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波基本原理

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总结前人的科学技术,提出了电磁波学说。20多年后,德国科学家赫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那么什么是电磁呢?什么是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什么?无线频谱是如何划分的?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有哪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无线电波的基本概念

从电工学电磁感应现象知道,在电磁场里,磁场的任何变化会产生电场,电场的任何变化也会产生磁场。交变的电磁场不仅可能存在于电荷、电流或导体的周围,而且能够脱离其产生的波源向远处传播。理论分析和实验都表明无线电波是横波,电场和磁场在空间是相互垂直的,且都垂直于传播方向。这种在空间以一定速度传播的交变电磁场,就称为电磁波。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这一段电磁波称为无线电波。

我们用无线电波和池塘中的波纹做个对比。他们都是能量从源点向四周传播,并逐渐减弱;而不同之处在于,无线电波(当辐射源是各向同性的理想点源时)是在三维空间以球面波的形式传播,传播介质主要是空气等。

二、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

电磁波的特性可用它的频率、波长和传播速度来表示。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λ=V/f表示。

其中符号λ代表波长,常用单位是米、厘米和毫米;符号v代表波速,常用单位是米/秒、千米/秒等。符号f代表频率,常用的单位是赫、千赫和兆赫;

传播速度和传播媒质有关,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波长不同。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其值为:

C =3*108米/秒

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略小于光速,通常认为它等于光速。

三、无线频谱

无线电波分布在3Hz到3000GHz之间,在这个频谱内划分为12个带,具体如下表所示。其中人的声音频率范围在300-3000Hz之间。频率在300兆赫以上的,我们称微波。

频段名称

频率范围

波段名称

波长范围

极低频(ELF)

3—30Hz

极长波

100-10Mm

超低频(SLF)

30—300Hz

超长波

10-1Mm

特低频(ULF)

300—3000Hz

特长波

1000-100Km

甚低频(VLF)

3—30MHz

甚长波

100-10Km

低频(LF)

30—300MHz

长波

10-1Km

中频(MF)

300—3000MHz

中波

1000-100m

高频(HF)

3—30MHz

短波

100-10m

甚高频(VHF)

30—300MHz

超短波

10-1m

特高频(UHF)

30—300MHz

分米波

1-0.1m

特高频(SHF)

300—3000MHz

厘米波

10-1cm

极高频(EHF)

30—300GHz

毫米波

10-1mm

全高频(THF)

300—3000GHz

亚毫米波

1-0.1mm

在不同的频段内的频率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

频率越低,传播损耗越小,覆盖距离越远,绕射能力越强。但是,低频段频率资源紧张,系统容量有限,因此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寻呼等系统。

高频段频率资源丰富,系统容量大;但是频率越高,传播损耗越大,覆盖距离越近,绕射能力越弱。另外频率越高,技术难度越大,系统的成本也相应提高。

移动通信系统选择所用频段要综合考虑覆盖效果和容量,特高频(UHF)频段与其他频段相比,在覆盖效果和容量之间折衷的比较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领域。当然,随着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的容量越来越大,移动通信系统必然要向高频段发展。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知识世界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