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学习计算机网络,是因为即将毕业做测试,想有个大致的了解,所以不够深入,请见谅罗
一、物理层:
物理层是为了解决连接计算机的各种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流,而不是具体的传输媒介。
计算机网络中存在各种硬件和传输媒体以及还存在各种传输手段,物理层的作用就是屏蔽掉这些差异,让数据链路层感受不到这些差异。
二、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与传输媒体有关的接口特性,这些特性如下:
1.机械特性:指明所连接接口的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方式等。平时常见的接插件都有严格的标准化的规定。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线上的电压范围
3.功能特性:指明某一电平上出现的某一电压的意义。
4.过程特性: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的出现顺序。
数据在计算机中采用并行传输,而在通信线路上采用串行传输(出于经济目的),因此物理层还要完成传输方式的转换。
ps:因为非专业人员,所以物理层学习到此为止,重点在后面
三、链路层
第一部分:点对点通信ppp
1.链路与数据链路
链路:结点与相邻结点的一端物理线路。
数据链路:在物理线路上进行通信时,还必须要一些通信协议来控制数据的传输,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在物理线路上就形成了数据链路。一般通过网络适配器来实现。
2.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帧
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构成帧发送带链路上,以及将接受到的帧中的数据传输给网络层。在因特网中,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式IP数据报(简称数据报,分组或包);
3.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有很多种,但主要有三个问题是相同的:
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a.封装成帧(framing)
封装成帧就是给数据段添加上首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帧。
MTU : maximum transfer unit最大传输单元
每一种链路层协议都会规定帧中数据部分的最大长度。
如果帧发送过程发生异常,接收端会根据是否有完整的首部和尾部来决定帧是否完整,如果完整,则收下,否则丢弃。
SOH:start of header为十六进制的01(二进制的00000001)
EOT:end of transmission为十六进制的04(二进制的00000100)
b.透明传输
如果传输的数据为文本文件时,可以直接使用SOH,EOT。
但是如果是计算机程序或者图像等数据,就会出现某个子节的二进制代码刚好和SOH,EOT相同,这样就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帧结束,因此采用字符填充或者字节填充,在SOH和EOT前面加上转义字符ESC,如果转义字符刚好也出现,就在它前面再加一个转义字符。因此,如果接收到两个转义字符,就删除前面那一个。
c.错检测
已由OSI的链路层采用可靠传输变为将确认和重传机制放在运输层的TCP讨论。
适配器:其实可以理解为网卡。适配器与局域网之间通过双绞线或者光纤进行串行传输,而适配器与计算机之间通过总线进行并行传输。
四、以太网:
当前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
1.以太网采用的是无连接的工作方式,尽最大努力发送,而无需接收方确认。对于丢失或者缺损的帧,由上层的TCP决定是否重新发送,即使重新发送了,以太网并不会意识到是重发,仍会当做是新帧。
2.以太网发送的数据都是采用曼彻斯特编码的信号
1:前低后高
0:前高后低
3.以太网是总线型网络,采用csma/cd协议
多点接入,载波监听,碰撞检测
ps:明天继续,一边实习一边看书,实在是有点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