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corder Observability 成立至今仅仅只有3个多月,团队到岗只有不到2个月;但是tricorder的历程横跨整个2022。从对 Pixie/New Relic 的幻灭,到与高中同学和 eBPF 社区专家一起发起 Tricorder,经历融资挫败几乎放弃,到获得陆奇博士的认可和奇绩创坛(特别是董科含和奇绩的实习生)的支持、鼓励,加入 2022 秋季创业营,放弃140万美元年薪,在9月底到11月底经历迄今为止最快、最深刻的认知提升,一晃眼就过去了一整年。
Tricorder 源自对 Pixie/New Relic的幻灭。所有被收购的创业公司都是结束了她的生命周期;无论收购方如何真心实意想要为被收购团队提供支持,让其自由成长,收购带来的短期满足感会迅速摧毁团队的动力、激情。如果吃饱喝足,就不会感受到饥饿;感受不到饥饿,就不会释放饥饿感带来的压力、动力。Pixie 团队让我切身体验了自由的技术团队所能焕发出的惊人创造力;但是这种创造力所需要的环境是如此的微妙,以至于所有人都在为 New Relic 收购感到某种满足感的时候,这种创造力就已经悄悄的离开了。
New Relic 给我的教训是,工程师背景的 CEO 的角色必须指向 CEO,而不是工程师。CEO 必须要解决一个团队、公司最深刻、最困难的问题,而此类问题极少是技术或者工程问题,此类问题的核心主题恰恰永远都是围绕人。代码是可靠的,可以用可观测性工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