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协议简介
RLC(Radio Link Control)在无线协议架构中属于数据面协议中的一部分,数据传输从基站到终端的过程中,一共要经历UDP/SCTP-->SDAP/RRC-->PDCP-->RLC-->MAC-->PHY。通常PDCP/RLC/MAC统称为L2,所以RLC在整个无线协议中,可以认为其是数据面L2协议的一部分。
RLC层的主要功能
RLC层作为L2数据面协议的一部分主要解决的功能是如下几个:
- 分段重组,上层PDCP过来的数据包大小与业务强相关,下层MAC处理的数据包,又与控制面和资源强相关,RLC在两者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
- RLC重传(AM模式),RLC重传是为了保证可靠传输的同时,又需要保证传输的效率,所以必须引入重传功能。
- 此外RLC实体的建立,数据包的预处理,重复包的检查等基本还是服务于上述两个基本的功能。
当然,对于UM/TM模式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没有重传,会丢包等。但RLC层其核心还是具有重传功能的AM模式。
在RLC与MAC层交互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常见的概念,就是逻辑信道。MAC层的主要功能复用解复用就是逻辑信道到传输信道的映射。RLC层的数据,是以用户+信道的形式来组织,并给到MAC层,MAC层将其以TB的形式传输到物理层。
AM数据报文格式
下面通过AM数据报文的格式,来看一下RLC是如何实现AM模式功能的。AM RLC只传输UL/DL DCCH或UL/DL DTCH的数据包。
- SN. RLC要确保每一个报文的送达,所以要对自己发出去的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