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协议组是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学会(IEEE)为无线局域网络制定的标准。802.11 标准覆盖了无线网络的协议和操作。它只处理OSI 参考模型两个最低的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或介质访问控制层)。各项802.11 标准的差异只在于物理层(PHY)特点。
动态频率选择(DFS) - 其目标是通过频率重复使用来实现每秒/ 每Hz/ 每个电台信息的最大系统频谱效率,同时仍保证一定的服务等级,避免附近信道的同道干扰和邻道干扰。室内 - 信道只能用于室内。仅客户端 - 信道只能用于客户端模式。发送功率控制(TPC) - 在通信系统中智能选择发送功率,在系统内实现优秀的性能。短程设备(SRD) - 规定了使用这条信道的设备允许的功率电平。是/ 否 - 各国都规定了允许使用哪条信道。
重叠信道
802.11 使用的“信道”一词经常会引起混淆。对无线电和TV 频道来说,它们被分配到工作的特定频谱。如上图频谱所示,可以明显看出,大量的RF 能量正进入相邻信道。由于频谱模板只规定了特定频率偏置上的功率输出限制,因此通常假设信道的能量不会扩展到这些极限之上。更准确地说,鉴于信道之间的间隔,任意信道上的重叠信号应被足够衰减,以对任何其他信道上的发射机干扰达到最小。
发送设备之间要求的信道间隔经常出现混淆。802.11b 标准基于DSSS 调制, 采用22 MHz 的信道带宽,得到三条“不重叠的”信道(1、6 和11)。802.11g 基于OFDM 调制,采用20 MHz 的信道带宽。这偶尔会导致有人认为802.11g 存在四条“不重叠”的信道(1、5、9 和13),但事实并非如此。下图重点介绍了2.4 GHz 频段中可能不重叠的信道。
各国法规
802.11 信道的提供情况由各国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各国为各种服务分配无线电频谱的方式限制。例如,日本允许802.11b 使用全部14 条信道,允许802.11g/n-2.4 使用第1-13 条信道。其他国家如西班牙一开始只允许使用信道10 和信道11,法国只允许使用信道10、11、12 和13,现在则允许使用信道1-13。北美和部分中南美国家只允许使用信道1-10。在美国,根据FCC 规定和法规Part15,可以在没有牌照的情况下运行在ISM 频段中工作的802.11 标准。