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2代码分析(三)-CBR业务的创建与路由的建立

以[1]中的一端代码为例,本文试图阐述CBR数据包的产生,发送与路由流程。

#Setup a UDP connection

set udp [new Agent/UDP]

$ns attach-agent $n0 $udp

set null [new Agent/Null]

$ns attach-agent $n3 $null

$ns connect $udp $null

$udp set fid_ 2



#Setup a CBR over UDP connection

set cbr [new Application/Traffic/CBR]

$cbr attach-agent $udp

new Application/Traffic/CBR创建了CBR类的对象(tools/cbr_traffic.cc),类的继承关系BR_Traffic <-TrafficGenerator<-Application,其中Application(app/app.cc)类中的函数Application::command定义了命令attatch-agent,就是将Application中的指针agent_指向创建的UdpAgent对象udp。cbr在发送数据时,向下递交到udpagent处理。

具体的函数调用流程,参考[2]. 那么就自然产生一个疑问,一个包中仅有目的节点的id和port信息。仿真代码,是怎么样在节点上建立路由表,中间节点是怎么样将数据包结构体投送给目的节点呢?节点上的路由表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

这里就涉及脚本的的调用过程。就是命令$ns run,之后建立路由表。主要的流程如下(括号内表示代码文件,出现的行,以ns2-35版本为准):


(ns-default.tcl?line=196)
$ns_compat(route-logic) compute-routes

(ns-route.tcl?line=310)
Simulator instproc compute-routes 

(ns-route.tcl?line=321)
Simulator instproc compute-flat-routes{} {
$self populate-flat-classifiers $n
}

这个脚本函数populate-flat-classifiers,在Simulator::command由对应的同名命令,就是接下来的流程处理由C++代码接管。之后通过查表的方式建立路由表,将目的节点的id需要经过的链路与slot联系起来。就是说一个节点(A),需要发送数据包到一个目的节点(B),就是需要知道A发送的数据需要经过从A引出的哪一条链路上。而slot就是负责这个的。

void DestHashClassifier::do_install(char* dst, NsObject *target) {
	nsaddr_t d = atoi(dst);
	int slot = getnxt(target);
	install(slot, target); 
}
void Classifier::install(int slot, NsObject* p)
{
	if (slot >= nslot_)
		alloc(slot);
	slot_[slot] = p;
	if (slot >= maxslot_)
		maxslot_ = slot;
}


[1]Simple Simulation Example

[2]NS代码分析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