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应该选择尾递归

要实现一个函数,参数是一个list,结果是将list里每个数字都+1,返回一个新的list,会怎么实现呢?

 

看代码,哪个函数性能最好?(除了add2,因为他的结果是不正确的)

-module(t).

-compile(export_all).

add1([]) -> [];
add1([H|T]) -> [H+1|add1(T)].

add2(R) -> add(R,[]).

add3(R) -> lists:reverse(add(R,[])).

add4([]) -> [];
add4(L) -> lists:map(fun(X) -> X+1 end,L).

add([],R) -> R;
add([H|T],R) -> add(T,[H+1|R]).

t(N) ->
   L = lists:seq(1,N),
   {T1,_}=timer:tc(a,add1,[L]),
   {T2,_}=timer:tc(a,add2,[L]),
   {T3,_}=timer:tc(a,add3,[L]),
   {T4,_}=timer:tc(a,add4,[L]),
   io:format("~p ~p ~p ~p ~n",[T1,T2,T3,T4]).

 函数说明:

*add1 是最简单的实现,没有使用尾递归

*add2 使用尾递归,最后没有reverse,结果是不正确的,仅仅用来比较

*add3 使用尾递归

*add4 使用list comprehension

 

在我的笔记本上运行,在N比较小(N<100000)的情况下,add3几乎总是比add1快,但是N比较大(N>100000)的时候,add1经常比add3快,说明lists:reverse的消耗还是挺大的

 

这个场景说明了几个问题:

*在list比较大的时候,reverse操作消耗还是很大的(废话)

*erlang的编译器会对类似add1的情况做优化,如果没有优化的话,应该会死的很惨

*当使用尾递归会带来额外的事情的时候,需要权衡一下,是否应该选用

*如果能事先知道程序运行的场景(这里是N的大小),写出来的程序性能才能更好

 

似乎都是废话,仅当记录。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