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进入云原生后的企业级应用构建的一些思考

当我们进入云原生方向后(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怎么进行产品构建?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得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大多数规模企业已经完成或正在推动it基础架构云化,这个是不净的事实,同时也有大量的企业还没有进行云化处理,更多的企业只是在特定的云平台中租赁了运行环境。

也就是说,企业级应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是原生云与基于特定机器部署长期并存。那我们下一步将怎么推动自身的基础应用架构转型呢?是否可以统一标准,即使对方是提供运行机器,也要求提供容器运行环境,统一采用镜像部署?

如果能确认以上问题,就能快速做出决策。

It运行模式确实再硬件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慢慢发生改变:物理机运行--->虚拟机运行---->容器化运行---->云化部署。

开发模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本质的运行环境也没有变化,只是提供基础服务/运行上下文环境有一定的变化。本质上都是在基于OS之上的软件运行,只是我们对硬件的编排能力与部署方式在不断变化。

物理机/虚拟机:

对于软件运行环境来说,都是面向全量的OS进行运行的。不存在任何差异,只是在近代单一硬件资源性能的不断提升,为了合理利用单一机器的硬件资源,虚拟机对硬件进行了虚拟化模拟,使一台物理机器虚拟出多台可独立对外提供服务的机器,对于使用者来说,虚拟机跟物理机没有任何差异。但虚拟机在做好环境之后,可以快速进行机器备份与复制,让运维模式进行了变化。本质还是面向单一机器运行。

容器化运行

当前运行容器模式都是就linux系统的命名空间的进程隔离性特性,使linux系统经过一层linux命名管理器,最终实现类虚拟机的隔离效果。运行容器本质上是linux的一个基于命名空间的独立进程,这个进程使用了操作系统的内核支持,并构建了独立的运行文件夹:基于镜像文件形成的运行环境环境--容器。

镜像的概念继承至虚拟机,采用层级方式管理,在执行具体的容器时将按照镜像的层级合并所有的文件。所以在构建镜像时,都有一个来自镜像作为基础镜像-----最基础的镜像时一个linux的基础文件包。

云化部署:

当实现了基于命名空间的轻量隔离与容器管理API封装后,基于容器编排的集中管理平台出现,让容器化的硬件资源能进行动态容器构建。最终形成了基于资源声明的容器编排服务,也就是云化部署方案完善。

这阶段容器管理平台成为了管理单一硬件资源基础。容器编排与管理管理平台实现了容器运行的管理与监控状态检测,并提供了容器组网服务,最终以实现负载均衡的service对外统一开放虚拟路径。

所以,当我们说面向容器化编程,面向云化提供服务,最终还是以单一应用着手,采用无中心化的思维构建服务,最终适应基于云化部署的基础应用平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