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 堆内存模型

新生代和老年代

jvm中的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

  • 新生代用来存放新生的对象,新生代中的对象朝生夕死,所以会频繁的触发 minor (脉了)GC 进行垃圾回收。新生代分为 eden 区、survivor from 区和 survivor to 区。eden区是java新对象的出生地,如果新创建的对象占用内存很大的话就会直接分配到老年代。当eden区的内存不足时就会触发 minor gc 对新生代进行一次垃圾回收。survivor from 区存放的是上一次minor gc 的幸存者,它将作为这一次gc的被扫描者。survivor to 区会保留这一次gc的幸存者。
  • 新生代 minor gc 的流程是:它采用的复制算法,首先eden区和survivor from区中存活的对象复制到survivor to区域,并将它们的年龄加一。然后清空eden区和survivor from区中的对象,接着将survivor from和survivor to互换,也就是原先的survivor to成为下一次gc时的survivor from。(这样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对象的年龄达到了老年代的标准,就放进老年代;如果survivor to区域的空间不够的话,就会通过分配担保机制,将多出来的对象提前转到老年代,但老年代要进行担保的前提是自己本身还有容纳这些对象的剩余空间,由于无法提前知道会有多少对象存活下来,所以这里是取之前每次晋升到老年代的对象的平均大小作为经验值,与老年代的剩余空间做比较)
  • 老年代主要存放生命周期较长的内存对象,所以不会频繁的进行垃圾回收。老年代采用的是标记清除算法,也就是首先扫描一次老年代,标记出存活对象,然后回收没有标记的对象。

JVM 内存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堆和方法区逻辑上是分开的,但是在物理内存上两者又是连续的再精确一些的话,实际上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元空间保存在本地内存中的好处是什么呢?

  • 原因一:因为直接内存,JVM将会在IO操作上具有更高的性能,因为它直接作用于本地系统的IO操作。而非直接内存,也就是堆内存中的数据,如果要作IO操作,会先复制到直接内存,再利用本地IO处理。
    从数据流的角度,非直接内存是下面这样的作用链:本地IO --> 直接内存 --> 非直接内存 --> 直接内存 --> 本地IO

而直接内存是:本地IO --> 直接内存 --> 本地IO

  • 原因二:整个永久代有一个 JVM 本身设置固定大小上线,无法进行调整,而元空间使用的是直接内存,受本机可用内存的限制,并且永远不会得到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JVM 常用配置参数(Java 8)

日志

-XX:+PrintFlagsFinal,打印JVM所有参数的值
-XX:+PrintGC,打印GC信息
-XX:+PrintGCDetails,打印GC详细信息
-XX:+PrintGCTimeStamps,打印GC的时间戳
-Xloggc:filename,设置GC log文件的位置
-XX:+PrintHeapAtGC查看 GC 前后的堆、方法区可用容量变化
-XX:+PrintTenuringDistribution,查看熬过收集后剩余对象的年龄分布信息
-XX:+PrintGCApplicationConcurrentTime
-XX:+PrintGCApplicationStoppedTime 查看 GC 过程中用户线程并发时间以及停顿的时间

参考文档
https://www.javanav.com/val/acbb4071b64240b49145a1baf7856551.html

dump 设置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 -XX:HeapDumpPath=/tmp/heapdump.hprof,当 OOM 发生时自动 dump 堆内存信息到指定目录

内存设置

-Xms,设置堆的初始化内存大小
-Xmx,设置堆的最大内存
-Xmn,设置新生代内存大小
-Xss,设置线程栈大小
-XX:NewRatio,新生代与老年代比值
-XX:SurvivorRatio,新生代中Eden区与两个Survivor区的比值,默认为8,即Eden:Survivor:Survivor=8:1:1
-XX:MaxTenuringThreshold,从年轻代到老年代,最大晋升年龄。CMS 下默认为 6,G1 下默认为 15
-XX:MetaspaceSize,设置元空间的大小,第一次超过将触发 GC
-XX:MaxMetaspaceSize,元空间最大值
-XX:MaxDirectMemorySize,用于设置直接内存的最大值,限制通过 DirectByteBuffer 申请的内存
-XX:ReservedCodeCacheSize,用于设置 JIT 编译后的代码存放区大小,如果观察到这个值有限制,可以适当调大,一般够用即可

设置垃圾收集相关

-XX:+UseSerialGC,设置串行收集器
-XX:+UseParallelGC,设置并行收集器
-XX:+UseConcMarkSweepGC,使用CMS收集器
-XX:ParallelGCThreads,设置Parallel GC的线程数
-XX:MaxGCPauseMillis,GC最大暂停时间 ms
-XX:+UseG1GC,使用G1垃圾收集器

CMS 垃圾回收器相关

-XX:+UseCMSInitiatingOccupancyOnly
-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与前者配合使用,指定MajorGC的发生时机
-XX:+ExplicitGCInvokesConcurrent,代码调用 System.gc() 开始并行 FullGC,建议加上这个参数
-XX:+CMSScavengeBeforeRemark,表示开启或关闭在 CMS 重新标记阶段之前的清除(YGC)尝试,它可以降低 remark 时间,建议加上
-XX:+ParallelRefProcEnabled,可以用来并行处理 Reference,以加快处理速度,缩短耗时

G1 垃圾回收器相关

-XX:MaxGCPauseMillis,用于设置目标停顿时间,G1 会尽力达成
-XX:G1HeapRegionSize,用于设置小堆区大小,建议保持默认
-XX:InitiatingHeapOccupancyPercent,表示当整个堆内存使用达到一定比例(默认是 45%),并发标记阶段就会被启动
-XX:ConcGCThreads,表示并发垃圾收集器使用的线程数量,默认值随 JVM 运行的平台不同而变动,不建议修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JVM的内存模型是指Java虚拟机在运行时对内存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它定义了JVM内存的不同区域以及各个区域的作用和特点。 JVM的内存模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程序计数器,用于记录当前线程执行的字节码指令的地址。 2. Java虚拟机栈(Java Virtual Machine Stacks):每个线程在执行Java方法时会创建一个对应的栈帧,栈帧用于存储方法的局部变量、操作数栈、方法返回值等信息。 3. 堆(Heap):堆是JVM中最大的一块内存区域,被所有线程共享。它用于存储对象实例和数组。堆内存由垃圾回收器自动管理,负责对象的分配和释放。 4. 方法区(Method Area):方法区用于存储已加载类的信息、静态变量、常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在JDK 8及以后的版本中,方法区被元空间(Metaspace)所取代。 5. 运行时常量池(Runtime Constant Pool):每个类或接口在编译后都会生成一个运行时常量池,用于存放编译器生成的字面量和符号引用。 6.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s):本地方法栈用于执行本地方法(Native Method)的栈。 7. 直接内存(Direct Memory):直接内存不是JVM管理的堆内存,而是通过操作系统本地IO直接分配的内存。一般在使用NIO(New Input/Output)时会使用到直接内存。 这些内存区域共同组成了JVM的内存模型,对于Java程序的运行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