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一个拖垮公司的技术架构?

说起来,现在很多公司都想在互联网中分一杯羹,尤其是传统行业的小公司,一旦看到了互联网的红利,就恨不得把自己变成下一个“独角兽”。

不过,有时候这种转型并不是那么简单。前不久,我看到一个帖子,真是给我上了一课,简直像一本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图片

事情是这样的,有家公司老板看到了互联网的机会,想搞点大动作。

他们的合伙人之前自己搞业务和研发,虽然辛苦但还是有所收获,还拿到了风投。结果合伙人觉得这项目有前途,就自己单干了。

老板一看,这怎么行啊!于是,他决定请个大牛来组建团队,花大钱、快步伐、上市场,想着一年搞定。

然而,一年之后,公司不仅没能实现理想,还差点破产。老板到现在都在纳闷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家公司是如何一步一步把自己拖垮的,大家听了可别笑,这些坑,真的不能跳啊!

一、去BAT挖技术牛人

老板一开始就觉得,既然要搞事情,那就得请厉害的人啊!于是,他就跑到BAT这种大厂去挖技术牛人。

那些大厂的员工,哪个不是人中龙凤?可是你知道吗,这些人到小公司来,根本不是一个节奏。

为什么呢?这些大厂出来的技术牛人,习惯了大厂的工作模式和资源环境,突然让他们来个小公司,简直就是脱离了水的鱼。再加上,小公司里的老员工可是一路跟着老板拼搏过来的,这些人突然空降,反而激起了老员工的反感。

公司内部一片乌烟瘴气,团队协作都成问题,还指望他们带来什么创新和突破?

二、搞敏捷开发,每周发版本

老板听说敏捷开发牛啊,灵活、快速,还能及时响应市场需求。

于是,他决定按照敏捷开发的方法,每周发一个版本,遇到紧急情况,还要发两次。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

可是,实际操作起来,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每周发版,意味着开发、测试、上线都得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

而且,一旦有个什么bug,整个团队就得连夜加班赶工。员工们每天都在高压状态下工作,疲惫不堪,效率反而越来越低。

最后,产品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反而问题不断。客户的投诉一波接一波,公司形象大打折扣。

敏捷开发本来是好东西,但得看你怎么用啊。这不,一不小心就成了“敏捷掉坑”。

三、严格角色配比

老板还挺讲究,说要严格按照1:5:1的比例来配置产品、开发、测试人员。乍一听,好像挺科学的,人员配置合理嘛。可是实际操作中,问题就来了。

项目需求不断变化,任务量也不均衡。按死板的比例配人,根本没法灵活应对实际情况。开发人员忙得脚不沾地,测试人员有时却没事干,效率低下不说,还容易产生矛盾。

四、狠抓技术管理

老板觉得技术管理很重要,必须严格抓。于是,各种流程、制度、规范应有尽有,搞得比大厂还大厂。

结果是,员工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在填表、写报告、开会这些杂事上,真正用来干活的时间反而少了。

管理是为了提高效率,而不是增加负担。过度的管理,不仅让员工压力山大,还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最后,大家怨声载道,工作积极性也越来越低。

五、鼓吹创业文化

老板很推崇创业文化,每天都在鼓吹要有创业精神,要有拼搏精神。可是,说归说,做归做。员工们天天听着这些口号,心里却想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创业精神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际行动。光说不练,天天喊口号,最后只会让员工觉得你是在画饼充饥,时间久了,谁还愿意跟着你拼?

六、按代码行数考核绩效

老板为了激励技术团队,决定按代码行数来考核绩效。代码写得多,奖金拿得多。听起来挺合理吧?可是,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

程序员们为了多拿奖金,开始拼命写代码,哪怕不必要的代码也要写。结果是,代码量上去了,质量却下来了。

更糟糕的是,优秀的程序员反而不愿意留在公司,觉得这简直是对技术的侮辱。最后,公司里留下的都是那些不求质量、只求数量的“代码机器”。

七、上中台

老板还听说中台很牛,可以提升效率、整合资源。于是,又花大价钱上了个中台系统。可是,结果是投资一大笔,产出却寥寥无几。

中台本来是为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可是对于一个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中台的成本远远大于收益。最终,公司在这上面花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却没有看到预期的效果。

结尾

就这么玩着玩着就玩完了~

盲目跟风、大手笔投资、追求速成,反而容易掉进各种坑里。

至于具体怎么操作,得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定,不能一味照搬大厂的经验,也不能听风就是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