为我热爱编程,遗憾的是,我没选到计算机专业,但我的脾气就是这样的,赌一把,我就不信我依靠自学会学得比你们学计算机专业的差,你们的悟性也未必比我高。所以,从大二开始,我把专业都晾在一边,认真自学编程,不管同学笑我是玩黑客专业也好,还是说学这个有什么用也罢,我认准了的事情,要我放弃,做梦!我是不会走回头路的。
那些计算机专业的出来,很多都改到其他行业,或者一辈子当码农,我在想,那是因为他们修养太低而已,我是不相信我一辈子当码农的。
刚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最害怕的一句话就是“你有几年工作经验”,你奶奶的,有经验就很了不起吗?有工作经验就是牛人吗?放屁,我倒觉得越有工作经验的人越是草包,道理很简单——死脑筋。
刚刚毕业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毕业后混了几年,我更是觉得当初的想法是正确的。要是现在让我来招聘,我也不会招工作经验丰富的,我是优先找有一点点工作经验的,或者直接就是没有工作经验的,这些人才有培养价值,任何人才,只要可塑性高,那就是一笔无形资产。但是,大前提是:没有工作经验,但实力必须过关的,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的,滚!

经过毕业后这几年的研究和分析,更是发现当今IT界,失败的东西太多了。从企业的角度看,管理失败,产品设计主次不分,没有目标,人云亦云。没有战略目标的企业是非常危险的,它完全不知道它为什么而存在于这个市场之中,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发展,不知道为什么而竞争。这样的公司,2012迟早会降临到你的头上。
从个人来说,境界低的人,不知道自己来这个世界上是干什么的,境界稍微高一点,就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如果一个社会只存这两种人,那这个民族该完蛋了,没希望了,一台机器,没有思想的不停运转着,最后会怎么样。缺乏润滑油,没有电力了,机器就戛然而止,一切就这样停下来了,完了。

所以我工作的时候,不会特意去表现自己的,反正不喜欢干了就不干,管你三七五十一,本来就这么简单,有兴趣就干,没兴趣就闪,哪有那么多复杂的事情。通常很多人会认为,辞职或者被炒鱿鱼都会很沮丧。呵呵,我倒不是这么想,那正好说明你的下一个辉煌正向你走来。难道不是这样吗?
我也辞过职,我也被老板炒过鱿鱼,去年四月份,我就很光荣地被老板炒了,理由是我效率太低。这个理由确实很好,一位没有工作效率的员工有什么用,所以,我很认同老板的话,炒得好。老板,你把我炒我要感谢你,因为你帮我解放了自己,我一身轻,爽得要死。再说了,老板啊,你懂Web开发吗?一个人做一个Web应用,而且没有现成的基础框架的,什么也没有,没有相关文档,没有数据库,完全空白的,从零做起。老板,我敢跟你赌,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开发效率比我高的程序员的话,我一定拜他为师。可惜啊,你到现在还找不到这样的人,我也没办法跟你赌。老板,现在你明白了吧,为什么当天我是笑着离开公司的,因为我高兴。

不记得是谁说过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一扇窗,同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啊,这话说得太对了。正因为这样,我有了更多时间去做我喜欢的事。

受李小友的故事的启发,我想,我是不是也要像他那样,也创立一套编程哲学思想呢?融合中国古典哲学,以实战为主导,去除没有意义的东西,学习速度和开发速度最大化。谁说编程很难学?那是很多人走火魔,简单问题复杂化罢了。破除那些拗口晦涩的多余理论,化抽象为具体,把编程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张相联。世间万物皆有联系,现在许多搞IT的人最大的失败,就是孤立客观事物,缺乏编程哲学思想,综合修养差,做事情主次不分,全乱套。

其实培养专业人才这种观点本来就是错误的,把阴阳分离起来,阴阳是统一于万物之中的,不可分割,而现在很多失败的理念都是用二分法去处理客观事物。优秀的人才标准应该是具备综合素质修养的专业人才,这世界上不缺乏全能的人,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我们不必要去培养全能的人,但有综合素质,内外兼修的高质量人才是必须的,那才是合格的人才。

通常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程序员,代码写起来好像很会,本来三行代码可以完成的事情,他用了一百行,可以说写代码的能力非常了不起。可是呢,叫他弄个技术文档,或者为他写的类库做一些全面的注释,方便别人调用。他居然写不出来,天啊,连写作能力都没有的程序员,有什么用。写文档是什么技能?低级都称不上,那是基本技能!不然这么多年的书你不是白读了吗?再说,写代码和写文章是一个道理的,你文档写得一团屎,我相信代码也好不到哪里去。写代码和写文章是异曲同工啊。
这就可以总结了,人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技能不是最重要的,思想、思路才是王道。

所以,真正懂得招聘的人,不应该问工作经验,因为工作经验根本谈不上一种任职要求,工作经验的本质就是定势思维。只要考察应聘者的基础是否扎实,是否适合相应职位就够了。

自从我的书出版后,我收到不少读者发来的邮件,可是基本上都不是勘误的,而是许多应届毕业生的来信。也许是他们看了CSDN对我的专访吧。将其内容汇总成一句话,就是:“为什么我大学学了四年,好像什么都没学到?为什么我到最后什么都不会?”这些问题真的没有新鲜感,看得太多,听得太多了。是啊,为什么不早点发现这个问题,为什么要等毕业的时候才发现呢?你说,如果你在上大二的时候就发现了,那该多好呢。为什么你没有发现呢?
为什么我当年就能发现了呢?我当年就发现在大学里面,上课就是浪费青春,但我又不敢逃课,毕竟我们母校管得相对严格。是啊,不逃课,但我可以选择不听课。反正老师讲得好的时候,我就听,老师讲得不好,我就不听,你能把我怎么样?

所以我认为,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是好孩子,听话的学生不一定是好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能成大事,名校毕业的学生不一定很牛B。道理很简单——内因决定外因。是啊,我靠,这些知识高考的时候我们都背得滚瓜烂熟了,为什么就不会用呢?为什么不拿学到的知识来检视自己呢?既然为了高考,大家都死记硬背了那么多知识,难道你忍心高考一结束就还给老师吗?难道你就不会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我背这些东西也是为了告诉自己怎么做人吗?你看,就是没有几个人会这样想,书背了不拿来用,那是死读书。
想想我当初高考选择历史是明智的,高考分数也表明,我历史考得最高分。我学历史是很轻松的,不用死记硬背,反正比政治好学多了。把整个线索一串起来,在纸上画一个图,一目了然,还背书干吗?
高中教我们历史的伟大的蓝老师,我知道老师似乎特别重视我。我想不是因为我成绩好,因为成绩比我好的一大堆,轮不到我,但是,我很多问题会比别人想得更深入,历史教材上写的东西我根本不放在眼里,我的历史知识来源很丰富:
1、电视节目。
2、听老前辈讲的。
3、网上看到的分析。
4、各种正史,野史,各类历史图书、著作。
反正,教材上写的,我一个字也不信。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别人四年大学什么没学到,而我反而觉得收获良多,告诉你,秘诀只有一个:蔑视教材、蔑视专家、鄙视惯性想法。具体如下:
1、凡是教材上说对的,我要证明它是错的。
2、凡是人们都说这东西是XXX的,我偏要说它是YYY的。
3、凡是专家告诉你这是正确的,我就怀疑他是乱来的。
4、凡是老师跟你讲的,你只能相信一半。
5、看书不要从第一页翻起,先看目录,哪些该看的就去看,没必要看的,翻都不用去翻。
6、看书或者看别人的博客,杂志也好,只要看到对你刺激较大的话,一定要用纸抄下来,贴在桌子右下角。
7、当去做一件事,结果由于自己的问题没有做好时,要用拳头狠狠打自己100下,反正打不死,打伤了更好,深刻教训。
8、当计划的事情当天没有完成,晚上睡觉前必须在心理骂自己一顿。
9、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投入,不要三心二意,要专注到连晚上睡觉都能在梦里思考问题。
10、不准浪费钱,就算打电话也要少讲些废话,平时只要花钱在生活上,不该用的钱绝对不能用,不该买的东西,绝对不买。不跟风,不随波逐流,随大流的,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对于中国目前的大学教育,还有以下原因:
1、教材严重落后,至少落后15年。
2、老师严重落后,至少落后23年。
3、大学风气严重腐化,自控能力差的人,只能被同化,结果沦为牺牲品。
4、家教的失败,家长的责任。
5、社会公共教育失败,人生观、价值观背离宇宙发展规律。
6、高考的时候过度压抑,到了大学要好好爽一把,定力不足。
7、心理素质太差。受不起打击,吃不了苦,耐不了劳,玩物丧志。所以,近年来自杀行为总体趋势呈现为年轻化、低龄化、普遍化。还惊现不少网络相约自杀事件。
8、不重视中国文化的下场,把无知当成优越。心灵空虚,生活空白,不知所为。觉得学习古诗词,古代文化是落后,过时了。所以,没有文化就是离禽兽越近。武术和体育运动是从生理上锻炼自己,艺术就是在内心层面锻炼自己,哲学就是在精神层面激励自己。

因为我是文科生,所以说嘛,“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因为我是文科生,所以,我学起编程来比理科生更有悟性,为什么?理科是靠头脑发热的,而我们文科是要靠悟的,你只要参透了,任何事情都是那么简单。所以,我用“悟”来学习编程,这一起点本身就比你们理科生要高了。一开始就已经拉开差距了。
另外,文科生还有一大优点——善于总结。凡是学了知识不懂得去总结的人,是永远不会有突破的,不信你试试看。

我以前也几度摇摆不定,也是找不到方向,不过,我的心并没有迷路,我的潜意识告诉我,我这辈子是要注定要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的,只是由于世事变化无常而暂时走了一条迂回道路罢了。最终我的人生轨迹还是会走上教育之路。所以,如果你迷茫的话,你应该好好的去跟你的潜意识交流一下,因为那里才能反映出一个真实的自我。在我从小到大那么多的梦想中,当一名教师是一直萦绕在我心里,所以,我很肯定地找到自己的路,我最终是要成为一代宗师的。对,我就是这样对自己说的,不要害怕,不敢说出来,如果你连说出自己梦想的勇气都没有,那你还有勇气去奋斗吗?
既然我现在已经坠入IT行业这个“深渊”,人生一旦启航,你就别想再回头了。但是,并不一定说我做了其他的事就离梦想越来越远,我不见得。你想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好老师,是要从事教育事业的,而我现在是走上了IT之路,那我是不是离梦想越来越远呢?我肯定地告诉你,不!把“IT”和“教育”串联起来就是“IT教育”,你看,这么一来,我又找到我的梦想了。
我们很多人就是不懂得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现在很多人都把所谓的“前景”看得太重了,我可以说,凡是过于势利的人,终究是成不了气候的,因为你沉不住气,你浮躁。你看看以前的人,远的不说,就说我们的父辈们,他们不管学习还是做人做事,都是很踏实的,哪像现在的人,你都还没开始学呢,就问什么“前途”,你连这个东西是什么都不知道,就问有没有“前途”,我看这样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宇宙既然让这个东西出现在世界上,它就自然有前景了,不然你还能学吗?有前景的东西才有人教,你才能学得到。如果某个东西没有前途了,那你还能问这个东西有前途吗?我估计你连这个东西叫什么都不知道。
既然连你这么无知,这么功利化,这么肤浅,这么不堪大用,这么没出息的人都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这东西存在,那就说明这东西太有前途了,不然的话,以你的孤陋寡闻,你还会问:“学XXX现在好找工作吗?” 你连XXX的名字都知道了,它当然好找工作了,否则你怎么知道XXX的存在。
这就好比,你去问别人说:“哥们儿,你认识YYY吗?他的技艺很精湛吧?” 你想想看,如果大家都问关于YYY的问题,那就说明YYY是个大名人,肯定是个不一般的人物,你去拜他为师肯定没错的,如果YYY不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你会认识他吗?

因此,那些经常问:“学XXX有前途吗?现在用ZZZ好找工作吗?” 凡是看到这种人,我建议你不要理他,并且远离这种人,跟这种人来往,高手也会变成菜鸟。
问这种问题的人,本质只有一个:掩饰自己学艺不精,不学无术罢了。你听过哪个把XXX学得很精湛的人会问这样的低级问题吗?当然不会,因为学得好的人心里明白:“我这么强大,前途无量,还怕什么。” 以后,凡是有人问你学XXX的前景如何这种问题的,肯定是一个不认真学习,并且想浑水摸鱼的人,也就是“南郭先生”。

迷茫应该说是一件好事,就是因为迷茫,你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所以,我奉劝那些正在迷茫的人,趁这个机会好好去剖析一下自己,如果你迷茫,就说明至少你还了解自己的,就是因为没找到你喜欢的事情做你才迷茫,不然你还迷茫条毛呢,是吧?越是迷茫就越能找准你的位置,迷失了你才知道你这辈子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迷失了不是坏事,只要你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跳出来就行了,真正的悲剧是迷茫一辈子的人,那就无可救药了,等着下辈子再奋斗吧。
  • 19
    点赞
  • 1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8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8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