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撸代码300行:第50天(小结)

代码来自闵老师”日撸 Java 三百行(41-50天)“,链接:https://blog.csdn.net/minfanphd/article/details/116975863
四个问题:
1. 比较分析各种查找算法.
2. 设计一个自己的 Hash 函数和一个冲突解决机制.
3. 比较分析各种排序算法.
4. 描述各种排序算法的特点和基本思想.

顺序查找:第一个键值对为空,用来做哨兵。一个for循环就能完成算法。因为第一个键值对的键值等于要找的数,所以用i递减的方式。如果找到了直接返回,如果没找到就会递减至i=0结束,此时返回第一个键值对应的content,即返回null。
折半查找:要进行折半查找的序列必须是有序的。三个int型变量,tempLeft、tempRight、tempMiddle。一个while循环完成算法,循环条件是“tempLeft <= tempRight”。while循环内嵌套一个if语句,if语句有三个判断条件。一是parakey=data[tempMiddle].key,则返回查找到的key对应的content。二是data[tempMiddle].key<parakey,证明要查找的数只可能在data[tempMiddle]的右侧,此时令tempLeft = tempMiddle + 1。第三种情况是data[tempMiddle].key>parakey此时要查找的数只可能在data[tempMiddle]左侧,此时令tempRight = tempMiddle - 1。
哈希表(哈希函数):可以用序列对10取余作为hash函数,用链表能有效的解决哈希冲突。哈希根据构造函数进行数据查找,即根据键值的映射进行数据查找。过程中只需要根据映射函数顺序查找对应的值,不需要查找全部值,能有效的降低时间成本。但是同样哈希表浪费了空间成本,因为会存在位置没有哈希函数对应,导致没存入数据。
插入排序:插入排序的思想是每次保证前i个数有序。从第二个数开始,每次查找第i个数的位置,然后将数插入它该在的位置。对下一个数进行排序时,针对有序数列来说,这个数总是新成员,重新找其位置即可。最前面必须有一个岗哨,岗哨的值小于所有参与排序的数。总共循环n轮,第一轮最多移动一个,最后一轮最多移动(n - 1)个,所以时间复杂度为O(n^{2})。因为需要设置岗哨,空间复杂度为(n + 1)。
希尔排序:每次保证当前组有序,组内采用插入排序的方法进行排序。其实每一轮的组数就是tempJump个,而本轮每一组内有length/tempJump个数参与排序,且都是对应的位置(j+tempJump)。用四个for循环就可以完成算法,第一个for控制循环的总共的轮数(tempJumpArray中有几个数就循环多少轮);第二个for循环控制每一轮内各个组内的数据排序;第三和第四个for循环完成当前数据在本组内位置的查找和插入(每次后移tempJump位)。每一组有(n/length)个数,所以每一组的复杂度是(n/tempJump)^{2},总共有tempJump组,复杂度为tempJump*(n/tempJump)^{2},即复杂度为O(n^{2})。

冒泡排序:冒泡排序的思想是当前需要排序的数,依次和自己前面的数进行比较。每次比较和其相邻的前面一位数,如果邻居比自己大,则两数交换位置,直至“冒泡”至比自己小的数出现。两个for循环即可完成算法,第一个for循环控制当前正在排序的数的序列;第二个佛如循环保证和临近自己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并在满足条件时完成位置交换(冒泡)。最坏的情况下,算法的复杂度为1+2+……+(n-1),即O(n^{2})。

快速排序:思想是选一个数作为基准数,这里选取最后一个数作为基准数。接下来就先从左边开始找比基准数大的数,再从右边找比自己小的数。如果分别找到了符合条件的两个数,那么交换这两个数的位置;如果仅仅左边找到了比基准值大的数,右边已经和左边重合,那么就找到了基准数的位置,交换位置重合的数和基准数的位置;如果从左边一直找到和右边重合也没找到比基准数大的数,证明当前需排的序列里,基准数是最大的,只需将基准数设为下一轮递归的分界点(tempLeft++),不需要交换位置。接下来以上一轮left为界,将队列截成两段,递归对新生成的两个队列进行排序。最坏的情况下仍可能是相邻的两个数进行了交换,时间复杂度为O(n^{2}),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log n)

选择排序:思想是选择当前最小的数放在第i个位置,每次完成一个数的排序。两个for循环即可完成算法,第一个for循环用来循环当前排的是第几个数;第二个佛如循环是和剩余的n-i个数据进行比较,查找当前的最小值,放在第i个位置。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n-1)+(n-1)+……+(n-i)+……+1,时间即复杂度为O(n^{2})。

堆排序:基本思想是构建大顶堆,每次输出当前最大的数。堆是完全二叉树,所以调整堆所需要的时间是O(\log n)。需要先构建大顶堆,首次构建大顶堆时二叉树第一个非叶子节点为i = length/2 - 1。

调整堆过程中,调整的时候每次将当前最大的数换到最后一个叶子节点位置,然后从0至i重新调整堆,i从(length-1)开始递减。

构建(调整)堆时,从第一个非叶子节点开始循环,每次循环步长为tempChild = tempChild * 2 + 1。每轮循环保证当前节点以下都为大顶分支,直至根节点,此时大顶堆调整完毕。内部循环时先比较左右叶子节点的大小,选择大的数和父节点比较;比较之后将三者最大的数放在父节点的位置,依次类推。

归并排序:排序过程中重复使用两个长度为n的空间,当前列存的是上一轮排序的结果,下一列空间复制存储当前排序的结果。

每次循环是两组两组数据进行归并,每一组数据有tempSize个数。tempSize从1开始,每次递归为乘以2。首先需要算出总组数tempGroups,tempGroups没有循环结束,就证明本轮归并还未结束。

每次归并的内循环是每两组之间的数进行混合排序。共分为五种情况,第一种是tempSecondStart > length - 1,此时已没有第二组数可以归并;第二种情况tempSecondEnd > length - 1,此时有第二组数可以归并,但是第二组数不是常规长度,只需将第二组的结尾赋值为所有数据的结尾即可。第三种情况就是(tempFirstIndex <= tempSecondStart - 1) && (tempSecondIndex <= tempSecondEnd),此时进行正常的比较排序即可。后两种情况分别是第三种情况的剩余工作,即(tempFirstIndex <= tempSecondStart - 1)和(tempSecondIndex <= tempSecondEnd)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继续排序,直至本次归并的内循环排序结束。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