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来客
码龄9年
  • 417,006
    被访问
  • 36
    原创
  • 10,656
    排名
  • 259
    粉丝
关注
提问 私信
  • 加入CSDN时间: 2013-04-07
博客简介:

楚來客的专栏

查看详细资料
  • 3
    领奖
    总分 461 当月 26
个人成就
  • 获得182次点赞
  • 内容获得40次评论
  • 获得1,282次收藏
创作历程
  • 4篇
    2022年
  • 3篇
    2021年
  • 2篇
    2020年
  • 18篇
    2019年
  • 4篇
    2018年
  • 5篇
    2017年
  • 4篇
    2014年
  • 2篇
    2013年
成就勋章
TA的专栏
  • 计算机知识
    1篇
  • C/C++及框架
    6篇
  • 脚本语言
    3篇
  • 自动化测试
    2篇
  • LTE
    16篇
  • 网络技术
    2篇
  • 工具使用
    4篇
  • 5G
    14篇
  • 数学
    3篇
  • 最近
  • 文章
  • 资源
  • 问答
  • 帖子
  • 视频
  • 课程
  • 关注/订阅/互动
  • 收藏
搜TA的内容
搜索 取消

数据库发展的简单理解

前一段时间,因为兴趣等原因对数据库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加上与一些数据库研发人员的交流,让自己对数据库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担心时间长了,会忘记的非常彻底,所以做一个小小的总结,算作是学习笔记。为什么要有数据库?软件是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一个简单的软件系统,可能就由一些简单的数据和对数据进行处理的逻辑所组成。这些数据以单个数字、数组、结构体等形式存储在静态存储区、堆、栈或者硬盘等不同的位置。软件逻辑简单时,我们甚至不需要对这些数据的存取做所谓的设计,仅仅依据编码的基本原...
原创
发布博客 2022.05.08 ·
134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RLC定时器简单整理

RLC层一共包括三个定时器。在4G中,三个定时器分别为重排序定时器t-Reordering,polling重传定时器t-PollRetransmit,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t-StatusProhibit。在5G中,因为RLC取消了重排序,所以取消了重排序定时器,增加了一个重组定时器t-Reassembly,但其使用方式基本相同。t-Reordering重排序定时器 重排序定时器用于4G的RCL接收端,用来在AM和UM模式中检测RLC PDU的丢失,一个RLC实体同时只会有一个重排序定时...
原创
发布博客 2022.05.06 ·
188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MAC报文格式的简单整理

4G MAC报文的整体格式(透传MAC和随机接入响应除外)4G MAC报文格式根据不同的MAC PDU有不同的格式。普通数据的传输和MCE是一种格式,RAR是一种格式,透传PDU是一种格式。并没有标识用来区别当前传输的哪种MAC PDU。但接收端主要通过流程和信道来区分不同的MAC报文。MAC报文头由一个或多个MAC子头组成, 每个子头对应一个MAC SDU、MAC MCE或者padding。Padding一般放在MAC PDU末尾,当padding只有一到两个字节时,也可能紧跟在MAC头后面。MA
原创
发布博客 2022.04.27 ·
1720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4G、5G RLC AM模式数据和控制报文格式的区别

如下分别为LTE的初传、重传报文和NR的AMD报文格式LTE/NR报文格式:SN号, RLC PDU的编号。 RF是重分段标识。通过RF标志来判断是否存在LSF/SO域。LTE独有字段。 P用于重传。 符号位FI,用于说明RLC PDU的数据域第一个字节和最后一个字节分别是否对应一个PDCP PDU的字节和最后一个字节,是否存在分片。一个FI标识分场景控制单个SDU分片,或者两个SDU分片。FI主要用于同一个SDU的分段和在接收端的重组。NR中叫做SI,含义基本一致。NR中同一个SDU
原创
发布博客 2022.04.26 ·
327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RLC协议简单理解2-RLC窗口的维护

RLC窗口的维护RLC窗口是指的RLC协议层在处理数据时,需要维护的一个最大的处理数据范围。在此范围之外的数据,处理模块不需要理会。窗口的维护依赖于一系列变量,来确定这个窗口有多大,窗口的边界怎么确定?窗口边界值如何变化,也就是窗口的滑动。发送变量及发送窗口发送窗口的维护,非常依赖于接收端的ACK,通过ACK来推动发送窗口的移动。TX_Next_Ack该状态变量指示的是等待ACK的first AMD PDU的SN。该变量的初始值为0;当接收到SN等于TX_Next_Ack的AMD PD.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1.08 ·
605 阅读 ·
1 点赞 ·
0 评论

RLC协议简单理解1-RLC报文格式

RLC协议简介RLC(Radio Link Control)在无线协议架构中属于数据面协议中的一部分,数据传输从基站到终端的过程中,一共要经历UDP/SCTP-->SDAP/RRC-->PDCP-->RLC-->MAC-->PHY。通常PDCP/RLC/MAC统称为L2,所以RLC在整个无线协议中,可以认为其是数据面L2协议的一部分。RLC层的主要功能RLC层作为L2数据面协议的一部分主要解决的功能是如下几个:分段重组,上层PDCP过来的数据包大小与业...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11.06 ·
2268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LTE/NR用户接入过程笔记

接入过程流程相对比较多变,总的大类包含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虽然多变,但是如果理解了接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能更好的理解不同流程中的差异点。接入过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1. 小区搜索。包含频率同步/时间同步,帧定时,获取PCI等。此流程是通过解析同步信号PSS SSS获取的。核心是完成终端与基站的下行同步,可以开始接受系统消息。2. 系统消息。获取小区配置的带宽等基本信息,以及公共无线信道的配置情况。随机接入传说相关的参数,系统桢号,PHICH配置,PRA
原创
发布博客 2021.03.29 ·
18187 阅读 ·
5 点赞 ·
3 评论

中国5G 700M频谱情况。

1.2020年1月3日,工信部许可中国广电4.9GHz频段(4900MHz-5000MHz),同意其在16个城市部署5G网络。2.2020年5月,工信部正式依申请向中国广电许可其使用703-733/758-788MHz频段分批、分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5G网络。(目前好像没有证实)3.2020年5月20日,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订立有关5G共建共享之合作框架协议,共建700M 5G网络。4. 根据协议,N12/N28/N83频段涉及700M,N12频段上下行分别只有14M,并不太好使用。预计N28频段是
原创
发布博客 2020.08.13 ·
8409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常用C语言库函数。

常用C语言库函数1. 内存操作函数(int *)malloc(100*sizeof(int)); //#include<stdlib.h>void *memcpy(void *destin, void *source, unsigned n);void *memset(void *buffer, int c, int count)2. 字符串操作函数strlen...
原创
发布博客 2020.02.18 ·
479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vscode配置C/C++ windows编译环境。

1. vscode安装c/c++插件在vscode右边侧边栏的插件扩展中安装c/c++调试插件2. mingw-w64的安装,推荐直接下载离线版安装第一种方式:通过自动安装程序指引安装。安装程序下载地址: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mingw-w64/files/mingw-w64/mingw-w64-release/。注意是直接下载自动安...
原创
发布博客 2019.12.28 ·
1261 阅读 ·
1 点赞 ·
0 评论

LTE:RA-RNTI;T-CRNTI;C-RNTI

RadioNetworkTemporaryIdentifier(RNTI),网络临时标识符,用于区分网络中不同的用户。RNTI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即使用RNTI去加扰无线信道信息的CRC部分,也就是如果UE侧的RNTI值不同,即使UE接收到信息,也无法正确解码。以此用来区分不同的用户。在UE侧,UE入网前是没有自己特定的RNTI的。所以一开始会在PDCCH的公共搜索空间(CommonSea...
原创
发布博客 2019.08.06 ·
11378 阅读 ·
3 点赞 ·
2 评论

第一次使用VS Code时你应该知道的一切配置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ianguyihao/archive/2019/04/18/10732375.htmlVS Code 本来是前端人员专用,但由于它实在是太好用了,于是,各种开发方向的码农也正在用 VS Code 作为他们的主力编程工具。甚至是一些写作的同学,也把 VS Code 作为 markdown 写作工具。写下这篇文章,是顺势而为。V...
转载
发布博客 2019.07.26 ·
1754 阅读 ·
3 点赞 ·
0 评论

C语言学习笔记--预编译/宏定义/数组/参数传递/函数指针

目录预编译值传递、指针传递、引用传递数组typedef 函数指针预编译预编译又叫预处理。预编译不是编译,而是编译前的处理。这个操作是在正式编译之前由系统自动完成的。#define 和 #include 一样,都是以“#”开头的。凡是以“#”开头的均为预处理指令。#define 宏定义。其定义一个标识符来表示一个常量。其特点是:定义的标识符不占内存,只是一个临时的符号,预...
原创
发布博客 2019.07.17 ·
979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5G/4G:空口帧结构之帧、子帧、时隙、符号、RB。

5G引入了参数集的概念,针对不同环境选择不同的参数集大大增加了通信的灵活性。子载波:不同参数集下,子载波间隔的变化,在上一篇中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帧结构:帧(Frame)的时间仍然是10ms,分为10个子帧(Subframe),编号为#0~#9,每个子帧时间为1ms,一个时隙所包含的OFDM符号数为14个(normal cp),每一帧又可以分为两个半帧(half-frame),编号...
原创
发布博客 2019.07.15 ·
44425 阅读 ·
22 点赞 ·
5 评论

5G/4G:子载波间隔和采样时长

5G空口物理层同样采用的还是OFDM, 也就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其有如下几个特点,使用大量的比较窄的窄带子载波;这些子载波在频域上紧密排列;每个子载波采用简单的矩形脉冲成型,其频谱形状满足sinc平方函数。5G无线帧相比4G变化的核心是子载波间隔和调制符号时间的变化,从而使得单个符号的时间是变化的,如此来达到空口资源的灵活分配,以及缩短处理时延。子载波间隔 Numerology - Sub...
原创
发布博客 2019.06.30 ·
31499 阅读 ·
24 点赞 ·
8 评论

回归基础

回归基础概念回归分析:在统计学中,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指的是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按照涉及的变量的多少,分为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分析;按照因变量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回归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按照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可分为线性回归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在初等数学中,一元一次函数y=kx+b是一种理想的线性关系。...
原创
发布博客 2019.06.30 ·
587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统计基础

统计基础概念统计学是根据样本的情况去推断总体的情况,很大部分统计分析都基于概率。统计学首先还是要研究已知现象的规律,然后去推断总体的情况。其第一步使用的方法有很多,如果处理的对象是随机变量,则会使用到概率论的方法。如果处理的对象是存在关联关系的多元变量,则可能使用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出规律后,还需要去评估这些规律是否能很好的代表总体的情况。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
原创
发布博客 2019.06.23 ·
313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概率基础

概率基础概念概率论—研究和揭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科学。随机现象是已知的,知道发生了什么,然后研究这些事情的规律。概率:事件A发生的概率。P(A),f(x)分别表示离散型和连续型变量的概率,对连续型来说也叫概率密度函数。随机变量:包括连续型随机变量和离散型随机变量;数学期望:E(x), 简单理解就是随机变量的平均值。E是expected value的意思。方差:,D(X),V...
原创
发布博客 2019.06.23 ·
412 阅读 ·
0 点赞 ·
0 评论

5G/4G:空口MAC层架构的简要变化。

LTE发展之初到5G NR MAC架构的简单变化。 MAC实体处理以下传输信道:广播信道(BCH);下行共享信道(DL-SCH);寻呼信道(PCH);上行共享信道(UL-SCH);随机接入信道(RACH);多播信道(MCH)。UE测的MAC架构图(R8)如下,与基站测存在部分区别但基本相同。其上层为RLC层,下层则为物理层。DLSCH传输过来的数据,如果基站正常接收了,则回复ACK...
原创
发布博客 2019.06.22 ·
5902 阅读 ·
3 点赞 ·
0 评论

5G/4G: 3GPP组织及协议版本的发展

ITU国际电信联盟是属于联合国的机构,总部就在瑞士日内瓦,3GPP是在ITU指导下成立的专注于研究电信标准和IMT-2000的组织。另外还有个3GPP2。和3GPP和3GPP2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可以看做分别代表了欧洲和北美标准。3GPP主要是欧系主导,主要发展GSM/GPRS->WCDMA这条演进路径。3GPP2主要研究的是CDMA->CDMA2000,主要是北美主导,和高通公司密切...
原创
发布博客 2019.06.17 ·
6448 阅读 ·
2 点赞 ·
2 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