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首先声明,俺不是华为的,早年倒是想去的,但面试没有通过(没办法,水平不够)。

      对这家企业,我首先是尊重,因为它让好多人先富了起来(任总很信小平,但更重要的是华为让优秀的技术人员能专心做技术,就拿到丰厚的回报),看看同班同学(差不多半数在华为呆过),看看周围(小区的富裕家庭)。其次呢,没有了。对不起,因为不了解,之前见过好多华为的书(封皮上就有大大的华为两字),但一本没看过(为啥?伤心呗。唉呀,水果放在外面太久,有点儿酸了)。

      近日,我的领导突然要求咱看这本书,那就看吧。

      说是书,其实咱看的是电子文档(对不起,但实际上我很少看电子的,买书的话好象有点来不及),差不多花了4个小时,我翻啊翻啊就翻完了。为啥要写读后感呢,因为,看完之后觉得很奇怪?为啥领导要咱看这书捏?难道要选我当CEO(开玩笑,咱领导离CTO都还有距离)。

     好吧,言归正传!读后感,俺有三感。

     第一感:关键词——客户

      我们来看看书中描述的华为的信条:

       1: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2: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竞争力和赢利能力;
       3:持续管理变革,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
       4: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华为的观点是:只要我们顺应了客户需求,就会成功!

MD,看完这之后,第一感觉是有点儿乱(这都啥,客户,交付,友商),第二感觉是这咋象是在对咱公司进行批判呢(俺们的产品客户满意度很差,产品质量不好,没见到几家客户通过我们提升了竟争力,俺们的交付能力是最差滴,销售人员目前有项目都不敢接,友商在俺们公司就是敌人,俺们和它誓不俩立,它做啥,咱也做啥,在卖场上共同把产品变成白菜,让客户享受白菜的价格,黄花菜的服务),说得太夸张了?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嘛。

再仔细一想,我想起一些事情:

事件一:我大学上铺的兄弟在进华为之前在另一大城市推销马桶,英语四级没过,到华为面试前,投奔我这儿(那时我已被华为拒了),进入华为,职位是客户接待。当时我立马很佩服,佩服华为识人之能,因为我这哥们有超强的社交能力。几年后,偶遇另一个华为的同学(技术大拿)告诉我,你们宿舍的XXX很强啊,在华为连续两年拿了好几次A(是A还是优,我记不得了),这个是非常罕见滴。客户接待都做些啥?这咱就不细说了,反正就是让客户啥都满意。

事件二:一样是宿舍的同学(对不起,我们宿舍就有四个在华为呆过),一样是投奔我,去了华为当时的工厂(玩友,技术不行),居然,试用期被刷掉了。然后,半年后,又去面试,二进华为,工作是调试机柜(叫做售后服务,说起来好象还要扛机柜)。说句心理话,我当时很看不起这个职位(实际上我们同专业有很多同学都去干了这个),现在想来,华为在技术支持这个环节,当年真的很强。我毕业后同一个公司的校友,去了华为,也是干这个,目前是中兴的高管。不是标榜我所在学校的技术有多强,但当时我们学校在外面找工作是灰常容易的,同学们的基本素质还是不错滴。我现在公司最大的问题就是项目交付问题,抛开产品本身的质量不说,实施人员的水平实在是参差不齐,完全无法让客户满意。

华为的老板说:你们要脑袋对着客户,屁股对着领导。确实,他不是光说说而以。

我想了想,总结两句:客户是什么?他不是上帝,也不是衣食父母,他实际上是你的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而竟争对手呢,不对,它是友商,他是合作伙伴。唉,很多企业,甚至很多行业做不好,坏就坏在这两点上了。

    第二感:关键词——创新

     创新就是在消灭自己,但你不创新就会被对手消灭。
在产品技术创新上,华为要保持技术领先,但只能是领先竞争对手半步,领先三步就会成为‘先烈’。

苹果公司成功的不是技术也不是产品,而是乔布斯那永远贴近人性、贴近客户的敏感而偏执的灵魂。

说实话,书中并没有说太多的创新,我提这个关键词的原因是,这几年,对于创新二字,谈得太多了,我每次见到都会头疼,我本人是资质平庸之人(所以进不了华为),对于工作的事,基本谈不上什么创新,基本也就是和尚办工,念经敲钟。而所在企业,成天高举的就是创新的大旗(应该已有好多年)。我总是处于怀疑自已之中,但回头一看,又没见到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偶有披着创新外衣的产品,但在它的旁边更多的是急待改善的,腐烂在客户那里的烂尾产品。甚至身边的人认为,我们必须做新的东西,因为旧产品的覆盖率已经饱和了(实际上旧产品对于客户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赚不了什么钱。OH,My God,我实在是无语。我相信,创新是一小部分人的事,但解决目前客户的问题是大部分人的事情,也是踏踏实实应该做的事情。解决客户的问题,一定不是搞个什么XX计划就能解决的。应该从根本上,从产品规划层面解决客户的问题。
再总结两句:创新对于客户来说,它是个P,解决现有问题远比创新重要,往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创新,客户满意,产品进步。如果要在新技术领域创新,那是公司的投资行为,你不能让客户为你的新领域预研买单,也不能让员工觉得公司只注重新领域,那是会伤人滴。

说实话,我很反感老是提创新,连手头的事情都做不好,你凭什么,有什么资格去创新,你对你的客户负责了吗?

记者有问过:华为为什么会成功?任正非答:“因为我们理解了中国的客户需要”,我觉得这句话比创新更重要。

华为从来都不认为自已是技术驱动型的公司,而是客户驱动型的公司,因为技术导向会导致空想,导致凭想象做事。

第三感:关键词——坚持

华为一位高管说:在华为,什么成本都可以砍,唯有研发的10%不许动摇,10%投不下去,研发的负责人要被砍头。任正非反复强调,企业是一种建设性组织,非到万不得已,不轻言变革。变革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一把双面刃,稍有不慎,就会给组织带来破坏性震盪。变革是个魔盒,不见得能释放出天使,但却常常释放出魔鬼。

坚持,我很佩服华为对研发人员所做的,我基本上没有听到华为的同学讲过华为的坏话,即使是中途退场的,华为对研发人员的地位很坚持,取得了应有的回报。这个很强!

这些年,很多公司在谈转型,向服务转型,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向云计算转型,说实话,公司内的研发人员大多数被搞得晕头转向!

最近一轮中超,恒大输球了,原因是在于懈怠和疲惫。但是不得不抱怨两句:天津的球场确实很菜地。对于天津队,咱也挖苦两句,脚下踩着的是菜地时,也就只能想想保级吧!同样的,咱引申一下,如果连客户的基本需求都搞不定,谈什么向服务转型?连客户的项目都交付不好,难道换一个马甲,客户就认可你?当客户是傻的吗?不要说什么不转型不向新领域进军就会死,我认为这不是技术领域的问题,而是客户的需求问题(客户需要要新领域的东西,他会放心将给他放心的公司)。技术并不是不能追赶的,它是个绝对速度和加速度的问题,但客户的需求,是个方向问题,如果方向不对,那玩笑就开大了。我很难想象,如果XX奶粉公司的奶粉做得不好,不把奶粉的质量搞好,而去搞别的产品,客户就会认可了? 这里有个孰轻孰重的问题。



     写到这里,才发现已经不是什么读后感了,变成牢骚了,好吧,有些牢骚是没机会发吧,借这个小众的,快被大家遗忘的博客,来发发牢骚也不错!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