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dle实现手写数字识别(1)

学习思路

内容来源于百度毕然老师学习课程教案。图1是毕然老师总结的“纵横学习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首先基于百度的paddle来建模解决一个问题的思路,纵向上分为六个步骤,横向上对每一个步骤进行细分学习。

数据处理

# 设置数据读取器,API自动读取MNIST数据训练集
train_dataset = paddle.vision.datasets.MNIST(mode='train')

读取minst的train训练集数据,paddle内置了常规用于测试开发的数据集。

mnist
cifar
Conll05
imdb
imikolov
movielens
sentiment
uci_housing
wmt14
wmt16

可视化第一张图片数据

train_data_0 = np.array(train_dataset[0][0])
train_label_0 = np.array(train_dataset[0][1])

# 显示第一batch的第一个图像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plt.figure("Image") # 图像窗口名称
plt.figure(figsize=(2,2))
plt.imshow(train_data_0, cmap=plt.cm.binary)
plt.axis('on') # 关掉坐标轴为 off
plt.title('image') # 图像题目
plt.show()

print("图像数据形状和对应数据为:", train_data_0.shape)
print("图像标签形状和对应数据为:", train_label_0.shape, train_label_0)
print("\n打印第一个batch的第一个图像,对应标签数字为{}".format(train_label_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飞将api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型设计

在房价预测深度学习任务中,我们使用了单层且没有非线性变换的模型,取得了理想的预测效果。在手写数字识别中,我们依然使用这个模型预测输入的图形数字值。其中,模型的输入为784维(28×28)数据,输出为1维数据,如 图4 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入像素的位置排布信息对理解图像内容非常重要(如将原始尺寸为 28 × 28 28×28 28×28图像的像素按照 7 × 112 7×112 7×112的尺寸排布,那么其中的数字将不可识别),因此网络的输入设计为 28 × 28 28×28 28×28的尺寸,而不是 1 × 784 1×784 1×784,以便于模型能够正确处理像素之间的空间信息。
————————————————————————————————————
说明
在单层神经网络(对输入做加权求和)没有处理图像的像素点的位置信息,模型的输出结果很差的。
————————————————————————————————————
下面以类的方式组建手写数字识别的网络:

# 定义mnist数据识别网络结构,同房价预测网络
class MNIST(paddle.nn.Layer):
    def __init__(self):
        super(MNIST, self).__init__()
        
        # 定义一层全连接层,输出维度是1
        self.fc = paddle.nn.Linear(in_features=784, out_features=1)
        
    # 定义网络结构的前向计算过程
    def forward(self, inputs):
        outputs = self.fc(inputs)
        return outputs

训练配置

训练之前先需要生成模型实例。在设置优化算法和学习率。

model =  MNIST()

def train(model):
    # 启动训练模式
    model.train()
    paddle.io.Dataloader(paddle.vision.datasets.MNIST(mode='train'), batch_size=16,shuffle=True)
    # 定义优化器
    opt = paddle.optimizer.SGD(learning_rate=0.001, parameters=model.parameters())

训练过程

训练过程采用二层循环嵌套。训练完成后保存模型和参数,方便后续使用。

  • 内层循环:负责整个数据集的一次遍历,遍历数据采用分批次batch_size。
  • 外层循环:定义遍历数据集的次数,本次 训练中外层循环10次,epoch设置。
model =  MNIST()

def train(model):
    # 启动训练模式
    model.train()
    paddle.io.Dataloader(paddle.vision.datasets.MNIST(mode='train'), batch_size=16,shuffle=True)
    # 定义优化器
    opt = paddle.optimizer.SGD(learning_rate=0.001, parameters=model.parameters())
    EPOCH_NUM= 10
    loss_list=[]
    for epoch in range(EPOCH_NUM):
    			for batch_id, data in enumerate(train_loader()):
            images = norm_img(data[0]).astype('float32')
            labels = data[1].astype('float32')
            
            #前向计算的过程
            predicts = model(images)
            
            # 计算损失
            loss = F.square_error_cost(predicts, labels)
            avg_loss = paddle.mean(loss)
            
            #每训练了1000批次的数据,打印下当前Loss的情况
            if batch_id % 1000 == 0:
                loss = avg_loss.numpy()[0]
                loss_list.append(loss)
                print("epoch_id: {}, batch_id: {}, loss is: {}".format(epoch, batch_id, loss))
            
            #后向传播,更新参数的过程
            avg_loss.backward()
            opt.step()
            opt.clear_grad()
   return loss_list
            
loss_list = train(model)
paddle.save(model.state_dict(), './mnist.pdparams')            
绘制损失变化曲线
def plot(loss_list):
    plt.figure(figsize=(10,5))
    
    freqs = [i for i in range(len(loss_list))]
    # 绘制训练损失变化曲线
    plt.plot(freqs, loss_list, color='#e4007f', label="Train loss")
    
    # 绘制坐标轴和图例
    plt.ylabel("loss", fontsize='large')
    plt.xlabel("freq", fontsize='large')
    plt.legend(loc='upper right', fontsize='x-large')
    
    plt.show()

plot(loss_lis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模型测试

模型测试主要目的是验证训练好的模型是否可以正确识别出数字,包括已下步骤:
1.声明实例。
2.加载模型,加载训练过程中保存的模型。
3.灌入模型,将测试样本传入模型实例,模型的状态设置为eval模式,告诉框架接下来只是做前向计算,不会计算梯度和反向传播梯度。
4.获取预测结果,取整后作为预测标签输出。

# 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计算过程
params_file_path = 'mnist.pdparams'
def test(params_file_path):
    # 定义预测过程
    model = MNIST()
    # 加载模型参数
    param_dict = paddle.load(params_file_path)
    model.load_dict(param_dict)
    # 灌入数据
    model.eval()
    accs = []
    for batch_id,data in enumerate(test_loader):
        images = norm_img(data[0]).astype('float32')
        labels = data[1].astype('int64')
        #前向计算的过程
        predicts = model(images)
        acc = paddle.metric.accuracy(predicts,labels)
        accs.append(acc.numpy()[0])
        avg_acc = np.mean(accs)
    print("平均准确率", avg_acc)

下面随机加载自己准备的一张图片来做测试:

# 导入图像读取第三方库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g_path = './work/example_0.jpg'
# 读取原始图像并显示
im = Image.open('./work/example_0.jpg')
plt.imshow(im)
plt.show()
# 将原始图像转为灰度图
im = im.convert('L')
print('原始图像shape: ', np.array(im).shape)
# 使用Image.ANTIALIAS方式采样原始图片
im = im.resize((28, 28), Image.ANTIALIAS)
plt.imshow(im)
plt.show()
print("采样后图片shape: ", np.array(im).shape)

预测:

# 读取一张本地的样例图片,转变成模型输入的格式
def load_image(img_path):
    # 从img_path中读取图像,并转为灰度图
    im = Image.open(img_path).convert('L')
    # print(np.array(im))
    im = im.resize((28, 28), Image.ANTIALIAS)
    im = np.array(im).reshape(1, -1).astype(np.float32)
    # 图像归一化,保持和数据集的数据范围一致
    im = 1 - im / 255
    return im

# 定义预测过程
model = MNIST()
params_file_path = 'mnist.pdparams'
img_path = './work/example_0.jpg'
# 加载模型参数
param_dict = paddle.load(params_file_path)
model.load_dict(param_dict)
# 灌入数据
model.eval()
tensor_img = load_image(img_path)
result = model(paddle.to_tensor(tensor_img))
print('result',result)
#  预测输出取整,即为预测的数字,打印结果
print("本次预测的数字是", result.numpy().astype('int32'))

result Tensor(shape=[1, 1], dtype=float32, place=CPUPlace, stop_gradient=False,
[[1.19249249]])
本次预测的数字是 [[1]]

从打印结果来看,模型预测出的数字是与实际输出的图片的数字不一致。这里只是验证了一个样本的情况,如果我们尝试更多的样本,可发现许多数字图片识别结果是错误的。因此完全复用房价预测的实验并不适用于手写数字识别任务!

接下来我们会对手写数字识别实验模型进行逐一改进,直到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GoogleNet是一种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常用于图像识别任务。而PaddlePaddle是一种深度学习开源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神经网络模型和训练工具。GoogleNet和PaddlePaddle可以结合应用于数字识别数字识别是一种常见的图像分类任务,其目标是将数字的图像分类为0到9的数字。利用GoogleNet模型的卷积和池化层可以有效地提取图像的特征,而全连接层可以进一步将这些特征映射到0到9的类别上。这样,通过GoogleNet模型可以对数字进行准确的识别。 在PaddlePaddle中,我们可以使用提供的图像分类工具箱,利用GoogleNet模型进行数字识别的训练和推断。首先,我们可以利用PaddlePaddle的数据处理模块对数字的图像进行预处理,例如,将图像调整为统一的大小、进行灰度化处理等。然后,我们可以使用PaddlePaddle的模型定义模块构建GoogleNet模型,并设置合适的超参数和损失函数。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PaddlePaddle的训练模块对GoogleNet模型进行训练,通过反向传播算法不断优化模型的参数。训练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PaddlePaddle的预测模块对新的数字图像进行推断,即预测其所属的数字类别。 总结来说,GoogleNet在数字识别上的应用存在于PaddlePaddle这个深度学习开源平台中。利用PaddlePaddle提供的工具和模块,我们可以方便地构建和训练GoogleNet模型,从而实现准确和高效的数字识别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