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工作中使用LS-DYNA已有十余年,目前从事复合材料抗冲击分析工作,最近想把这几年琢磨复合材料抗冲击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尽管内容比较浅薄,但愿能够帮助初学者入门。
LS-DYNA在铺层抗冲击分析中的应用
分析思路
铺层抗冲击有限元分析基本遵循我们理解的有限元分析过程:建立有限元网格模型-定义材料模型-定义边界条件-提交计算-后处理。本人做了简单总结,如下图1所示。

图1 铺层分析思路
2. 铺层建模
实际工作中,铺层建模时经常用壳单元表征铺层结构,个人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结构几何特征符合有限元中壳单元的假设;二是利用壳单元建模简单,尤其是定义铺层层数参数。当然,针对一些特殊结构,厚壳单元和实体单元也是可以使用的。铺层建模时,三种单元类型使用示意图见下图2所示。

图2 三种单元类型定义铺层
下面针对LS-DYNA中铺层建模时壳单元的使用做简单介绍。LS-DYNA前处理软件为LS-PREPOST,其中壳单元定义铺层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介绍如下:
通过关键字*SECTION_SEHLL定义,见下图3所示,为后续介绍方便,此处取名为BETA_SECTION;

图3 BETA_SECTION
通过关键字*ELEMENT_SHELL_COMPOSITE定义,见下图4所示,取名为BETA_ELEMENT;

图4 BETA_ELEMENT(方法一)

图4 BETA_ELEMENT(方法二)
通过关键字*PART_COMPOSITE定义,见下图5所示,取名为BETA_PART;

图5 BETA_PART
此处重点是铺层方向即单元方向的设置,除上述三种定义方式以外,在材料模型中也可通过参数BETA定义材料方向,此处将该方法取名为BETA_MAT,如下图6所示。

图6 BETA_MAT
采用不同方式之间定义时,铺层角度可能会叠加或覆盖,这点需要仔细检查,本人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表,如下。

今天先写这么多,下一篇开始将对材料模型做详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