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青少年的数学故事:代数奇思》(以下称“本书”)中原有名为“二维码”的一篇文章是“职业数学家在民间”公众号的原创作品,本书作者在撰写本章节时借鉴了该文内容,但未经过原作者的同意,给原作者带来了困扰和不便。我们在此表示歉意。现经“职业数学家在民间”公众号原创作者和本书作者友好协商,书中相关章节已被替换更新,望读者周知。
原文:【通俗数学】爱你,直到二维码用尽的那一天!——谈谈指数函数的威力
此外,小编想就此多说两句。
如今网络创作的作家越来越多,很多优秀作者都是我们从网上“发掘”的人才。大家在全公开的平台上写作,“谁先写的、谁后写的”一类问题想必会越来越多。
科普知识点本身是没有谁能独占的。例如斐波那契数列、黄金数、洛河图……众多数学科普书均有涉及,中外作家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创作历史中,都可以围绕这些知识点,从自己的角度发挥灵感、撰写文章。不是说某某人写过这个主题,别人就动不得了。
但是,每一篇科普作品背后都有原创性的努力。无论图片或文章发表在出版物上还是网络上,保护原创者的利益,才能保证创作的公平性。
借鉴也罢,参考也罢,也是难免之举,但“界限”到底在哪里呢?事实上,除非真的存在大量照搬原文,且到了一定比例,到了可以“查重”的地步,否则即便有人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质疑,也很难判定性质。这也是版权问题比较难处理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被告”也会觉得“冤枉”:照此下去,什么情节、什么故事才算是安全的?谁都来动辄告诉,到头来岂不人人自危?
一般作者恐怕很难去研读相关法规,简言之,这里面是一个“度”的问题。小编不妨给出以下简单却重要的原则:
大家在创作的时候要谨记,不要造成不必要的版权纠纷。任何内容都可能有版权(著作权和使用权),无论是网上随处可以搜索到的一张图片、一段视频(甚至视频的截图),还是随便在哪里看到的一篇无署名的文章。如果有可能,作者应当征求原创者同意,获得使用权;如联络版权人有困难,也应标明出处,适量引用。有些动作并不是多余之举,如有不明白之处,请尽!早!找编辑沟通讨论。
能原创的地方,就尽量原创。合理合法的引用量,普通人很难把握。比如,历史事件、知识点、数据、公版图片等都可以用,至于怎么讲,还是得“标新立异”。当然,在科普创作中,参考文献和引用有时是必要的。原创不是自己闭门造车,该参考的还是要参考!
还能想到什么办法,也欢迎作者们提出。
此番声明,我们首先希望我们的疏忽不会给“职业数学家在民间”公众号作者在今后的创作中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问题,并为对其造成的困扰表示歉意。其次,我们也想借此表明:让大家安心写书、认真创作、合理合法地发表作品,也是出版社的责任。希望更多科普作者与我们合作,如有任何相关困扰,可以找编辑多讨论。有时候,跟作者聊天,解决创作中的各种问题,也是编辑们的工作。
说到底,比较和竞争,不妨碍大家共生。缔造一个良好的创作大环境,大家才能放心、专注地创作更好的作品,实现共赢。
最后感谢大家阅读完此篇文章。祝大家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