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这个大舞台上,年龄这个话题总是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热议。最近,我们的老朋友董小姐又因为这个话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她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是否会招聘35岁以上的员工,她的回答引发了无数的讨论和思考。
在一些人眼中,35岁仿佛成了职场的更年期,标志着黄金时代的结束和衰退期的开始。但董小姐不这么看,她认为35岁的员工经验丰富,如果能干20年,为什么不招?有些35岁找不到工作的人,不是因为年龄问题,而是他们“不愿意低头”,自认为有着高学历,却不愿意放下身段。
这番言论一出,网上立刻炸开了锅。有人觉得她说得没有错,35岁还没有稳定工作的人,已经很失败了,很多人还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有人说:“董小姐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的职场对35岁以上的求职者太苛刻了。” 也有人说:“学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在被筛选掉之前,连展示的机会都没有。”
也有人认为董小组可能活在云端太久了,已经不知道这地上的芸芸众生嗟食有多难。更有甚者,认为她是在教人活的更卑微吗?为什么要低下头做人?
还有人认为关键还是人太多了,如果年轻人少了,想上班的人少了,估计70岁都能找到工作,看看日本就知道了。还有人觉得35岁+的人不好骗、不好哄,心眼多的人家不要,20来岁刚入社会比较单纯。
在不少公司里,35岁俨然成了一条看不见的红线。这条线划得比长城还清晰,似乎在告诉人们:“过了这条线,你就不再是职场的香饽饽了。” 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岁月是把杀猪刀”,但在职场上,岁月似乎更像是把割草机,一过35,直接“割爱”。
那么,35岁的求职者真的只能低头认命吗?不!他们可以选择抬头,用实力说话。就像董小组所说的,她愿意招35岁以上的员工,因为他们有经验,能干20年。这表明,只要你有能力,年龄不是问题。
35岁,不是职场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它只是一个数字,代表的是经验和成熟。不要让年龄成为你前进的绊脚石,而是要让它成为你成功的垫脚石。所以,35岁的你,不要害怕,不要低头,抬起头来,用你的经验和能力,去开启新的职业篇章。
最后,祝愿所有的职场人士都能打破年龄的限制,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职场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展现自己的价值,无论年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